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指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对获得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影响。语言迁移按其影响的效果可分为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母语的正迁移有助于外语学习,而负迁移却会导致错误的产生,对外语学习起阻碍作用。一般来说,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外语相似或完全一致时会产生母语的正迁移,反之则产生负迁移。  相似文献   

2.
郭小平 《科教文汇》2010,(36):154-155
迁移是教育学、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常分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正迁移对学习和掌握技术起积极作用,负迁移则起干扰作用。为了促使正迁移的产生、防止负迁移的干扰,教学中应注意教材安排的合理化,突出教材的基础概念,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技术技能和实践有机结合,这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迁移的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王青 《科教文汇》2013,(11):85-86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手段之一。翻译界也引进了西方语言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语言的各个层面分析以及对语义的分析来确定译文的确切意义,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转换成适合语境的目的语。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一般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正迁移是助长性的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能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在翻译中注重方言的运用,可以使译文更加生动。  相似文献   

4.
迁移,是指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即先行学习与后续学习的一种相互影响和作用.现代迁移学将先行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后续学习对先行的影响称作逆向迁移.凡对认知产生积极促进效应的都称为正迁移,凡对认知产生干扰和阻碍作用的都称为负迁移.科学运用正迁移和有效避免负迁移,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汉语负迁移对于英语写作的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移是指在学习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获得的影响的现象,迁移一般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在外语学习中,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相迥异时,学习者若盲目的套用母语规则,就会对语言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即产生负迁移.本文将探讨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减少负迁移提出一些建议,以此对写作教学有所提示.  相似文献   

6.
汤静 《科教文汇》2009,(14):160-160
迁移是学习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广泛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也正是由于迁移的作用,所有的习得经验几乎都是以各种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在英语学习中,负迁移现象的产生,一方面与学习者本人的认知水平较低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也与教学中忽视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有关。这就需要我们对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与英语学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反映了两个民族在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在目前的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学生对汉语知识的掌握直接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产生正迁移与负迁移作用。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讨论了汉语的正、负迁移作用及防止汉语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内江科技》2016,(7):54-55
在田径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运动技能之间往往会产生迁移,有的是正迁移,有的是负迁移,这些和田径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息息相关,但却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在田径技术教学中应用运动技能迁移理论。在田径项目中,有共同技术原理指导或有共同结构因素的田径项目之间会产生迁移;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存在共同的内在联系时,易产生迁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概况水平会影响迁移。在田径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学习运动迁移理论,分析影响运动技能迁移的因素,合理安排教学顺序,积极避免发生负迁移。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地应用运动技能的正迁移,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田径知识和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学习迁移,是指先行学习与后继学习之间的一种相互影响和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促进正迁移,另一方面要避免和克服负迁移.笔者在高校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工作,实践证明在法律基础教学中,科学地运用迁移规律,促进正迁移,有效地避免负迁移,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正迁移对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宋艳  惠兆阳 《科教文汇》2013,(13):114-115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知识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本文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母语正迁移、负迁移现象作简单分析,并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于母语的语音、结构、语义和文化来表达思想就会产生语言迁移现象.语际迁移主要有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凡是母语对外语学习有促进作用的,我们称其为正迁移,凡是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干扰作用的,为负迁移.一方面,母语与英语有着相通之处,可以促进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增加英语学习者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母语又会干扰学习者的语音、语法掌握和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学习者应利用其积极作用,同时避免其不利因素.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探讨了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指出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利用母语,避免滥用母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母语的干扰.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知识会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本文根据语言迁移理论,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音、词汇、句法等方面母语正迁移、负迁移现象作简单分析,并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技能迁移是教学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本文知识结构中确定促进新知识学习的有关概念,在新学技术和已有技术之间寻找共同因素,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概括水平为立足点,选择各种有效的方法,努力促进正迁移,防止负迁移,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谭杰玉 《知识窗》2012,(7X):8-9
<正>所谓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普遍存在于一切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把知识转化为一种技能,再用所掌握的技能去学习新的知识,总结规律,探索真知。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所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以教学语文知识为目的,而要注重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6.
语言迁移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迁移促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负迁移则妨碍学生对英语的掌握.本文从迁移的定义、类别以及迁移在教学中的应用,指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效地利用正迁移,尽量避免负迁移.  相似文献   

17.
迁移理论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而联系是有条件的 ,条件分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体操各动作技能之间也是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 ,如果我们能从中找出共性和规律 ,简化教学过程和方法 ,就能加快学习的进程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将这一理论如何在体操教学中运用进行阐述。1 迁移理论及其运用1 .1 迁移概念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理论讲述 ,迁移就是动作技能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已掌握的动作技能对新动作技能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促进新动作技能的形成叫技能迁移。而过去形成的动作技能对新动作技能的…  相似文献   

18.
化学课堂创设教学情境已呈常态,体现出化学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教学理念:加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迁移是人类认知的普遍特征,凡有学习的地方就有迁移,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获得或态度形成的影响。可见,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影响学生认知迁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运动技能间的相互迁移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运动技能的迁移是一把双刃剑,既对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有促进作用,从科学层面出发,研究运动技能迁移的规律,促进正迁移的发生以缩短学习和掌握技能的时间,并迅速适应新的动作技能学习情景或者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使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过程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黄宏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156-156,113
技能迁移是田径技能学习中的一种心理现象,通过对影响田径技能迁移的基本因素的分析.提出教师为迁移而教.学生用迁移去学.教材为迁移而编,把握运动技能转换的规律,研究其教学艺术,改进教材编排,从而达到促进技能迁移效果,避免干扰,提高田径技术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