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菌在给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有害的一方面。真菌可引起人畜病害,引起食品、纺织品、皮革发霉;有许多真菌含有毒素,引起人和动物中毒;还有一些真菌是植物病原菌,引起人类栽培对象的病害,造成重大损失。真菌引起的缺陷是木材检验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真菌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物资源,已引起国内外多方面的重视和研究。尤其大型真菌在农林牧副,轻工食品,医疗卫生等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大型真菌种类、资源极其丰富。本文以食用、药用及有毒真菌为主,对各类大型真菌的种类按分布地区加以分析和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青藏高原特色植物蕨麻根际可培养真菌的群落特征,对蕨麻根际土壤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应用光学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电镜对真菌进行形态观察,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菌种鉴定。从蕨麻根际土壤中共分离获得真菌菌株56株,其中优势菌属有青霉属(Penicillium sp.)、曲霉属(Aspergillus sp.)、枝孢属(Cladosporium sp.)。孟加拉红培养基对土壤根际真菌分离效果最佳,而察氏培养基未成功分离出真菌。蕨麻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均高于非根际,蕨麻种植后根际真菌的多样性远高于种植前。表明蕨麻的生长发育对根际真菌群落的构建具有调节作用,从而造成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度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潘欣  张健  朱天辉  梁洪萍 《资源科学》2011,33(4):773-780
为探明四川省巨桉人工林下大型真菌资源,本课题自2008年5月开始在巨桉主要栽培区定期进行地表大型真菌的调查,根据真菌形态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林下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调查巨桉林下生态因子,分析土壤因子,并对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巨桉林下大型真菌种群生物多样性较高,大型真菌共17种,隶属于7科10属,其中马勃状硬皮马勃和草地横模马勃为优势种群,并发现一新的外生菌根真菌—银灰口蘑。林下大型真菌主要集中在海拔300650m、郁闭度大于0.7、阴坡半阴坡土层厚的区域。大型真菌可降低巨桉周围土壤pH值,并显著提高土壤N、P、K及有机质含量,对促进巨桉土壤养分循环、改善营林质量及保持人工林生态系统的资源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真菌趣谈     
《发明与创新》2003,(4):39-39
从远古时代以来,真菌就对生态、社会和经济产生影响。同时,真菌的多样性使其成为继昆虫之后的第二大有机体群。真菌存在于一切地方,如水中、地上、空气里(孢子)、寄生在植物上、应用于食品业和制药业、根茎周围(共生的苔癣)、草原上和森林里(蘑菇)。真菌包括任何一种有机物质腐烂时所产生的霉菌、引起农业灾害的真菌、导致皮肤病的真菌、制作面包和啤酒用的发酵剂、使乳酪具有香味的真菌以及用来制作青霉素的真菌如药用青霉。真菌的体积、颜色和形式多种多样,但有一个共同特点:缺少叶绿素或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因此它们需要寻找…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发酵工程技术在药用真菌培养上的应用和药用真菌发酵方式、发酵菌和发酵培养基对药用真菌发酵水平高低的影响。展望了发酵工程技术在药用真菌培养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大型真菌是生态系统,尤其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西藏东南部地区森林植被丰富,然而其真菌物种资源调查统计严重不足。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是食、药两用真菌大科,文章查阅文献汇总西藏地区口蘑科物种资源并对其分类学信息进行重新校订,为西藏口蘑科81个物种选拟了准确的汉语学名,修订了其生境、习性、分布及经济价值等信息,讨论了口蘑科真菌资源的保育,为研究西藏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开发林下资源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低调的精灵     
<正>真菌是生物界中很大的一个类群,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约有1万属12万余种。在历史上,真菌曾被认为和植物的关系相近,甚至曾被植物学家认为就是一类植物,但真菌其实是单鞭毛生物,而植物却是双鞭毛生物。不同于有胚植物和藻类,真菌不进行光合作用,而是属于腐生生物——经由腐化并吸收周围物质来获取食物。真菌的形态多样,一般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酵母菌属于单细胞,而霉菌和蕈菌(大型真菌)都属于多细胞的真菌。常  相似文献   

9.
唐丽萍  杨祝良 《资源科学》2014,36(2):282-295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整个流域地形复杂、生境多样,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真菌资源。本文介绍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真菌资源的研究历史和分布特点及近年来在该地区发现的一些重要真菌物种。该区真菌资源研究始于十九世纪末,并陆续出版了不少有价值的地区性真菌资源的专著。近30年来的研究更加深入而系统,主要涉及担子菌类,如木耳目、花耳目、蘑菇目、红菇目、牛肝菌目、外担菌目、多孔菌目等,也包括了子囊菌中一些类群,如盘菌目。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在该区仅大型真菌就发现了150余新分类群。因气候及小生境差异,在流域内不同的地区真菌区系成分存在明显的不同:上游地区的灌丛中及草甸上以病原真菌和腹菌类多见,寒温性针叶林下的代表类群则以寒温性大型真菌成分为主;中游地区的常绿阔叶林和暖温性针叶林下主要是温带至亚热带的代表类群;下游地区和湄公河流域气候湿热,以热带成分较为普遍。加强该区域真菌资源的深入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也具有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广泛研究黑龙江省食用真菌产业现状和产业优势前提上,进一步分析了黑龙江省食用真菌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黑龙江省食用真菌产业发展策略,旨在为制定黑龙江省食用真菌产业发展提供宏观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AM真菌对豆科植物根腐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AM真菌是植物活体营养专性共生菌,广泛存在于陆地各生态系统中。研究表明,AM真菌与根腐病之间的拮抗作用,不仅影响植物养分吸收利用、病原物发生发展、土壤理化特性与生物修复等,而且对于可持续农、林、牧业生产、稳定生态系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给予更多关注和研究。本文综述了AM真菌与根腐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以及AM真菌改善植物营养和生长、抑制病原菌、修复土壤方面的作用,重点介绍了AM真菌对植物根腐病研究进展,并探讨了今后研究的方向与前景。  相似文献   

