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一本让所有科学家、科普工作者、科学教师包括科学新闻记者读过之后都感到沮丧甚至痛苦的书. 本书作者(美)伯纳姆(JollnC.Burnham),以研究美国医学史、科学史和社会史的学识背景,以历史学家的眼光,考量了美国从1830年起的科学普及史,揭示了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曾经作为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化力量的科学,在美国消费文化中,慢慢地为新伪装下的迷信和神秘主义的复活让出了一条通道,最终导致科学在大众层面上被迷信击败.  相似文献   

2.
因特网的普及和教育的情报化,与复合媒体教科书的销售额增加紧密相关.然而,在"e"学习先进的美国,联机实时出版教科书却成为主流.据2001年日本有关机构的考察,美国大学联机实时出版的教科书和半新教科书(旧书)的销售比率很高,着实让人吃惊.下面本文将对美国教科书"定做"先驱的康奈尔大学和科罗拉多大学这两只"麻雀"进行解剖,以期对有关情况有一个较为深入、细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以来与科学建构密切相联的是关于破除"迷信"的表述及实践。自晚清以来"迷信"一词在中国经历了概念的译介、思想的论争之后,1920年代开始有知识分子对迷信问题进行学科化的探讨和专业研究。他们试图以一种"知识"的方式介入中国现代反迷信的文化政治,其中尤以江绍原的迷信研究为代表。江绍原通过改写和挪用20世纪前后英美比较宗教学学科话语,确立了对迷信的认知和定义,并且以其学科知识重新结构和发明了中国所谓的迷信"传统"。他的迷信研究不仅关乎到科学思想史、学科史和知识史的建构与勾连,而且其中所涉及到的中西跨文化的话语实践,对于重新反思中国现代的科学启蒙话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George Gatlett Marshall,1880-1959),是二战时期美国著名的军事将领,杜鲁门夸耀他为"美国最伟大的人和全世界最伟大的人."可是,当他作为总统特使,前来调处战后中国内战时,却是心余力绌,常胜将军也有了"败走麦城"的记录.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面对面"观众,我十分关注王志主持的"面对面"栏目.王志是一个智者,他有着智者的外表:睿智的眼睛直视人的心灵;从那厚厚的嘴唇里经常会进出让人措手不及的问题,有时甚至咄咄逼人;有时,他的面部流露出一丝让人不易察觉的哂笑,让观众在会意一笑中赞叹他的聪明.  相似文献   

6.
坦率地说,无论吴贤雕先生本人还是他的散文都让我感到吃惊。也许这样的说法并不礼貌,但我必须承认,我之所以说"吃惊",那是因为  相似文献   

7.
此书是美国近年来出版的一部这个时代最压抑然而又是最重要的科学论著。它全面、冷静和条分缕析地解释了在科学与迷信的冲突中科学是如何输给迷信的。作者指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历史迈入20世纪,科学高度发达时,科学普及工作反而大大落后于19世纪。作者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的科学普及工作简直糟糕极了。随着各种传播媒介的兴起,情况就变得更加恶化。这些传播媒介为迎合公众口味,大肆传播迷信思想、神秘主义和占星术等,使种种伪  相似文献   

8.
墙里开花墙外香。这是过去人们对北京、天津等地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形象比喻,说的是科技人员纷纷南下,科研成果在南方遍地开花。而最近的一则消息不能不让人感到吃惊: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在定量化分析后发现,无论是横向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比,还是纵向与自身曾  相似文献   

9.
让我告诉你一个非常简单却极为有效的说服技巧,让人吃惊的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技巧居然这么有效。 这一招是从我的朋友艾尔·汤席克那里学到的,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审问日本战俘时用的就是这招。他告诉我,当他使用这个技巧时,就一定可以说服  相似文献   

10.
见到峨山县人大办公室副主任张文达的时候,他的一身打扮让记者暗暗吃惊:蓝色的衬衣因为雨水、汗水的关系分成了几色,衣领、衣背是深色,其他部位是浅色,雨靴上沾满了泥巴,只有那副眼镜还能显出这位玉溪师专毕业生的昔日风采。张文达现在的身份是双江镇沐勋村村支书。按照市里的统一安排,他至少要在农村呆上两年,才能重新回到县城去。]先后有七百余名机关干部“高职低用”下派到基层挂职。在西部不少市县,由于城乡差别过大,不少干部眼光朝上,“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期冀在大城市工作、生活,乡镇干部往往成为“候鸟型干部”。“逆向而行”…  相似文献   

11.
康熙拒绝补药 康熙皇帝活了六十九岁,在中国历史上,算是一位长寿的皇帝了.与历史上那些希冀长生不老,而进食补药的皇帝不同的是,康熙皇帝从不迷信什么补药,五十七岁那年,有人看到他的胡须斑白,便进呈乌须的补药请他服用.康熙笑了笑,拒绝了.说自古以来有几个白胡子的皇帝,我如果胡须全白,岂不是万世美谈.他不仅自己从不服用补药,而且对那些希望靠吃补药治病或健身的人嗤之以鼻.  相似文献   

