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金属》(“九义”教材第七册第4课)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学习了铜、铁、铝等金属个体后,指导学生对铜、铁、铝三种金属进观察、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自然》第一册第十课《铜铁铝》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为主的一堂课,也是中年级学生金属知识的奠基课。在这节课里,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铜、铁、铝的颜色、光泽、软硬等方面的特征,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上课开始,教师可依次出示课前准备好的铜锣、铁丝、铝锅等物  相似文献   

3.
一、课例特点。本课是“九义”自然教材第八册第三课属中段教材。这段教材在知识上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认识“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本课是指导学生研究花在构造上的共同特征。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原有认知的作用,即在教学本段教材中的《哺乳动物》等课文后形成的初步的归纳概括与推理能力。本  相似文献   

4.
一、目的要求本课(“九义”教材第五册第3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知道“种子都有胚”是种子的共同特征,知道胚可以发育成一棵新的植物。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使用镊子给种子剥皮的技能和对本课知识的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要求 本课《“九义”教材第三册6课)是在一年级学习了基本观察方法和比较事物异同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类能力训练的课。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分类,能按一定标准给物体分类。为学生在以后认识自然界的活动中,把各种分散零乱的现象、事物条理化,为形成系统的知识打下一定的认识基础。 二、教学步骤 教学时按以下四步进行: 1.引导学生充分观察,认真  相似文献   

6.
《蒸发》是“九义”自然教材第九册中的一课,本课通过学生观察、想象,要求学生知道蒸发是水在平常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水蒸发要吸热。其中,“水蒸发时要吸热”是本课教学重点之一,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7.
[课例简析]《昆虫》(“九义”教材人教版第八册第八课)一课,是教师在低年级教学了《蚂蚁》、《蟋蟀》等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昆虫概念.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昆虫一生要经过变态;通过对虫子的观察和分类活动,归纳概括昆虫的共同特征;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判断一些常见的动物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昆虫.本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弹性》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第七册的十二课,属力学单元。本课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物体的弹性,并建立“弹性”和“弹力”的概念,了解弹性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多次试教,我对本课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下面仅就如何引导学生自行获取知识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分析《昆虫》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教材第八册第八课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小学自然第三册学生认识了蚂蚁、蟋蟀等动物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初步建立昆虫的概念。本课与《两栖动物》、《益虫和害虫》两课构成本册教材的“动物”教学单元 ;从能力培养看 ,属于“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的系列。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 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昆虫概念 ,使学生知道昆虫一生都要经过变态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 人格目标 :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多学好问、…  相似文献   

10.
“九义”教材第11册新增篇目《奴隶英雄》,是一篇戏剧形式的课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课的内容时代久远,剧本的体裁新颖别致.如何引导学生了解剧本特点,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体会课文中心思想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文的特色和学生知识水平,接受能力,采用“角色朗读,尝试表演”的方式来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一、分析教材把握中心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P66—67。2 本课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角 ,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感性认识基础。同时 ,本节课的教学也是中、高年级继续学习其它几何图形的知识基础。3 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①初步认识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初步学会用直尺、直角 ,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③对学生进行事物是运动发展变…  相似文献   

12.
《玩石头》(“九义”教材人教版第一册第九课)是一节观察课。该课是在前第2、3、5、7、8课学生初步用眼看、手摸认识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儿童应用眼看、手摸、钉子刻多种方法认识石头在形状、颜色、硬度、质感等方面的特征。通过观察石头和用石摆图形,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为此,本课采用激趣导学法来进行教学,以激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让全体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一、趣味用语,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13.
《磁铁的性质》(“九义”教材人教版第六册第十一课)是继学生在一年级认识了磁铁能吸铁的性质之后,进一步认识磁铁能指南北和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本课是一节实验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为此,本课拟用实验法和讨论法来导学,用一些有趣味的实验和游戏来贯穿全课。  相似文献   

14.
本课(“九义”教材人教社版第十册第十三课)通过观察活动让学生了解花的雄蕊和雌蕊;通过学生已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传粉;通过解剖和投影片特写镜头的观察认识受精;认识传粉和受精是两个有序的过程,这样才能完整地了解果实、种子形成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中的第2课,学习内容主要有认识铁与铁锈的不同,研究铁生锈的原因以及防锈的方法,是学生认识了“蜡烛燃烧”的物质变化之后的又一生活中常见物质变化的探究学习,本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引导学生设计铁生锈实验方案、材料的选择和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总结,提升对铁生锈原...  相似文献   

16.
本课(九义教材人教版第七册第3课)与第1、2课构成本册“电”的教学单元。在设计教学时,既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电”的知识,又要注意与高年级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7.
《溶解》是人教版“九义”教材第六册第六课,该课是在低年级学习了水的一般性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水有溶解其它物体的性质。首先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溶解,初步建立溶解概念,然后通过判别一些常见物体能否溶解来巩固溶解概念,最后指导学生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课属于建立科学概念的课型(自然课课型的新划分中的一种课型)。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溶解,能正确判断某种物体能否溶解在水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材简析:本课在学习了《认识物体》和《到处有水》这两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水是怎样的物体》,由于学生已经初步学会利用“眼”、“耳”、“鼻”、“舌”、“手”等感官认识物体的方法,所以认识水的性质时,已有一定的能力。 教学设计基本思路:本课通过观察、尝试、比较、研讨等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屈婷 《湖北教育》2023,(3):71-72
<正>“长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探索并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及各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一、借助实物观察,提取直观特征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迁移平面图形的认识经验,通过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形成对长方体特征的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20.
【案例背景分析】本案例选自大纲版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课教学的定位是在实践中学,在活动中学。以探究活动作为学习的起点,搭建一个以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知识为“背景”的舞台。【课堂实录及反思】一、认识体积(实验感知体积的概念)1.课前谈话师:观察课桌上的东西,今天上课与以往有什么不同?生:好像自然课。生:有围棋,还有杯子和水。生:有一些石头。……师:今天我们要用实验的方法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