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加工能力的逐步提高及日趋减少的货币基础需求,使得人们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中央银行影响市场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实际上,信息经济时代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中央银行影响经济的方式已发生改变,这时,有效的预期引导或预期管理将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键,而不是单纯地控制货币数量;并且,货币基础需求的减少并不能削弱中央银行稳定经济的目标,只不过目标的实现已转向控制短期利率的渠道机制。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起,发达国家的金融业由产业分立转向产业融合,银行业、证券业与保险业之间的传统边界开始消失,彼此之间由非竞争关系变为竞争关系。产业融合对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强烈的冲击,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下降,改变了中央银行的货币传导机制,对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通货膨胀率不宜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膨胀率目标虽然有利于改变公众投资与消费预期,然而由于其处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末端,考虑到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尚不完善等原因,容易造成中央银行调控失当,因此通货膨胀率不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稳健货币政策效应分析:1998-200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稳健货币政策效应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指出货币政策传导不畅是影响中国稳健货币政策效应的根本原因。基于稳健货币政策效应分析,论述了中国现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偏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滞后、企业转轨时期的特殊性、金融市场不完善是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梗阻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提高稳健货币政策效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1.我国目前利率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障碍(1)目前我国利率管理体制较为单一,利率弹性较低,影响了利率政策效应的传导与发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它的传导机制一直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而非经济手段。首先,我国对利率目标的确定和调整具有相当程度的短期性,只重利率调节利益分配、减轻企业负担等财政化作用,忽视了利率对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功能,市场传导作用(如储蓄———投资———消费的转化)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次,中央银行制定各项法定利率,各金融机构只有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货币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是积极有效的,但目前货币政策时滞延长,传导机制并不顺畅,效力受阻.尤其是在通货紧缩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货币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是积极有效的,但目前货币政策时滞延长,传导机制并不顺,效力受阻,尤其是在通货紧缩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提高我国货币下策传导机制有效性,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1997年发生通货紧缩以来,一直采取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由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梗阻、经济非均质和金融压制现象,其有效性不足,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需要从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减轻经济非均质程度和金融深化等方面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利率市场化正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会对货币政策产生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货币定义与计量更加困难,削弱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改变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0.
货币政策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政策,它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的稳步发展,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具有决定作用.当前我国经济背景下的货币政策突出表现为传导渠道多元化、传导尚不成熟、货币政策效果不佳等特点,其中,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利率市场化的异化是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两个较为典型的问题.全面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能够改善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都是与当时所出现的社会经济问题紧密相关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化和金融资产化的加快,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经济已进入金融危机频发的时代,所以,确保金融安全理应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在新形势下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12.
借鉴中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利用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模型简析近几年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得出我国实际货币需求量与理论有效值域的相关性,对央行独立性、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等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深化金融改革,确保央行决策的独立性,完善市场机制,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疏导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引导虚拟钱币的健康发展等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黎翠梅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162-164
全面分析了电子货币的发展对现行《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即对货币的形式与职能、中央银行职能、货币供求理论及货币政策有效性等方面的巨大影响,以期推动《货币银行学》这门课程的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受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金融市场及企业和居民微观经济主体等诸因素的影响,从这些因素的分析中,可以探知近几年我国货币政策实施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Kyd land和Prescott以及Barro和Gordon对央行货币政策都有深入细致的研究,以这些研究为基础,在比较稳定产出型和相机抉择型两种情况对央行目标函数的不同影响后,得出结论:短期内相机抉择能带来益处,长期内则不一定;公众的理性预期水平高低及变化对于货币政策的选择产生重大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方式的选择应考虑市场机制、预期水平、产出水平、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加强和经济内外失衡的条件下,央行通过外汇占款渠道所投放的基础货币,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造成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张,流动性泛滥。外汇占款余额的不断增加给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在流动性扩张过程中,外汇占款所表现出来的溢出效应,短期内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小,但长期不可忽视,从而解释了央行的外汇冲销手段只存在短期效应。因此,为了降低外汇占款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我们应大力发展债券市场,逐步放开资本账户,通过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等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从世界范围来看,凡是把稳定物价作为中央银行首要的或唯一的目标并取得较佳绩效的国家,其央行的法律地位都比较高,独立性都很强。在近年来的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改革中,各国都将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放在了极为重要的地位。日本中央银行的改革举措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央银行体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债运行往往影响货币供给,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国债市场运行过程会对货币供给产生显著影响,但受市场微观结构和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国债运行应有的货币供给效应在我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为增进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国债运行机制,提高宏观经济调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