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1 毫秒
1.
常听电视同行们说:现在的观众越来越“挑剔”,节目越来越难办了。感叹之余,流露出一丝茫然。笔者虽有同感,但我以为“挑剔”和“难办”正反映了电视发展的规律,表明了观众、时代,党和政府对电视精品、名牌的呼唤与要求。 首先,观众呼唤精品、名牌。 “一套节目看到底,有像频道就一个”的历史已成为永久的过去,电视由单一到丰富,由“粗放”到  相似文献   

2.
在电视宣传中实施精品战略,目的在于强化从业人员的精品意识,实现多出精品力作,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这是时代的呼唤,观众的渴望,电视人的追求,可谓众望所归。然而,要把良好的愿望变成美好的现实,电视人对栏目的精心打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出“精品”,是时下电视界提出的口号,也是不断发展的中国电视所追求的目标。精品的产生,缘于电视工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的文化知识、扎实的业务功底、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笔者认为,具备这样优秀素养的人才才能创造精品,我们呼唤精品的关键应该是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利用。厚积薄发出精品我们已进入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电视事业的发展亦是日新月异,观众鉴赏能力的提高以及电视事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需要知识西广、渴求进步、作风踏实、永不自满、不断进取的专业人才。只有良好的人品才能产生精品。中央电…  相似文献   

4.
“精品”是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吸引力强,感染力大,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品,它是作品中的“珍品”。电视多出精品,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精心策划。一、策划,电视宣传中用的越来越多的词语近几年,电视里的策划、总策划、策划中心等词语和头衔出现得越来越多,人们听广播看影视节目也把策划成功与  相似文献   

5.
“电视精品意识”之我见福建广播电视厅林爱国常常听到人们说:“电视呼唤精品”。这既表达了广大观众对电视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同时也包含着对屏幕上播出的平庸之作数量较多的批评。电视呼唤精品──观众如是说;电视呼唤精品──专家如是说;电视呼唤精品──各级领导如...  相似文献   

6.
留住观众     
留住观众孙汀娟在一次综艺晚会上,围绕“电视”这个话题我采访过几位观众。有一位观众的电视机能收到18个频道,我问:“如果您觉得节目不好看,能容忍它的时间最长是多少?”他很腼腆地实话实说:“五分钟吧!”这个五分钟实际上就是观众对我们电视人的要求:留住观众...  相似文献   

7.
郑竑 《记者摇篮》2004,(7):57-57
进入新世纪。电视产业的迅猛发展对电视节目需求的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观众呼唤精品、名牌,时代呼唤精品、名牌.电视台的生存发展呼唤精品、名牌。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电视出精品、出名牌。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在不少的电视台中.为何精品、名牌“千呼万唤”出不来?原因主要是:观念陈旧、体制落后、人才短缺、投入不足、把关不  相似文献   

8.
曹仁义 《中国广播》2010,(12):86-87
要求从事采编播的同志出手的每一篇作品都是精品,那是不现实的。不要说我们,就是那些著名的大作家,也做不到每一部作品都是精品。事实上,做新闻工作的尤其是做广播新闻工作的,出精品更难。因为他们的工作讲时效,要快。“慢工出细活儿”对他们不适用。他们需要“快手出细活儿”。活儿要做得又快又好,还得精,这能不难吗?因此可以说,日常播出的那些作品基本上都是“大路货”。  相似文献   

9.
创作新闻精品就好像是沙里淘金。如果我们想避开繁重的劳动,异想天开地想从一筒沙子中淘出一筒金子,那结果只能是一厢情愿,而广播电视新闻的创优必须依靠全体电视人的不懈努力。也就是说,平常的新闻节目水平不高,很难有脱颖而出的精品;而在日常的新闻节目中,如果注重地方受众的需求,讲究采编方法方式,久而久之,精品自然而成。  相似文献   

10.
文化精品影响深远,作用巨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放眼时代和全球,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推出精品力作"的任务要求。电视作为最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媒体,承担着传播和塑造大众文化的重任。为此,创作更多更好的电视精品节目就成为电视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本文所分析的电视精品节目主要是指带有策划和创作意味的电视节目,如电视纪录片、电视文学、电视戏曲等。笔者从三个方面详细论述,最后归论:打造电视精品是人民的期待,是时代的召唤,更是有责任的电视人面对伟大时代的光荣责任和历史使命,电视精品兴当其时,盛当必然。  相似文献   