12.
朱洪 《出版参考》2005,(20):41-42
晚年盛赞范文澜 范文澜是当代历史学家,在他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曾经一度否定了一切宗教,认为佛教是"迷信"、"蠡国殃民".因为<中国通史>影响大,特别在"文革"中,范老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对范文澜强调佛教是迷信的思想,赵朴初是不同意的.譬如禅宗是最反迷信的,禅宗历史上有许多破除迷信的故事,它表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骨气.因为范文澜的话,与马克思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话有关联,所以赵朴初并没有就范文澜的书,直接提出商榷.令赵朴初高兴的是,"文革"开始后,晚年的范文澜无事可千,读起了佛经.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的生平有时只能用时间或其他概念来编织. 施嘉干,一个出生在19世纪末的中国人,在20世纪的二十年代去美国留学,归国后成为一名工程师.他一生经历了多个不同的年代.他在不同的年代学习、创业,筑路建桥,设计工程.后来,他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成为一个七十高龄的"五七战士",直到1975年去世.他没有等到"四人帮"被打倒的一天,也没能看到改革开放,不然的话他会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近代中国百年沉浮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丹妮·西屋上三年级时,他的学校作业是用洗衣粉的空塑料瓶制作喂鸟的饲料容器,不过那时他是班上唯一对完成作品的美观性提出质疑的孩子.今年哈珀·柯林斯将出版他的两本书,还有他自己的电视节目秀"和丹尼谈简单的绿色",此外,他还为"乡村之家"每月撰写关于绿色的专栏,已成为通过绿色生活出名的人士,他的曝光使出版社意识到,越来越多的普通美国人都想知道怎样绿色起来.  相似文献   

15.
微记录一则     
正年轻的卓别林在艺术上成熟与舆论环境的宽容有关。有一次,他去美国演出。不巧的是,这次演出没有引起任何轰动,然而《剧艺报》在谈到卓别林时说:"那个剧团里至少有一个很能逗笑的英国人,他总有一天会让美国人倾倒的。"这让卓别林很宽慰,多年后,通过努力,卓别林终于成为享誉世界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6.
2000年3月,中央精神文明办公室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大型展览。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科学文明的教育,进一步了解“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反动本质和危害,增强抵制迷信和伪科学的能力,辽宁美术出版社在展览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大型画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此画册不但集中了展览中大量翔实、形象、生动的案例和图片资料,又充实了新内容,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易读、易懂,在当前揭批邪教组织“法轮功”的斗争中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首先,画册以真实而形象的内容深刻揭露了…  相似文献   

17.
工人日报社编辑郑勇同志采访的《王贞良着实让人吃惊不小世界首创:活体竹可以取汁》报道,1993年11月15日在工人日报发表后,反应很好。本刊向他“取经”,请他谈谈写作体会,他慨然允诺并“送宝”如下,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18.
"误会"人生     
《传媒》1999,(2)
王建男原本是学版画的.1966年考上鲁迅美术学院附中.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他"险些"成为画家.10年后,1976年,也许画家的情结起了作用,插队返城的他考上了哈尔滨日报社的摄影记者.此后又事隔20年,1996年,<王建男眼中的美国>摄影展览在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举行.1997年1月,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为此向其颁发证书:"第一位在美国举办个人摄影展览的中国新闻摄影家".  相似文献   

19.
2011年的第三天,对63岁的阿诺德·施瓦辛格来说是一个告别的日子,这位担任加州州长7年之久的共和党政治明星正式卸任州长一职,继任者是民主党人杰里·布朗. 这位二战后在节衣缩食中长大的奥地利少年,到美国后,凭借自身的打拼,以"国际健美巨星"家喻户晓后投身好莱坞,凭借一系列"硬汉"形象成为亿万富翁级的影视明星;2003年,他又摇身变成美国加州州长,任职7年他从未领过薪水,然而当他告别加州政坛时,美国媒体却以"后会无期,失败者"为题向他告别,这次,他会说,"我会回来!(I will be back)"吗?  相似文献   

20.
三无"贼"     
时下热映的<天下无贼>我也看了,说真的,很多情节看过也就淡忘了,倒是傻根的质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可能是出于职业敏感吧,我一下子想到了我们的读者.在很多时候,我们的读者不也是这样质朴可爱吗?媒体,在他们心目中,总有一种至高无上、不容置疑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在说明一个问题时,他们常爱用的一句话就是,"这是报上说的".那一刻我想到我们的读者就是傻根(没有丝毫贬损读者的意思).傻根的质朴几近于"傻","傻"得让人感动,以至于连有"职业道德"的贼都被他感化了,舍身相护,圆了他一个"天下无贼"的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