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丽新同学问:《看云识天气》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那么课文中讲了哪几种云?怎样根据云来识别天气呢?这篇课文紧扣题目进行说明,层次十分清楚。首先说明看云可以识别天气。说:“云是天上的‘招牌’.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  相似文献   

2.
陈恺同学问:“《看云识天气》一文中,说明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时,为什么主要采用分类别、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而不采用别的说明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是由说明对象的特点及说明的内容决定的。本文具体介绍了云的形态、变化以及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着重说明了怎样看云识天气。云的变化姿态万千,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进行描述说明比较方便,而云的变化又与天气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便于读者了解二者的内在联系,采用分类说明的方法比较恰当。  相似文献   

3.
设计一【思路综述】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些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和知识。云与天气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但作者却把它说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主要原因在于采用了分类别和打比喻的说明方法,语言准确、生动。由此可以确定本文的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课前要求学生在预习中熟读课文,绘制云与天气变化的对应表格,写观察日记,并进一步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谚语。教学时把课堂搬到室外(便于看云,利于教学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读”到的、“写”到的、“看”到的进行比照,了解“看云识天气”的知识,学习说明的方法,体悟文章的语言。【教学简…  相似文献   

4.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说明文 ,属于事理说明文。“看”是观察的意思 ,“识”是辨别的意思。这一标题简洁、明确 ,高度地概括了全文的内容——文章不仅要写云 ,而且更要写出云和天气的关系。阅读文章时 ,如果我们能按照题意考虑文章的内容 ,就能做到高屋见瓴 ,心中有数。一、分门别类 ,清晰地说明事物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云”,云的特征是“姿态万千 ,变化无常”。如何把大自然的这一特点和天气之间的关系介绍清楚呢 ?这是至关重要的 ,而这一部分也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即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写…  相似文献   

5.
变幻的云     
大气降温使水汽凝结成小水滴,便形成了云。云有两种基本形状:单独的“团云”或一片片“层云”。看云识天气云也按它离地面的高度分类。每一种云都可以提供未来天气的信息,因此气象学家们能利用云作出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6.
看云识天气     
看云识天气云在空中变化多端。根据云的形态、厚薄、颜色,可以推测出相应的天气变化,一般来说,云由高变低,由薄变厚,块状云汇合为层云,表示将出现阴雨天气;相反,如果云由低变高,由厚变薄,或层云崩裂成块状云,就表示将会出现多云或晴天。云的移动方向对预测天气...  相似文献   

7.
记得初中时学过一篇科普文章——《看云识天气》,介绍如何通过云的形态和光彩判断天气的自然常识.  相似文献   

8.
比喻就是打比方。那么,学生把《看云识天气》中“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峰峦……”的说明方法答成“比喻”,对不对呢?一  相似文献   

9.
生动说明,即语言富有文采,常以描写、比喻、拟人、引用、讲故事、对话等方式方法来激发读者的想象和兴趣,从而把深奥、复杂的事物(事理)说得深入浅出,使人容易理解。《看云识天气》就是运用生动说明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0.
整体把握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介绍云和天气关系的事理说明文。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通过对云层的分类介绍,说明了云与天气的关系.给我们以知识和启迪。  相似文献   

11.
说明文的语言首先要准确,当然也“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叶圣陶语),使人读起来有滋有味。如何让说明语言平添风趣呢?办法是:把握事物的特征,选取生动的词语。1.巧妙设喻。即凭借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例如:“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看云识天气》)把“云”喻为天气的“招牌”,把握了二者内在的相似点,揭示出了云与天气的密切关系。2.借助拟人。将说明对象赋予人的形象、性情,用新奇的形式反映事物的特征、特点,这就是拟人说明的方式。比如《雪花的自述》一…  相似文献   

12.
<正>记得初中时学过一篇科普文章——《看云识天气》,介绍如何通过云的形态和光彩判断天气的自然常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初中数学中的重点知识,如果说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云",那么二次函数的"性质"就是"天气"了.本文拟通过一道中考经典试题的解题分析,帮助同学们轻松掌握看"云"(二次函数图象)识"天气"(二次函数性质)的方法和技能.题目(2009年鄂州)已知二次函数y=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多给学生一点学习的主动权,我们试图把国外程序教学的方法同中国语文教学的特点结合起来,让学生根据课文程序题自学,教师只是在关键处抓一抓,点一点,拨一拨。学生仿佛演员根据剧本和导演计划,在导演的指点下,自己去念、唱、做、打一样。基于这个不太成熟的想法,我们设计了《看云识天气》的教学方案,以引起广泛的研究和讨论。教学目标: (1)学习用比喻修辞手法和条分缕析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2)学习用程序题自学的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14.
李瑞 《语文天地》2015,(8):23-24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字词。2.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云。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习惯。学习重点: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云。学习过程:一、导入通过分享字词,引入课文。云淡风轻万里无云天高云淡浓云密布黑云压城云雾迷蒙从词语的特征,引出云和天气的关系,进入文章《看云识天气》。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1.标注段落序号。2.积累字词。3.文中介绍了哪些云,请勾画出各种云的名称。  相似文献   

15.
单元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说明文(《蜘蛛》、《中国石拱桥》、《核舟记》、《蛇岛》、《看云识天气》)写法各有特点,又不乏共同之处:细致、准确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合理安排顺序,恰当选择说明方法,并以准确的语言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6.
《看云识天气》是一篇通俗的科学说明文。中学生对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有一定的感性知识的,但是,他们不一定能系统地认识各种云的形状、光彩变化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即使有所了解,也不一定就能完整、生动地表达出来。所以,教这一篇课文,可以从“看、识、说”三方面着眼。看和识,可说是课文标题的一双眼,它指明考察的对象和研究目的,无疑是我们理解课文的纲。关于看,应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看到些什么、怎样看,进而研究如何学会象作者那样地看。为此,不妨在讲解课文之前,让学生先列举一下自己平日看到的云层的一些现象,以及它们同天气变化关系。然后,再对照阅读课文,从中学习它条分缕析地观察研究事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从教材说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流程4方面,同时利用适当的教育技术手段创设了语文课《看云识天气》的教学设计。从而揭示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强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看云识天气》一文中,朱泳燚同志将"云"和"云彩"区别对待。并认为云是指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云、高层云、积雨云;云彩是指霞、虹、华、晕。对此,笔者不敢苟同。通过对古今"云"与"云彩"两个词的考证,笔者认为,云即云彩,二者并无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9.
一天,听初一的语文公开课《看云识天气》,看到有老师来听课,孩子们显得兴奋而激动。当同学们认真地朗读完课文后,教师提问道:“文中提到了哪几种看云识天气的方法?请同学们举手回答。”很多孩子都迅速地举起了手。“好,现在我就抽一位同学起来回答,其它的同学仔细听,我们大家一起来看这位同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节校际间的交流研讨课。《看云识天气》是一篇多次入选教材的说明文。由于人们对“说明文”这种文体的提法提出了质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此采取了回避的策略,将《看云识天气》这类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归入到“科技作品”,人教版语文新教材将其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学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如何教好这篇文章,使学生一方面真正有所得,另一方面还能产生学习此类文章的兴趣,我颇费了一番思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