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使作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焦点”。我校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从“练说—写话—写段—仿写”.到“写物—写事—写人—抒情”.形成了“先说后写,连句成段;由段到篇,先仿后写;由易到准,由篇到面;循序渐进,先叙事后抒情”的序列化教学方法,使学生作文有“序”可循。  相似文献   

2.
加大中学语文实践性教学的力度是语文教改的当务之机。中学语文实践性教学主要内容是听、说、读、写,可归纳为“动口”与“动手”两个方面。“动口”的形式主要有交谈、口头作文、人物介绍、即席讲话、口头评论、演讲、辩论等;“动手”的形式主要有由说到写、由听到写、由看到写、由做到写等。  相似文献   

3.
中学口头作文教学是通过“想、说、听、评”相辅相成而互为联系和作用的,“想、说、听、评”发展的优势明显,“写”就会水到渠成。一般可分三个步骤进行:一是由“写”变“说”,逐渐进入;二是整体安排口头作文课堂教学的结构;三是由“说”自然过渡到“写”。  相似文献   

4.
由“仿”到“创”是儿童学习写作的必要途径。但仿写要注意方法,否则仿不得法,贻误学生。“仿写”有以下三忌:一忌“庸俗”仿。学习课文后,教师让学生进行仿写的目的要明确,要引导学生“仿”中求“创”,忌“庸俗”地盲目地仿写,把形式主义的套作当成写作绝招。庸俗化的仿写不仅损伤原作的形象,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容易造成学生厌烦写作的心理障碍。二忌“指令”仿仿写要顾及儿童心理。倘若学生对范文毫无兴趣,“指令”强仿则会事倍而功半。学生学习文章后,如果有体会,产生了仿写的愿望,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指导仿写,也可由学生自己选文,…  相似文献   

5.
曾有“提高阅读能力四转变”,我们不妨来个“写作教学四境界”:一是由要我写到我要写;二是由我要写到我爱写;三是由我爱写到我会写;四是由我会写到我写得好。怎样达到这“四境界”呢?我认为:在对话中学作文,是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师范生“写”与“导写”能力培养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范院校写作教学的科学体系应该由“写” (师范生的自身写作 )与“导写” (师范生指导中小学生写作 )两大块有机构成 ,师范院校写作教学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同时培养师范生的“写”与“导写”这样两种能力。在传统的师范写作教学中 ,教师往往重写作理论的传授 ,而轻“写”与“导写”技能的培养 ,从而导致师范生毕业后难以胜任作文教学的局面 ,造成中小学作文教学效率低这一毛病经久不治的后果。师范生“写”与“导写”两种能力的并重培养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当前,学生写作遇到的最大问题仍是写作积极性不高、怕作文、厌作文,无话可写。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有任务感,是为老师写、为完成任务写、为考试得分写。一句话就是“要我写”。如何扭转这一现状,让学生写作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相似文献   

8.
物我交融     
“物我交融”是借物写人的一种技法,用这种笔法写出来的文章,既是在写“物”,也是在写“我”——这里的“我”是作者自己。人们在生活中往往能想到、谈到、看到、遇到能触动自己情怀的事物。在这种事物面前,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经历、自己的遭遇、自己的成长等等。于是有的人就会把这种联想化作文章——巧妙地把自己与引起自己联想的“物”放在一起来写。学写“物我交融”的文章,可以学习它“转换”的笔法。这种笔法的特点是:先写物,然后写自己也成了此“物”。“物”在文中进行了由实到虚、由物到人的转换,作者的经…  相似文献   

9.
目前,语文写作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仍是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怕作文、厌作文,无话可写。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有任务感,是为老师写、为完成任务写、为考试得分写。一句话就是“要我写”。如何扭转这一现状,让学生写作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相似文献   

10.
语文写作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仍是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怕作文、厌作文,无话可写。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文有任务感,是为老师写,为完成任务写,为考试得分写。一句话就是“要我写”。如何扭转这一现状,让学生写作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能读会写”是语文课程核心任务的精要概括的话,那作文作为写的一块,恰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从读写的功用来说,“读”的功用在于吸收、充实、提高,而“写”的功用便是由心灵的体验与感悟后的外现与创新。写作教学中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便是学生怕写。怕写的结果自然是不会写、写不好,导致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阅读2009年第2期的《人民教育》,看到了王春燕老师这样的观点:只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么说、怎么写的形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水平。旨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课,不能只重内容,而轻视甚至忽视形式;恰恰相反,应当由重“内容”转变到重“形式”,由关注课文“写什么”转移到关注课文“怎么写”……我以为,语文教学的确要关注写什么,也的确要注重形式,但并非需要由重“内容”转变到重“形式”,语文教学应注重形式还是内容,我们不能刻板地做规定,应该视文本特点而定。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们常常说“我不知道写什么”,又有人说“我怕把作文写偏了,写离题了”,其实,写作文不应局限于话题本身,而应当由话题展开去,写点有广度、有深度的东西。因为学生中“怕写偏、怕离题”而不敢动手写的心理,必然会造成事例的“小”“少”,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或者内容贫乏,或者言之无物。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要求:由“带着问题读”向“读出问题”转变。   如何培养学生“读出问题”呢 ?开始训练时,应该由“多问”向“少问”过渡,由“具体问”向“抽象问”过渡,由“问答”向“点拨”过渡。   二、教学目标:由“教师定向”向“学生定向”转变。   如何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定向”呢 ?学生带着“写什么”、“怎么写”、“学什么”和“怎么学”等抽象问题,经过“整体感知,读通课文”,再合上书进行联想,对教材进行整体识别,并从整体识别中定向。   三、教学方法:由“师生讲解”向“自我体悟”转变。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  相似文献   

15.
关于命题作文,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看着这些作文,很容易使人想到这大部分是一些用死记硬背下来的句子写空话的练习。”这种命题作文的“伪写作”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写作训练和测评由教师命题,决定学生该写些什么,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一般情况下,要写些什么,命什么题,本应由作者自己决定。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却剥夺了学生这一天经地义的权利,要他们服从于老师的意愿去写不论自己是否愿意写的内容。了解这一“悖谬”很重要,因为许多教学中的问题皆跟将这一“悖谬”视为“当然”有关。由于学生写作基本上都是由教师命题,这…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由“不会写”变为“勤于写”?笔者有针对性地研究观察学生。找出了一些原因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师:《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组成的。哪个故事写得最详尽?哪个故事写得最简略?  相似文献   

18.
作者写此文时能由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再到发散思维。首先想到要写“读书”——思维发散;再想到要写读书中的“打基础”——思维聚合;最后想到要用“树根深入大地”来比喻“打基础”——思维在聚合后实现新的发散。因此,入木三分,载体新颖。  相似文献   

19.
过去,我们总是强调学生习作的次数,要求多写多练。但是,如何提高习作效益,让学生的习作观念由“写完为止”转变成“写好为止”?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由“不会写”变为“勤于写”?笔者有针对性地研究观察学生。找出了一些原因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