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因为生物体内的“生命密码”——基因在发挥作用。科学家们为了探究人类生命的奥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人类基因是存在于人体每  相似文献   

2.
科技前沿     
科学家发现致乳癌基因英国《自然》杂志5月27日发表的3篇学术报告称,英美等国科学家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妇女体内的4个基因发生变异,就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细胞的智慧     
现在的生物学告诉我们,我们是基因的产物,我们只是一部生化机器.对于每种生命现象,科学家都要从基因上寻找原因.例如,科学家认为,快乐的人,体内存在快乐基因,并寻找这种快乐基因,当发现了一种特定的基因在快乐人群中更活跃时,就马上宣布,快乐基因找到了.普通人也经常为自己的缺点寻找客观上的基因理由,例如:"老板,你总说我懒,但我只是遗传了爸爸的基因的结果,是我的基因让我懒的,我也没有办法."  相似文献   

4.
基因里藏着长寿的秘密科学家认为,理论上人类寿命有120岁,乌龟有150岁,狗有20岁。这种物种之间的寿命差异是由基因决定的。科学家已经在若干个物种里找到了跟寿命有关的基因,其中既有延长寿命的“长寿”基因,也有缩短寿命的基因。生物体内有一种新陈代谢的副产物,叫活性氧,也叫自由基,与机体老化、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细胞氧化会造成细胞损伤或老化,而“长寿”基因的产物能防止细胞氧化,从而使人长寿。还有些基因的产物能修复受损的DNA,或通过控制染色体长度而控制细胞的老化过程,也能使人活得更久。科学家认为,生物体内与寿命有关…  相似文献   

5.
生物志     
1973年·美国科学家科恩和博耶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完成基因重组实验。基因重组技术为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1978年·重组人胰岛素首次研制成功。1980年·研究人员成功地将编码蛋白质干扰素的一个人体基因导入细菌体内。·美国科学家伯格等人因为创造出首个重组DNA分子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81年·俄亥俄大学的科学家将取自其他动物的基因植入老鼠体内,创造出世界上首个转基因动物。·中国科学家首次克隆出鲫鱼。1982年·首个用于家畜的重组DNA疫苗问世。·首个生物技术药品——人胰岛素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教学》2003,28(3):61-62
[基因新发现 ]美国科学家发现减肥基因据 2 0 0 2年 8月 14日《新民晚报》消息 ,美国研究人员在进行老鼠增肥实验中发现 ,如果抑制老鼠体内的SCD - 1基因 ,无论给鼠喂食什么高脂食物 ,都不能使老鼠发胖。SCD- 1基因能指导合成一种某些脂肪酸合成所必须的SCD酶 ,如果缺少SCD酶 ,老鼠体内的过剩脂肪物质就会在新陈代谢中消耗掉。本月 13日出版的《美国科学院学报》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德国科学家发现与语言能力有关的基因据东方网 2 0 0 2年 8月 16日消息 ,德国马普学会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在 15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7.
裘智 《现代家教》2002,(12):30-30
为什么女性患抑郁症的机率常常是男性的两倍?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女性体内2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原来是扼杀美好心情的幕后杀手。  相似文献   

8.
<正> 科技日报2007年11月19日消息:主控基因可以控制其他基因,而且"权力"很大,科学家一直想弄清其中原因。近日,美国加州大学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提出,这一原因来自残留在我们体内的远古病毒 DNA。基因天生有别,主控基因可以控制其他基因的开闭,这类控制包括细胞分裂、DNA 修复以及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规则是为了使基因表达更严密,例如一种名叫"P53"的基因,专门负责调整监控系统,保证细胞安宁。它对于人体非常重要,因为只要它工作不力,癌症  相似文献   

9.
为细胞设定程序科学家正在设计一种类似于电路的结构,但并没有采用电子部件,而是将基因连在一起,然后将这种基因电路”注入到活着的细菌体内。在一个典型的基因电路中,某一种化学物质能触发某个基因扮演开关”的角色,在启动另一个基因后将细菌杀死。而第二种化学物质又会触发第三个基因,并能够使第一个基因回复到关闭状态。科学家甚至能为细胞群体设定程序,让它们围绕培养皿生长或只存活于培养皿的中心。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詹姆斯·柯林斯将细菌变成了紫外线传感器。科学家们认为,如果为人类细胞设定程序的研究取得成果,对于医学的发…  相似文献   

