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电视报是一种专业性报纸,一般刊登新闻出版、新闻宣传的最新动态,当地广播电视方面重要会议,广播电视系统内的一些活动,声屏节目预告和影视评论,还有影视演艺人员的近况等等。因此,有人说“广播电视报改革的余地很小,它对电台、电视台的依附性太大。”这种看法不完全对。当然,广播电视报的主要职能是介绍广播电视节目,不能脱离广播电视的传播活动办报,从这一点来说,广播电视报确实有一定的依附性。 但是,作为一张报纸,它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2.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带电作业’是广电报的基本特色”,广播电视报如何做到“旗帜”高扬又保持“带电作业”的“本色”,这是广电报编辑工作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问题。根据近两年的编辑工作实践与思考,笔者认为,精心办好影视评论专栏,使之成为广电报的一个“亮点”,是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一、充分发挥影视评论的三大功能“影视评论”作为广电报的一个重要栏目,是对广播电视播映的影视剧以及演艺界的某种现象生发议论,说长道短。“影视评论”专栏所涉及的内容涵盖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方面…  相似文献   

3.
李庆文 《视听界》2002,(1):34-34
广播电视报的评论现在越来越少了,专门的评论版已经非常鲜见,能开下去评论专栏的已经不多,有的广播电视报甚至不刊登评论了。但笔者以为,对于广播电视报这一被称为是观众听众和广播电视媒体的桥梁和纽带的报纸来说,对评论的冷落。是决不应该提倡的。  相似文献   

4.
广电报副刊定位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瑜 《视听界》2000,(2):25-26
近年来,广播电视报的副刊类版面发展很快,除了原有的与广播影视相关的影视类副刊外,不少广播电视报办起了诸如生活服务类、社会新闻类等多种内容的副刊版面,成为继节目表之后的第二个支撑点。广播电视报的副刊,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以影视类副刊为主的。为什么现在的大多数广播电视  相似文献   

5.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将2005年确定为广播影视"农村服务年",围绕农村广播影视服务体系的建设,农村广播影视工作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新的突破.本文回顾了2005年农村广播影视发展的总体情况,分析了理论界和业界研究、探讨的新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对农广播影视服务,进一步完善农村广播影视服务的长效机制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报是一张专业性很强的周报,由于在新闻题材的选择和容量上,它不具备电台、电视台和日报、晚报那样的时空条件,所以广播电视报在时效上是“短腿”。因而,广播电视报更多的是从刊发广播影视  相似文献   

7.
梁苏国 《青年记者》2003,(12):22-22
广播电视报的专业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与广播影视有关的信息、内容,包括政策法规、拍摄动态、节目预告、内容介绍、圈内人物、视听评论、台前幕后等。这是广电报的根。除此之外,广电报设置的其它家庭、社会、生活服务类和对象性以及文学性版面(栏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大潮和激烈的报业竞争已把广播电视报挟持到了十分尴尬的境地,报业资源被大量哄抢,报纸发行量严重滑坡便是佐证。然而,广播电视报并非无招架之力。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而要真正使广播电视报走出低谷,重振雄风,必须对广播电视报的属性作出正确的定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相应对策。广播电视报的属性界定一、专业报特色广播电视报属于专业报之列。其理由有二:一是所有广播电视报均由广播电视部门创办和主管;二是广播电视报是广播电视的衍生物,系广播电视的延伸和补充,其刊登的内容主要限于广播影视方面。但…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广播电视报是小报。那么,广播电视报这种小报能否作出“大文章”呢?回答是肯定的。早在50年代,伴随着人民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广播电视报的前身——广播节目报应运而生,其宗旨是,依托于广播,服务于广播和听众。这给了广播电视报与生俱来的优势。而今,在广播影视事业如日中天,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应该说,以这样最现代化的传播媒体为依托的广播电视报是有着非  相似文献   

