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生评价在教育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相应的研究也逐渐展开并不断深入。本文将现有研究成果从测评目的与作用、测评中的不足、测评应把握的基本原则、测评的方法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展示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所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建设,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现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嘉应学院"党政班"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工作实践,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体系建设的几点启示:科学构建评价内容结构、创新评价方式、构建多元评价主体、科学运用测评结果。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提供有效导向。文章借助模糊综合评判原理,提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设计原则、基本思路和实施要项,并从评价要素、要素权重和评价矩阵等三方面着手进行应用分析,希望能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实施和创新工作思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河北省高校综合测评现状的分析为基础,研究、探讨了素质教育观下大学生的综合测评,提出了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创新型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以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技创新能力、人文素质、组织实践能力、身心素质等六项为一级指标,并对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与学生综合测评相衔接的实践探索,对二者的基本含义、衔接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实践成果与思考展开简要论述,提出并分析了素质拓展与综合测评的衔接是建立素质拓展评价体系的内在需要、是完善大学生综合测评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整合学校管理效力的合理选择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作为一种学生评价制度,已经成为大学生评奖评优及毕业就业的重要依据和参照。本研究依据筛选理论,使用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体育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学生学习成绩、所学专业及所在院系对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有显著性影响。据此,本研究提出了建立符合体育院校特点的测评体系、完善测评方法及加强学生学风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浅论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大学生综合测评"存在着许多问题,全面探索素质教育观念下的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已迫在眉睫。本文提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可划分为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发展性素质,并提出了完善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熊懿 《考试周刊》2009,(29):183-184
随着我国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就业形势的越来越严峻.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标准重新高标准定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作为高校对大学生的客观评价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高校的素质教育发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但是关键在于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测评体系。本文对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基于AHP和BP神经网络理论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构造一种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即利用AHP确定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制作样本,将能够实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大学生素质测评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对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指导思想、手段和方法进行了新的探讨,并提出了一套操作性很强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教育评价制度被列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可见其地位十分重要。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环节。因此,在中小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发展状态与水平进行教育评价活动,这就要求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对中小学生素质各个方面进行教育认证的评价活动,以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当代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价是对当代博士生培养活动及其效果优劣程度进行综合评判,它集中体现于博士学位获得者原创性知识贡献评价、学术研究素养评价和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评价三个方面。以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为背景来观照当代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价,就是强调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中的知识创新思想、学术训练要求和博士生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标准来评价博士生培养质量,优化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价模式与机制,使当代博士生培养质量评价的视角、内容、制度等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教育改革中,质量观和人才观是教育思想上值得考虑的两个问题。人才的培养质量受到评价标准的制约,我们的衡量标准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基于全面发展的观点,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社会。我们既要充分发挥绝大多数学生的才能,又要能培养有特殊专长的尖端人才。教育内容方面,课程设置要多样化,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同时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条件选择相应教学方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能力;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反馈来改进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最后,在师生关系上,教师要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鼓励他们取得成功,学生则要充分发挥其主动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With the rise of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and the propagation of consumerism in Asia,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has undergone fundamental changes. As a response to the demand for public accountability, course evaluation has been recently adopted as routine in universities in Hong Kong, placing Hong Kong in the forefront of this trend in Asia. Few studies in the educational literature examine whether such a practice applies to cultural settings outside the West, particularly in Asia where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s often paternalistic. Using a large dataset collected in Hong Kong,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Chinese students behave in the course evaluation process. Results suggest that Chinese students, like their Western counterparts, are able to distinguish separate dimensions of teaching quality. Due to their cultural background, however, they pay more attention in their evaluations to the personal qualities of their teachers.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教育质量评价日趋多元化,学生作为高职教育的主体,也应当是质量评价的主体。依据高职学生专业学习、顸岗实习、毕业后发展的培养过程,开展基于学生视角的教育质量评价是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What counts as quality is contested. The different views of quality generate different methods of assessing quality and, in particular, generate alternative sets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PIs). However, PIs are highly limited in their informational content, and have nothing directly to tell us about the quality of the educational processes. Given the contested character of 'qualit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hould be framed so as to permit the equal expression of legitimate voices, though founded on the teaching staffs critical self-reflections. The anarchy of viewpoints that this approach might seem to generate can be combated in part by focusing performance review on the educational processes and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Doubts remain about the allegiance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o such an educational agenda.  相似文献   

17.
大理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加强重点学科和学位点建设、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生科研和实践能力训练、导师队伍建设,改革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研究生招生制度、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建立研究生资助工作体系和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促进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但也还存在研究生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研究生管理体制、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只有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教育督导评估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效能的教育督导评估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文章剖析了荷兰2017年版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发现有以下特征:更关注对教育过程的评价,尤其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发展;强调校园欺凌的安全预防策略,关注学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学校自评与外部督导平衡,共促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将特殊教育需求支持融合到教育过程指标中,体现教育平等与包容;重视对学校董事会的督导评估。这些研究可为我国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9.
教学质量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大学连续扩招的高等教育背景下,我国部分高校的教学质量存在下滑趋势。加强研究型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顺应国际教育改革形势和国内教育进步的时代要求。通过树立研究型教学理念,完善职称评定体系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加强教学与研究的结合,研究型教学可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切实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现行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然仍沿用普通教育的评价体系。从内容看,职业学校的学生评价所关注的仍然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并且很大一部分还仍然是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学生的情感品质、心理发展、为人素养并未进入评价者的视野,或者并不占据重要地位。从评价方式看,更多使用的是指向分等分类贴标签的总结性评价,而缺少着眼干学生提高的激励性质的发展性评价。这种评价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职业学校学生评价最需要的是发展性评价,以便对学生个体的发展状况给予定性定量的评价。开展发展性评价,教师就要转变观念,并建立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资料库和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