11.
也许,电视新闻从业人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度重视观众对节目的评价与反应。因此,如何贴近观众、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也自然成了所有栏目经营为之绞尽脑汁、煞费苦心的大难题。与此同时,一个十分显然的问题摆在电视人的面前:关起门来自我把玩“艺术”精品,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在形象策划与包装上向观众频送秋波恐怕只是舍本逐末罢了;一味地关注一些远离百姓生活的所谓“要事”似乎也很难激发观众的兴趣;而采访记浮在面上,只跑机关,不下基层,甚至成了某些部门与单位的“代言人”,则更是远离观众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2.
在众多水平一般化的栏目和为数不少的平庸之作充斥在我们的节目,并且挥之不去的时候,我们从心中自然而然地会流露出一种心声:呼唤精品。条分缕析之余,我们的思索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精品的特点、精品的营造与精品工程上来了。一、时代呼唤精品  1、社会发展需要多出精品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需要上层建筑的发展与之相适应。因此,多出精品是时代的呼唤。江泽民总书记说,“要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电视必须适应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因为电视是满足人…  相似文献   

13.
精品,已经成了新闻界的共同追求和热切呼唤,“精品年”、“精品月”活动此伏彼起,鼓励出精品的各项措施频频出台,精品力作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新闻媒体上,成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一个个“拳头产品”。实践表明,精品是宣传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的标志,多出精品,我们的新闻宣传才能战胜平庸,摆脱浅薄,才能深刻厚重,生动引人,产生人们所期待的吸引力、渗透力和辐射力。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怎样才能将求精品之志化为出精品之行,不断地向社会、向时代、向受众奉献新闻精品呢?许多有识之士提出“纸上得来终觉浅”,“涉深水…  相似文献   

14.
在2009年的夏天,最热的一档节目也许要算是《快乐女声》。“快女”是继“超女”、“快男”之后国内电视选秀节目的又一个亮点。由评委、选手和歌迷之间形成的种种争议性话题,成为今年上半年娱乐媒体狂欢的最大由头,以致于华纳唱片市场的一位总监感叹说:“话题性成了音乐的救命稻草,这是我们的悲哀,也是音乐的悲哀。”  相似文献   

15.
金小科 《视听界》2002,(3):57-58
电视媒介的高歌猛进,令电视人在享受愉悦的同时也感到苦恼。这些苦恼来自于电视观众的收视自由,来自于体现这种自由的遥控器。当我们深刻体会到遥控器对电视节目生杀予夺的无上权力时,我们有理由相信,电视人殚精竭虑生产出的任何产品,都几乎可以在电视节目的爆涨性增长中忽略不计。“中弹即倒”的观众演变为高高在上的上帝。与此同时,电视人的自由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电视节目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尤其是电视人十分关注的问题。争先创优、树立精品意识自然也就成为电视发展的基本要求。多年来,萝北电视台一直把树立精品电视节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图书精品纵横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前,出版界“精品意识”、“精品工程”、“书出精品,社创名牌”、“多出精品”成了颇为时髦而且喊得相当响的口号·出版界关于如何“实施精品战略”的学术讨论也逐渐热起来。要想“实施精品战略”,首要问题应该明确什么是精品。关于什么是精品的认识,目前学术界很不一致。有人认为,精品就是受读者喜爱的精神产品;有人认为,精品是一个质量概念,糖品主要看图书的内容质量。有人认为大部头、豪华精装、获奖书、名家作品都是精品。究竟什么叫精品?精品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精品都具有哪些特征?怎样才能走出图书精品的误区?本文想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领域的全面竞争是无法避免的。但是,综观当前一些电视栏目,数量和结构失衡,缺乏鲜明特色,有的节目实行多年“一贯制”, 缺乏创新,因此也就缺乏竞争力。资深电视人陈汉元有个形象比喻:打开电视就像目前老百姓的餐桌,吃饱是没有问题的,但离吃好还差得远,为什么守着不少好东西就是做不好这盘菜呢?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精品意识。提高电视节目的竞争力,必须依靠精品;通过精品,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遗憾”的艺术成都经济电视台徐吉如果说电视本身特有的瞬间性造成了观众的遗憾,那么对于电视新闻记者同样也面临着这种遗憾。身为一名《深夜快递》的记者,我几乎常被种种遗憾所包围,常发出“如果再有两分钟”的感叹。由于我们节目一般以晚上六点以后的突发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不少地方电视台大胆提出“以精品立台、以精品兴台”的办台方针,并大张旗鼓地进行了精品节目的创作工作,创作出了一批富有思想内涵,高质量的精品节目。然而,纵观各级电视台,我们不难发现,越往基层的电视台,精品节目就越少,创作精品的难度就越大。在轰轰烈烈的精品立台的表象下,也浮现出地方电视台精品节目创作的难点以及一些常犯的错误。本文想结合实际谈点认识,与同行共同商榷,有效地推动地方电视台节目精品化的进程。一、看不到地方电视台节目创作伏势,存在畏难情绪追求精品,似乎已成为电视工作者的共同愿望。但这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