10.
广播影视业的发展对广播影视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统揽广播影视人才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广播影视人才的开发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文章带“电”是广播电视报的优良传统,它包含着两方面含义:一是尽可能详尽地介绍广播电视节目剧情预告,二是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影视圈台前幕后的新闻及影视评论。在各类报刊都有影视方面报道的情况下,广播电视报尤其要在“电”上做足文章。前者是报纸赖以生存的主要内容,广电报编辑有责任、有耐心勤鲍三台,收集剧情资料,热情地宣传三台节目,更好地为读者起到“声屏指南”的作用;后者作为节目预  相似文献   

12.
媒体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广播电视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普遍缺乏优秀人才,严重制约了广播电视报事业的发展。笔者根据在广播电视报多年的工作经历,提出了如何突破广播电视报人才队伍建设瓶颈的几项举措。  相似文献   

13.
满足读者的需求永远是广播电视报办报的出发点和宗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增强报纸的新闻性。知识性和娱乐性,增加报纸的服务功能,同样是广播电视报寻求自身发展的一个根本途径。目前大多数广播电视报都办有影视副刊,定位在影视明星幕后事件的报道,起到了延伸声屏,拓展生活空间的作用,受到了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欢迎。一、明星的最新动态往往是读者最关心的,如何组织到最新、最全面、最准确的稿件是办好影视副刊的关键之一广电报影视副刊的稿件来源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GDB中心来稿。这类稿件有着准确可靠的消息来源,…  相似文献   

14.
广播电视报是应广播电视宣传需要延伸和补充而派生出来的报纸,它的信息提供主要来源于声屏。作为服务于声屏的广播电视报,应突出自己的带“电”性质。目前有些地市的广播电视报忽视自身独有的优势,盲目地向日报、晚报作一些渗透,这无异于舍近求远,毫无特色可言。那么在报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广播电视报如何立足自身优势,散发出自己独有的魅力呢?我认为只有更好地依附声屏,立足影视,强化广电特色,才能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5.
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1月10日-1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广播影视工作的重要批示,研究部署今后5—10年广播影视的改革和发展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致信会议,充分肯定去年全国广播影视系统的工作,对搞好今年广播影视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报业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竞争日趋激烈,全国广播电视报行业。出于生存的现实。开始对广播电视报的功能和特点进行重新定位思考。本文就广播电视报功能作尝试性分析。并试图谈一点自己的浅显认识。  相似文献   

17.
广播电视报是一份依托广播电视媒体成长起来的家庭生活报,它主要以预告广播电视节目和介绍影视看点、娱乐消息为主的一份走入百姓家庭的报纸。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广播电视报在媒体与受众的沟通与交流中作出过突出的贡献。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广播电视报的功能被削弱或替代,面临越来越大的发展压力,在党报和晚报的挤压下,广播电视报更是举步维艰。因此,在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报  相似文献   

18.
无论何种报纸,都以头版为要。广播电视报当然也不例外。笔者从事《南通广播电视报》头版编辑工作数年,就如何办好广播电视报头版有一点粗浅的体会。一、力求贴近性。“广播电视报”这一名称,就决定了它必须以广播电视为依托,也就是行话所说的必须带“电”。具体工作中,就是要求广播电视报务必贴近广播电视,如果说广播电视报的其它版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2002,(2)
广播电视报从它创刊那天起,就是以传播广播电视信息、刊登一周广播电视节目预告、介绍影视剧情梗概为主的一张专业报。进入九十年代后,各地都市化日报风起云涌,影视、娱乐内容已不再是广播电视报的独家专利,对广播电视报的冲击和压力日益加剧。几年来,各广电报老总为了应对日益繁荣的日报市场,采取了扩大版面、增加内容甚至有报社尝试改周刊为周三刊、日报等等,但无论大动作或是小改动,收效都不大。  相似文献   

20.
7月20-25日,总局在江西省井冈山市召开了全国广播影视局长座谈会。会议安排部署了广播影视迎接党的十六大的宣传工作.分析讨论了广播影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提出了强化管理的意见和措施。徐光春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导向.强化管理.推进广播影视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的报告.胡占凡同志作了总结讲话。与会同志紧紧围绕徐光春同志的讲话展开了热烈讨论。通过讨论,大家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任务.增强了做好下半年工作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