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数字鸿沟与信息扶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锦 《现代情报》2006,26(3):36-38
在研究了我国数字鸿沟问题的现状,本文分析了缩小数字鸿沟、开展信息扶贫的紧迫性,并重点探讨了图书馆如何在缩小数字鸿沟、开展信息扶贫工作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赵青 《现代情报》2007,27(3):49-51
文章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和信息需求现状,指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跨越数字鸿沟的必要性,并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面对数字鸿沟进行信息服务时须遵循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邵波 《情报杂志》2005,24(10):86-88
明确了数字鸿沟与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关系,以中国内陆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为例说明数字鸿沟的现状,并对其形成原因及后果进行分析,指出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数字鸿沟,加快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缩小、跨越甚至消除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4.
缩小填平“信息鸿沟”的主要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冬青 《情报科学》2002,20(6):575-577
本文在对“信息鸿沟”产生的来龙去脉以及鸿沟的深度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信息化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目前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有针对性、可决策性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关于"数字鸿沟"与信息扶贫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若兰 《情报杂志》2004,23(6):106-107
分析了我国存在的“数字鸿沟”现状 ,指出信息扶贫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信息扶贫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健  ;范凤霞 《现代情报》2014,34(8):37-41
解决城乡信息鸿沟问题,首先要对城乡信息鸿沟进行测度,掌握其分化程度,因此必须研究具有普适性的城乡信息鸿沟测度指标体系。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城乡信息鸿沟测度指标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和城乡发展实际,将城乡信息鸿沟置于城乡差异性特征的背景之下,构建了由信息资源、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行为、信息素养和信息环境六个维度共45项指标组成的城乡信息鸿沟测度指标体系,改变了以往由一般性信息鸿沟指标衍生的城乡信息鸿沟指标体系不注重城乡差异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编者絮语     
《未来与发展》2004,(6):F002-F002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之间、商务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但这并未消除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贫富差异。相反,这种差异正以更为残酷的方式体现出来。目前数字鸿沟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发展中国家内部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如何消除贫富差距,跨越数字鸿沟,是摆在广大信息落后国家及地区的一个非常迫切的现实问题。本期“发展研究”栏目,我们刊登了彭伟斌、窦晓君同志的文章《用信息化跨越数字鸿沟——关于消除中国数字鸿沟的思考与对策》。作者分析了中国数字鸿沟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必须充分认识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8.
从网络信息无障碍的角度探讨缩小数字鸿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单介绍网络信息无障碍和网站无障碍设计的基础上,从网络信息无障碍的角度探讨如何缩小数字鸿沟.重点论述网站无障碍设计在缩小数鸿沟中所起的作用,如何通过网站无障碍设计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青少年和中老年人之间的数字鸿沟,残疾人和健康人之间的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下,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数字鸿沟问题也越发严重。文章通过分析数字鸿沟的形成原因、具体表现,阐述了图书馆信息服务对缩小数字鸿沟的作用,最终提出了图书馆信息服务应对数字鸿沟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国内数字鸿沟问题,通过分析美国政府在缩小数字鸿沟问题中所实行的各项举措,以期对缓解我国数字鸿沟提供有益借鉴。在具体分析我国数字鸿沟状况的基础上,继而提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实施软硬件支持的全方位的信息扶贫,探索缩小我国数字鸿沟的长效机制等改善数字鸿沟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