12.
药用植物的丛枝菌根接种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光  郭兰萍  黄璐琦  陈敏 《资源科学》2008,30(5):778-785
本文借鉴菌根技术在农林业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丛枝菌根真菌在药用植物种植研究中的繁殖技术进行了分类总结。主要从药用植物AM真菌的培养方法及培养基质、不同孢子表面灭菌方法对侵染的影响、不同菌剂和寄主植物对侵染效果的影响、pH值对AM真菌侵染的影响、促生根细菌对AM真菌侵染效果的影响、信号物质对药用植物AM真菌培养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结果发现丛枝菌根的影响因素复杂,寄主植物的种类、菌剂的种类、培养方法和条件等因素都对菌根孢子萌发和侵染有显著影响。结合药用植物的特殊性和研究实例,提出了中药植物接种丛枝真菌应综合考虑:药用植物接种菌根的目的、药用植物的生长特性、接种剂的特性、药用植物与菌根真菌的相互影响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条件进行药用植物的接种实验。  相似文献   

13.
《大众科技》2008,(12):3-3
“未来,对人类已知的真菌都像超市里的商品一样贴上条形码,即使一个非专业的人士也能准确地鉴定真菌。”在近期举行的2008中国真菌DNA条形码研讨会上,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白逢彦博士向人们描绘了真菌研究的美好前景。与会专家指出,实施国际生命条形码计划对我国科技、医疗、检疫等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应尽早地实质性参与并实施该计划。  相似文献   

14.
张云飞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224-224,225
从南京市几个区域(南京农科院、中山门、南京农业大学、南农大长巷网室试验田)财集了多组鹅观草植物,通过镜检确认,所有采样地区采集的植物样品中含有内生真菌,内生真菌含有率和植株的生长状况有关。和没有内生真菌的鹅观草植株相比较,有内生真菌的鹅观草植株生长特性包括分蘖数、株高、茎秆直径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发现鹅观草从分蘖、株高、茎秆直径等数据方面看E+植株都高于E-植株,E+鹅观草幼苗除了叶宽度以外其他指标均强于E-植株。说明内生真菌有促进植株分蘖、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受人类贸易活动、旅行和气候变化影响,某些真菌或类真菌生物近年来导致数量空前的动植物死亡、甚至灭绝,而这些都尚未引起普罗大众的警觉。最近有科学家认为,由真菌引起的粮食作物病害已成全球性粮食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海南红树林土壤真菌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南红树林土壤层中真菌的分布特征。方法对采集自红树林土壤中的真菌菌株进行分离及纯化培养,通过对菌株的形态和培养特征观察,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rDNA ITS序列的测定及同源性分析,通过BLAST比对以及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其种属分类地位。结果从海南红树林土壤中共分离出325株真菌,共14个属,其中青霉属97株(29.84%)、木霉属73株(22.46%)、曲霉属65株(20.00%)、拟青霉菌属(6.46%)、枝孢属(4.31%)。结论海南红树林土壤中真菌资源丰富,优势真菌种群为青霉属、木霉属和曲霉属。  相似文献   

17.
科技快递     
用真菌除油垢莫斯科专家发现三种真菌能快速清除航空发动机的油垢,从而发展了一种高效、廉价的“生物除垢法”。长期使用的航空发动机,其零件表面会出现油垢,通常工作人员必须拆下发动机零件,用专门的溶剂和洗涤液洗掉油垢,尔后再中和零件上的残留液,为零件涂上防锈剂。除垢工作量大,耗时多。俄专家没有透露这三种真菌的名字,但他们指出,当这些真菌遇到航空发动机的油垢后,便用菌丝迅速包住并扎入油垢团块,使团块碎裂。与此同时,真菌会分解、吸收油垢的成分,使油垢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11,(15):39-39
在我国一棵倒掉的树下发现了一个重半吨、长33英尺(约合10米)的真菌子实体。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子实体——相当于其它真菌类型中的蘑菇。这个巨型真菌估计有20岁。它靠腐烂的木头为生,因此体积能够长到如此之大。像这个巨型子实体一样.蘑菇实际上是能产生孢子的真菌果实.它们生长在土壤或其食物来源上。  相似文献   

19.
大花绿绒蒿为藏药常用药材。本课题研究了大花绿绒蒿活株内生真菌多样性。实验采用PDA培养基分离培养了大花绿绒蒿活株的内生真菌菌株,采用ITS-rRNA基因片段测序比对法鉴定了内生真菌菌株的种属,并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分析了大花绿绒蒿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从大花绿绒蒿活株中分离得到26株内生真菌,经鉴定为18属,其中根部为内生真菌的主要分布部位,毛霉属(Mucorsp.)和新丛壳孢属(Neonectriasp.)是植株根部的优势菌群;H和E指数分别为2.715和0.939,表明了PDA培养基可以较好的分离得到大花绿绒蒿活株的内生真菌。实验结果能较全面的反映大花绿绒蒿活株内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0.
海洋真菌能够产生结构丰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是新型药物和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主要介绍了海洋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现状,为海洋真菌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