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们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我们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我们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们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全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我们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我们锻造了…  相似文献   

2.
租界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众多的租界中,上海公共租界最为典型。英美等西方国家借口中国是“非文明”国家而将中国排斥于国际社会之外,从而否认中国在国际法上的独立主权地位,将上海公共租界变成完全脱离中国政府管辖的“国中之国”。国际法原则的普遍性决定了中国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国际法主体、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事实上承认过中国的主权国家地位以及上海公共租界的形成违背了国际法等几个方面都说明了上海公共租界在国际法上是属于中国这个独立主权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非脱离中国主权管辖的“国中之国”。英美等西方国家在上海公共租界实行独立干中国的统治,就是对中国主权的侵害,对人类公理的践踏。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既包含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模式,又再次强调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关键”要素。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行“过去时、进行时、将来时”不同时态的路径探索,准确把握这一重要论断提出的深刻意义,深入理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核心地位的理论与实践逻辑。精准诠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的科学内涵,认清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开拓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途径的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先验逻辑、发展模式与固有弊端,创造性地走出一条后进国家独立实现现代化的原创道路。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叶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至今的一百年问,中国社会发展经历了“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建设”的两大时期。在1912年-1949年这段称之为“中华民国”的时期内,没落的封建帝制阴影不散,内忧外患不断,救亡图存、解放中华、建立具有现代性的独立、民主的国家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追求与目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打造出独立、富强的中国,也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模式,成为备受瞩目的话题。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在于它所具有的民族维度与世界维度,是中国与世界的现代化;蕴含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三大关系,是追求人的解放的现代化;诠释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遵循客观规律的现代化。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三重意蕴,即“两大维度”“三大关系”“三大规律”,有利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发展,加快实现我国的“千秋伟业”与“崇高事业”。  相似文献   

6.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记采访时,公然宣称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于“国家与国家的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这是他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两国论”的实质是分裂国家,抗拒祖国统一,企图搞“台湾独立”。“两国论”的要害是否定一个中国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2011年12月27日,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了试运行,这是继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由一个国家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8.
缅甸是东面亚地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最为惨重的国家,而且,缅甸民族遭受的精神重创是举世罕见的。日本法西斯厚颜无耻的以“独立”为诱饵,诱骗这个渴望独立的民族,达到了侵占缅甸的罪恶目的。然而,“历史的嘲弄”最终还是落到日本侵略者头上。日本侵占缅甸及缅甸人民抗日斗争的发展结果,终究是历史“合力论”的产物,缅甸民族在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巨大凝聚力、战斗力是其建设国家、重振民族雄风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有一段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周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阳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可见,少年是国家的栋梁,是国家发展的未来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科学是近代西方国家的立国之本,也是西方社会得以和谐发展的基本要素。《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传播了近代西方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为抵制袁世凯复辟帝制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唤醒了国人的“个性解放”、“财产独立”、“男女平等”等近代文明意识,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新青年》所弘扬的近代人文精神仍然引领今天的中国人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马其顿是1991年9月脱离南斯拉夫而独立的一个小国,马独立后不久便与我国正式建交。马其顿和所有其他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一样,在建交公报中“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政府也庄严保证不与台湾发生任何官方关系。中马建交以后,两国关系一直发展顺利,1997年,马国总统还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既然如此,马其顿为什么现在又和台湾建立什么“外交关系”呢?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台湾当局不顾民族大义和台湾人民的血汗钱,极力推行“银弹外交”,用金钱拉拢和收买一些国家与之…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发生的思想变革,使中国人民对于革命的政治主题获得了新的认识。“五四”后三十年,中国获得了独立和统一。但尔后的40年,在民主和富强这个主题上却走了曲折的路。启蒙运动与主题认识的深化独立、民主、富强,是中国近代三大政治主题,三者不能并行解决。而从何者入手,成为近百年来困扰爱国者的难题,为此,他们一代接一代探索着、奋斗着。在上世纪中叶,中国先进分子从世界看到西方国家的富强和“船坚炮利”,从而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大学如何办成具有中国的特色,使其更适应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这是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高教战线上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方励之却提出一个大学“独立”的主张。他认为,大学只有“完全独立”才能办成为“新型大学”。他的“独立”论的教育思想的内  相似文献   

14.
以国家危机为开端的近现代中国历史,激发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的的“中国梦”。主权危机和民权危机,决定了“中国梦”在政治层面上的两个维度,即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根据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向和本国政治发展的独特性,中国逐步确立了“主权优先、兼顾民权”的原则,并以此来处理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关系。要确保这一原则能够被自觉贯彻,则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5.
“2011版课标”指出“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奋斗的历史。”强调被侵略和抗争两条线索,突出了中国人民对近代化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国共两党曾有过两次合作。尽管由于帝国主义的干涉,国民党内的反动势力的破坏,也有两次破裂,但无论哪一次合作对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都起了积极作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捐弃前嫌,审时度势,从提出“抗日反蒋”到“联蒋抗日”,转变策略,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建立了广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党关系的演变直接表现为国家发展道路的抉择。抗日战争为中国各党派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竞争的平台。在国家发展道路问题上,国民党坚持“一党训政”,中共主张“联合政府”,中间党派呼吁“民主宪政”。国民党为抗衡中共“联合政府”的主张而接过中间党派“民主宪政”的旗帜。中共倡导“联合政府”要求与国民党分享国家权力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间党派的政治利益。“民主宪政”与“联合政府”汇合,对“一党训政”形成强有力的挑战,这是战后中国走上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人民民主国家发展道路最深厚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8.
目前海峡两岸关系严峻已成不争的事实。我们与陈水扁及所有“台独”分裂势力斗争的焦点,是要不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决制止旨在分裂中国的“台湾独立”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同胞当前最紧迫的任务。5月17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受权就当前两岸关系发表声明,鲜明地提出了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五个决不”和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发展两岸关系的“七项前景”,严正指出了摆在台湾当权者面前的“两条道路”。充分体现了13亿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分裂的共同意志和坚强决心。“五个决不”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创建的第一个国家政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近7年的存续时间里,从确立教育方针、建立教育行政体制、形成教育结构体系、开展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发展教育事业的较为全面的实践探索,生成了“以保障工农受教育权利为出发点”“以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为现实取向”“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内在要求”“以依靠群众办学为坚实保障”的实践机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发展教育事业的实践探索与实践机理对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依然能够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国家调节说”是中国经济法学中的主流学说,在中国经济法学的发展中,“国家调节说”是中国‘‘大经济法’’的主要批判者,“国家调节说”在各个发展时期都显示出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也足以说明了“国家调节说”为什么对社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