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教育科学越发展,越需要建优建强教育哲学学科。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恢复和重建教育哲学学科。黄济先生是恢复和重建教育哲学学科的重要见证者、亲历者和建设者。他自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建设教育哲学学科的理论基础,认真思考和总结教育哲学学科的发展历史、建设经验,结合我国教育实践,主张要建立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和现代教育意识的教育哲学新体系。为此,他自觉谋划教育哲学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发展目标,推动教育哲学研究的理论创新;他主张面向教育实践开展教育哲学研究,推动教育哲学理论研究与指导教育实践变革的协同发展;他主张教育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创新,推动教育哲学研究工作和教育哲学学科的规范发展;他主张教育哲学研究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资源,不断增强教育哲学研究的动力。这些工作的开展,深化了教育哲学理论研究,为新时代教育哲学学科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是黄济先生对教育哲学研究学术自觉的反映,体现着他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教育哲学学科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教育哲学是吴俊升最主要的学术旨趣,《教育哲学大纲》则是他最重要的教育哲学著述。透过吴俊升的学术生涯,以《教育哲学大纲》为中心,可以看到,正是通过开拓教育哲学的新体系、推进杜威教育学说的发展、寻求适合中国的教育哲学,吴俊升确立了他在中国教育哲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3.
约翰·杜威作为哲学家,他是“偏爱”教育的;作为教育家,他又是有浓厚的哲学兴趣和深厚的哲学基础的;从哲学与教育的关系来看,他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哲学家。当代教育哲学无疑应以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为鉴,不仅应把教育与哲学相联系,更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不断批判和反思教育生活并使之不断得到创新。  相似文献   

4.
约翰·杜威(1859-1952)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作为哲学家,他是"偏爱"教育的;作为教育家,他又是有浓厚的哲学兴趣和深厚的哲学基础的;若从哲学与教育的关系看,他又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哲学家。当代教育哲学无疑应以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为鉴,不仅应把教育与哲学相联系,更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不断批判和反思教育生活并使之不断得到更新。  相似文献   

5.
《海南教育》2013,(4):62-63
<正>一、卡尔简介威尔弗雷德·卡尔(Wilfred Carr)是当代英国教育哲学脉络的重要人物之一,目前是谢菲尔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的教育哲学教授,同时还是其教育研究院和社会科学院院长。他一直从事于教育哲学研究,围绕一系列关于教育的本质与意义的哲学问题,探讨教育原理、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等思想范畴。1985年,他与英国另一位重要的教育哲学家凯米斯合作,编  相似文献   

6.
近来再次阅读杜威的一些著作,感到对杜威教育哲学有重新探讨的必要。为了繁荣我国的教育学术,我想本着“洋为中用”、“百家争鸣”的方针,谈几点看法,抛砖引玉。本文的范围限于杜威的教育哲学,探讨的是他教育哲学方面于我们有用的东西,如教育原理、教育方法等。不涉及他的一般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重点放在重新探讨,不在重新评介,因为探讨先于评介,没有对评介对象的探索研究和正确了解,就不可能有实事求是的评  相似文献   

7.
儿童是谁——重构我们的儿童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我们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任何教育行动都受着教师的儿童哲学的干预。当前,儿童哲学的斗争还在持续,"乖孩子"的民间儿童哲学正受到史无前例的冲击。从对"儿童是什么"的发问方式转向对"儿童是谁"的追问,重构我们的儿童哲学是教育事业的召唤。儿童是他自己,他有自己的心灵世界;儿童属于童年,成年人读不懂他;儿童需要好教育,他需要在教育中实现自我。只有在儿童的世界、童年和教育活动中,我们才能完全搞懂"儿童是谁",才能重构一种崭新的儿童哲学。  相似文献   

8.
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创始人,在多学科中颇有建树的大师级人物。他的教育哲学充满了深奥的“过程”、“机体”思想,他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是他的过程哲学的具体化。他提出整合教育,塑造“智慧人”;提出教育节奏,重视教育过程;关注教育关联性,提出首创精神。怀特海的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郑毓信是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数学哲学、数学教育哲学以及数学教育中的国际热点问题,他在国际数学教育领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郑教授善于从哲学的视角辩证地看待与比较中国数学教育以及国际数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十分善于从总体上把握国际以及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走向.郑教授目前是美国《数学评论》杂志的评论员,国际数学教育哲学团体(P0ME)的核心组成员,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他是较早地对国际数学教育领域中有关问题解决、建构主义等思想作出引介的中国学者之一,他的著作《认知科学 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可…  相似文献   