10.
近期,科学家通过对果蝇的研究发现了控制睡眠时间长短的基因,这有望解决人们对睡眠时间长短的不同需求。研究表明,果蝇睡眠大幅度减少是由于体内X染色体上一种“摇摆基因”发生了突变。睡眠少的果蝇在刚刚睡醒时腿会不停地颤抖。科学家发现那些睡眠少的人也有这个特点,这说明人体内也很可能有类似的“摇摆基因”。“摇摆基因”是控制睡眠的主要基因,它能够通过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影响生物体的睡眠。睡眠长短由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1.
奇妙的冷光     
我们看见过萤火虫闪烁着荧光飞来飞去,谁见过金鱼闪着荧光游来游去呢?这并不是科幻,而是科学家将萤火虫的发光基因移植到金鱼体内,使之成为神奇的荧光金鱼。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近日成功培育出一种含有大量抗癌物质的新品种西红柿。新品种西红柿中,一种名为番茄红素的抗癌物质含量提高了3倍。这标志着利用转基因技术完全可以使食物营养丰富。研究中,科学家们把一种从酵母中获得的基因注射到西红柿体内,并成功培育出番茄红素含量大增的西红柿新品  相似文献   

13.
如果有一天,短跑运动员在6秒钟内跑完100米,你可别奇怪,这样的日子并不遥远。现在的基因技术将带来这一天。美国科学家已经预言,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的超级运动员,有可能在今后一两年内出现。人体中血红细胞,可以把氧气运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中,来维持人体的生活需要。美国科学家将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输送到老鼠体内,结果发现,这样能够刺激细胞产生相应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4.
吴峰 《生物学教学》2007,32(9):50-52
1基因沉默基因沉默是生物体内特定基因由于种种原因不表达或表达量极低的遗传现象。一般认为基因沉默有三种情况:位置效应的基因沉默、转录水平的基因沉默和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 i)是正常生物体内抑制特定基因表达的一种现象,它是指当细胞中导入与内源性mRNA编码区同源的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时,该mR-NA发生降解而导致基因表达沉默的现象,这种现象发生在转录后水平,又称为转录后基因沉默。题1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  相似文献   

15.
美国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型基因芯片,能帮助科学家找到控制基因的开关,从而解读已经基本破译的人类基因组图谱。  目前科学家已经基本测定了人类基因组上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序列,接下去是弄清基因存在于DNA的哪些位置。在这之后,科学家们的研究重点将是寻找基因开关。基因开关又称基因激活器,可以控制基因在人体内发生作用。目前已知的基因激活器约有600种,但科学家们对这些基因开关控制着哪些基因以及如何控制这些基因等都还不清楚。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怀特黑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近期的美国《科学》杂志上介绍说,他们发…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教学》2012,(6):77-78
据东方网2012年1月6日报道,一位加拿大科学家通过激发蚂蚁的远古基因,培育出了一种名为"超级战士"的巨兽蚂蚁,这种蚂蚁具有"巨型的"头部与脖子。这位科学家通过在普通蚂蚁幼虫身上注入一种特殊的激素,激发出潜藏在蚂蚁体内的远古基因,从而让这种普通的蚂蚁突变成看似畸形的"超级战士"蚂蚁。专家称,这种头大脖子粗的"超级战士"蚂蚁,有可能与远古时期的蚂蚁颇为相似。  相似文献   

17.
为细胞设定程序 科学家正在设计一种类似于电路的结构,但并没有采用电子部件,而是将基因连在一起,然后将这种“基因电路”注入到活着的细菌体内。在一个典型的基因电路中,某一种化学物质能触发某个基因扮演“开关”的角色,在启动另一个基因后将细菌杀死。而第二种化学物质又会触发第三个基因,并能够使第一个基因回复到关闭状态。  相似文献   

18.
抢鲜报道     
1 移民火星——植物生长先行一步美国太空总署的科学家们相信,在下一个世纪,人类登陆火星,并建立居民点将不再是梦想。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科学家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使植物可以在火星上生长。由于火星上地心引力较小,大约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热传导与沉积的过程不同于地球,水的张力也容易散开,这些都对基本生物的存活造成困难。科学家们指出,只要找出动植物体内依赖引力的基因,就可以引用现有的基因工程技术,创造出可以适应低引力环境的动植物,为人类最终移民火星逐步创造成熟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今日教育》2009,(7):45-45
苏格兰爱丁堡的科学家利用水母基因培育出了一种基因改性土豆。这种土豆在需要浇水时会发出荧光。在全世界水资源被越来越多地使用的今天,这种作物将能防止过度灌溉。这种土豆的荧光是由水母基因产生的。当土豆植株内产生脱落酸时,就会激发其发出荧光。土豆利用脱落酸对其体内细胞进行重新排列,以便作好应付缺水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科技简讯     
科学家培育出控制疟疾传播的转基因蚊子德国与美国科学家最近合作培育出转基因蚊子,使其携带传播疟疾病菌的能力大为降低,有望使疟疾这一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来自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的维默尔与美国凯斯-西保留地大学的伊托等人介绍说,由于蚊子是传播疟疾的罪魁祸首,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考虑使用转基因的方法培育出具有“免疫”能力的蚊子,从而彻底切断疟疾感染给人类的途径。据此,科学家们成功地将一种基因植入蚊子体内,使其在蚊子体内的中肠上皮细胞呈现出抗寄生物的特性,进而使得蚊子带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