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生态平衡 ,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我们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 ,加深对生态环境保护意义的认识 :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立足点 ;大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 ,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着眼点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生态环境保护的落脚点。切实保护钦州生态环境 ,必须构建陆地和海洋农业生态圈。构建陆地农业生态圈 ,坚持大办沼气是前提 ,发展生态农业是根本 ,建设生态林业是保障。构建海洋农业生态圈 ,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必须坚定不移地保护红树林 ,必须强化依法治海意识。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又是整个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部分.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业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特别是中国农业属于资源制约型农业,农业生态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因此也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海南省优良的生态环境实际上非常脆弱,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时刻威胁着生态环境的安全。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作物违规种植、养殖和农药化肥污染、生活垃圾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须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实施更为严格的生态保护标准,加大对破坏生态行为的惩处力度,严格推行生态保护责任制,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受到高度重视,辽宁省应加强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海洋产业的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损害了海洋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造成了海洋生态的损害。因此,辽宁省制定了海洋生态补偿政策和措施,推动海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然而,海洋生态损害补偿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辽宁省海洋生态损害补偿的对策建议,以利于保护海洋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态和谐是和谐福建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和谐福建及其构建的生态基础,是实现福建社会发展和社会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和前提。和谐福建就是要在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构建和谐福建还需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保障层,那就是必须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态基础和根本保障。和谐福建必须在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才能保持发展,因此只有建设好生态和谐,才能构建真正的和谐福建。  相似文献   

6.
视野     
资源优势只有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优势。海洋新区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关键是要充分利用独特的海洋资源.建立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和新区建设规划。没有海洋资源勘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减灾防灾、海岛开发与保护、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分析、海洋高新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基础性、保障性工作.开发海洋将会陷入盲目与浮躁。  相似文献   

7.
发展生态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两大战略的根本保证。对于丽水这样一个以生态优势为最大优势、以加快发展为最大任务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为此,必须采取以下对策:促进农业生产生态化,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工业,防止“三废”污染;发展生态林业,夯实生态环境保护基础;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生态”角度切入,认为建设健康岛必须抓住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两个重点,即两大“生态”问题。进而提出引用“保护式开发”的新理念,开发与保护统筹兼顾,加强健康岛不同生态圈的保护;遵照“健康”要求,大力发展健康岛的生态产业,其中包括生态食品、热带花卉产业、海洋生物制品、生态旅游业、生态型高科技新兴工业和文化、教育、体育及会展产业、环保产业等。  相似文献   

9.
教育生态作为社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社会生态的基础。恰当地构建校园生态和生态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办好学校、发展学校的必要条件。构建生态管理系统是构建校园生态的基础;构建生态教师系统是建设校园生态的关键;构建生态学生系统是校园生态的核心;构建生态环境系统是彰显校园生态的窗口。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青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并从生态环境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青海省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等方面就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了一些研究。青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较多,因此,必须加强青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相似文献   

11.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经济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是关系到祖国生态安全和边疆稳定的重大问题。为推进新世纪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笔者从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建立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群体投资机制、完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环境优化机制、构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补偿机制等方面探讨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经济机制。  相似文献   

12.
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国家生态保护和国土整治的根本出路和首要任务。今后一个时期内,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总体思路是,以分类经营为基础,以整合后的六大工程为切入点,以调动全社会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积极性为核心,最终实现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公路是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先行官,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排头兵,公路建设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不但要修筑好公路,而且要保护好公路通过的各地段生态环境,美化好环境。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也是甘肃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摆脱“生态贫困”,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可是,由于历史的和自然的原因,甘肃的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很突出。主要为:一是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截至1998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37.94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6.44亿吨;二是沙漠化威胁逐年加大,土地盐渍化正在蔓延,全省沙漠化面积达14.3万平方公里;三是干旱少雨,水资源紧缺,主要河流污染严重;四是森林面积小,植被覆盖率低。全省森林覆盖率仅为9.04%,加上农田、草地…  相似文献   

15.
朱同林 《池州师专学报》2002,16(3):37-39,52
文章认为池州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已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需要以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观来指导全市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文章从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即:以全新的可持续发展观,指导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的全面实践;确立环境资源观,协调生态保护中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建立全面的生态创新观.实现区域生态与经济一体化;更新领导干部考核观。增强决策者生态保护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和潜在的机遇。而农业资源环境立法价值理念基础的革命和经济体制的渐进发展要求现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在农业市场环境激变之后必须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对政府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职能重新定位,强化法律责任的制度约束,并通过对资源权属市场化流转的法律规制,将利益机制引入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个过程,保护和改善我国本已相当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专题对惠州农业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惠州农业在面临较大的环境压力背景下,必须走一条和谐、集约、高效、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提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一项重大的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理由有:加强环境保护符合我国国策,西部地区脆弱生态环境决定必须加强环境保护,中国“入世”需要加强环境保护:西部大开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可通过发展知识经济,环保产业,旅游业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池州市生态敏感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州市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生态环境条件优越,但是,生态敏感区广布,并出现生态脆弱区。在分析池州市生态敏感区分布、发展变化趋势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敏感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加强宣传教育与保护管理.提高生态明意识;帮助生态敏感区发展地方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加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生态村的示范作用,以生态村镇建设促进生态敏感区的建设;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20.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是西方的绿色运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三者结合的产物。它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的思潮,它设想了未来"绿色社会主义"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对策和措施,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主要包括:坚信社会主义能够克服生态危机,培养公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