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埋偏压等典型问题是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常见难题,本文以米拉湾隧道为研究背景,通过采用预加固桩提前加固山体,多种超前支护措施,施工加强围岩监测等多种综合施工方法的综合应用,有效的控制了米拉湾隧道浅埋段的过量变形。施工全程的围岩监测数据表明该方案切实可行,能够达到预期施工效果,可在同类型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结合渝遂高速公路梨树湾隧道工程,开展了超前地质预报、隧道变形与结构应力监测与试验,通过施工监测,控制隧道施工各工序,确保隧道施工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3.
在隧道防水工程施工中,存在隧道内渗漏水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多年来,在低温条件下隧道产生冻害的原因,隧道防水注浆施工工程是有效加固隧道围岩、治理渗漏水的有效措施,但是,由于冻胀力、施工温度、材料的耐低温性能等各种因素,隧道工程的防水注浆施工技术有更高的要求,考虑到低温条件下隧道工程注浆机理,则需要采用与常温下施工差异较大的防水注浆施工技术,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松树湾隧道位于砂粘土中,含水量大,土体的稳定性极差,施工难度较大.为此,在隧道施工期间,通过土工试验、隧道收敛和围岩内部位移的现场监测、隧道变形的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等手段,对该隧道的变形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大量试验数据.研究成果对隧道的施工组织和支护参数的确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为此类隧道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新松树湾隧道位于砂粘土中,含水量大,土体的稳定性极差,施工难度较大。为此,在隧道施工期间,通过土工试验、隧道收敛和围岩内部位移的现场监测、隧道变形的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等手段,对该隧道的变形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大量试验数据,研究成果对隧道的施工组织和支护参数的确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为此类隧道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以花久公路多年冻土路基施工为背景,详细的阐述了冻土路基施工的特点和要点,并结合冻土隧道施工,讲述了冻土隧道施工的特点,花久公路采用了本文所陈述的方法施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顺利的完成了多年冻土路基及隧道的施工任务,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辅助坑道进入正洞后的挑顶施工,采用台阶法开挖,交叉口处斜井与正洞的初支加强.本隧道挑顶施工过程快速、安全,成功完成了由斜井到正洞的过渡.本文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总结,可为类似条件隧道挑顶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特长公路隧道采用传统的施工管理,工作效率低、施工工期长,造成施工成本提高。针对震后映秀特长隧道工期紧、地质条件差、施工繁琐的特点,采用全工序同步平行施工技术。通过严密管理、科学组织,该项施工技术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显著效果,大大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为今后特长隧道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盐田隧道洞口段围岩条件不良,地下水丰富,隧道开挖进洞施工难度较大。结合工程实际与施工技术经验,确定采用井点法降水,并相应制定井点的布置与构造、成孔工艺、降水管理、降水监测、应急措施等内容。经施工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进行降水,效果明显,有效保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洞。  相似文献   

10.
新建铁路线交叉穿越既有公路线和铁路线的施工是隧道建设中的技术难点之一,因施工不当引起的路面变形甚至坍塌,将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以新建赣深铁路林寨隧道为背景,结合隧道下穿S229省道的工程特点,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该标段的开挖进行数值模拟,对隧道开挖下穿既有省道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林寨隧道下穿既有省道S229的三个施工方案.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施工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比选与优化,得出将掌子面施工至DK188+480前先将S229省道往大里程临时改移,改移距离为道路与隧道中心线交叉处最大改移距离约37 m,改移后道路与隧道平面并行段最近净距约5 m.通过现场监测数据与数值计算沉降值的对比分析可知,路面沉降值基本符合沉降规律,数值计算与现场监测的沉降数值略有差异,但基本吻合.也进一步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可靠性及推荐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