10.
在帝国主义阵营里替垄断资本家在思想战线上打前锋的,以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为最猖獗和最顽强,因而在形形色色的反对马列主义真理的唯心哲学内,也以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为最邪恶和最狠毒。杜威说:教育并非哲学的穷亲戚,而与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教育是哲学的实验室。的确,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论都是他那反动的实用主义哲学的尾巴,因之,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论也是彻头彻尾反动的。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以及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理论曾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影响,曾造成严重的危害,惑乱人心的胡适思想更是承继杜威的衣钵,所以无情地清  相似文献   

11.
郑毓信的数学教育哲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毓信先生关于数学教育哲学的研究是在他本人的数学教育哲学现引领下的自觉行为。他对数学教育哲学本体论的研究贡献甚大,对数学教育实践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哲学思辨.诗如建构主义研究、问题解决研究、课程改革的研究、数学教师专业化培训研究,成果丰硕,开掘了数学教育研究的深度,提升了数学教育研究的学术品位。  相似文献   

12.
张楚廷先生的哲学思考是“学问”的过程,体现了哲学的智慧本性;他通过考察和反思我国教育学思考的观念事实,主张回到教育的最基本,即人本身上来;对于人的最基本的哲学思考,促使他构建了“教育公理”;他的教育哲学反映了其不懈的理想与现实追求,即人的全面与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战士、人民诗人,同时也是杰出的思想家。他的极为丰富的哲学思想,散见于教育的、政治的、科学的、文学的各种形式的著作中。他的哲学是行动的哲学,而不是纸上的哲学、书斋的哲学。行知认识论是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与生活教育论密切结合的。他从生活教育的实践与理论中发展了认识论,而认识论又指导着生活教育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徐特立同志曾说:“行知是中国一  相似文献   

14.
美国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哲学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你将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关系到你自己的教育哲学。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索尔蒂斯(Jonas F·soltis)曾经给教育工作者描述了当代教育哲学的图景,他认为,教育哲学应当:包括个人、公众和专业的教育哲学。“个人的教育哲学就是从个人方面来思考教育哲学”,其目的在于指导个人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5.
郑毓信是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 ,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数学哲学、数学教育哲学以及数学教育中的国际热点问题 ,他在国际数学教育领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郑教授善于从哲学的视角辩证地看待与比较中国数学教育以及国际数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十分善于从总体上把握国际以及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走向 .郑教授目前是美国《数学评论杂志》评论员 ,国际数学教育哲学团体 (POME)的核心组成员 ,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执行委员会委员 ,他是较早地对国际数学教育领域中有关问题解决、建构主义等思想做出引介的中国学者之一 ,他的著作《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  相似文献   

16.
张楚廷先生主要以教育为论域阐释着他的哲学.先生对于人本理念、生命情怀、审美精神、哲学情结和民族深情的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关切,凝结成其教育哲学的灵魂和主旨.先生的哲学堪称"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哲学".  相似文献   

17.
严华银 《江苏教育》2008,(17):29-29
张斌校长是一个朴实少华而又温文尔雅的书生,他的学校正像他的为人,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想和教育哲学正像他的个性风格。  相似文献   

18.
一、“文化语文”是祝禧的语文教育主张,折射着她对语文教育的哲学思考 日本哲学家、思想家中江兆民曾对哲学作过一个比喻。他说:“国家没有哲学,恰像客厅里没有字画一样,  相似文献   

19.
何以恢复教育哲学作为智慧之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哲学是探询教育发展的方向,反思教育现实的.要理解教育哲学的概念,离不开对哲学的解读.罗素对哲学的一段精辟论述,对我们有很大启示,他说:"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杜威,进步主义哲学家。但他反复说明,讨论教育无须顾及一些"主义",甚至连"进步主义"也不必考虑,而应当只思考教育本身的含义。教育的含义是什么呢?他坚定地认为:"在全部不确定的情况当中,有一种永久不变的东西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即教育和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进一步地说,"相信一切真正的教育是来自经验的",因此,"新教育哲学专心致志地寄希望于某种经验的和实验的哲学"。显然,经验,是新教育哲学中一个核心概念和核心理念,是他的教育哲学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