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身技术是现代军事装备必不可少的技术,隐身材料是现代隐身技术重要的物质基础。综述了现代隐身技术及隐身材料研究的现状,分析了隐身技术将来研究和发展的趋势,最后指出了我国在隐身技术研究方面需要重点突破的若干技术。  相似文献   

2.
隐身导弹及抗隐身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身技术是现代战争的“杀手锏”,现代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信息保障条件下的“导弹战”,导弹与隐身技术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因此,对隐身导弹对抗措施的研究越来越突出。本从隐身导弹的特点、发展趋势入手,综合论述了对抗隐身导弹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红外隐身技术是当前隐身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采用红外隐身材料可以降低或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实现目标的低可探测性,提高武器装备的战场生存和突防能力.介绍了红外隐身材料产生的背景、工作原理以及组成,并结合红外隐身材料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隐身飞机的问世,一些军事大国又花费许多人力物力,研究水面舰艇的隐身技术。隐身战舰同隐身飞机一样,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减弱敌方雷达的跟踪能力。因此,隐身战舰改变了以往普通战舰的外形设计,以便消除反射源。譬如美国“海影”号战舰的外形结构都是由平面构成,舷侧为倾斜广度较大的平面。这种“乌龟壳”式的外形,具有良好的隐形性能。其次,在战舰表面使用雷达吸波材料。法国的“拉斐特”号护卫舰由于在重要部位上均使用了“雷达吸收波涂层”,因而使3500吨级的舰艇的雷达发射面积小于500吨级的巡逻艇。战舰也能利用红外线隐身技术。专家…  相似文献   

5.
国外新型隐身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隐身材料在隐身技术中的重要地位,较详细地介绍了手性材料、纳米材料、导电高聚物材料、多晶铁纤维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最后指出,多频谱隐身材料和智能型隐身材料是隐身材料中的两个最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隐身飞机     
说到隐身飞机 ,大多数人以为是在人的肉眼视距内不能被看到 ,其实它的“隐身”只是针对雷达等探测系统而言 .专家们给隐身飞机下的定义是 :利用各种技术减弱雷达反射波、红外辐射等特征信息 ,使敌方探测系统不易发现的飞机 .雷达素有“千里眼”之称 ,那么隐身飞机是怎样使雷达变成“瞎子”的呢 ?这主要是因为隐身飞机采用了隐身外形技术、吸波隐身技术和电子干扰技术 .其中最常用的是隐身外形技术 .为了尽量减小对雷达的反射面积 ,隐身飞机大都有一个十分古怪的外形 ,从机翼到机身平滑过渡 ,分不出哪是机身 ,哪是机翼 ,很像一支飞镖 .隐身飞…  相似文献   

7.
《课外阅读》2006,(5):I0004-I0004
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战场环境,美国RAH-66“科曼奇”被设计成世界上第一种隐身直升机。RAH-66采用的隐身技术与固定翼飞机稍有不同,如果直升机贴地飞行,地面的杂乱回波将掩蔽直升机而使雷达失灵,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等离子体及其特点、等离子体的隐身原理和对电磁波的吸收原理,分析了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的特点、发展现状以及等离子体技术在军事等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游戏中的躲藏,仅仅代表着胜负,而在动物世界里,“躲藏”则决定了动物自身的生死存亡。为了在这个生物圈中更好地生存,各种动物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隐身术”。变色龙可称得上是动物中的隐身高手,它变化多样的肤色令许多大的捕食者和小的被食者深受蒙骗。其实像变色龙一样具有高超“隐身技术”的动物还有许多,而其中有很多都是天生的藏身好手。例如,竹节虫那干柴一般的身躯,就为它在枯竹中藏身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类似竹节虫的,还有枯叶蝶。“枯叶蝶”,顾名思义,它有着酷似枯叶般的翅膀,若是成群地栖息在枯黄的叶子中间,恐怕人们很难数清楚…  相似文献   

10.
<正>隐身?对,隐身!明明在眼前,可就是发现不了,多酷!这大概是你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梦想得到的“超能力”吧。虽然人类的“隐身术”还只能在幻想小说或电影大片里显神通,但许多动物早已在严酷的自然选择中练就了五花八门的“隐身绝技”,用不着什么高科技或魔法“外挂”,这些“武力值爆表”的“隐身侠”与生俱来就能和环境融为一体。躲避天敌、捕猎美食、享受悠闲生活……“隐身”状态下还不都是“小菜一碟”。哈哈,你也想学学“隐身侠”的“超能力”?瞧,它们来啦,就看你找不找得到。  相似文献   

11.
在众多的隐身武器装备中,隐身飞机是研制、发展最快,取得成果最多的.早在60年代初,美国就研制成功了SR-71隐身高空侦察机(U-2的后继型).在以后的20多年间,美、前苏联等国又相继研制出综合运用各种隐身技术的飞机.这里,着重介绍隐身性能较好,有一定代表性的美军F-117A型隐身攻击战斗机.大家知道,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隐身战斗机F-117A无所不能,造出“神话”,但在今年科索沃战争中,F-117A折戟沉沙,这种“神话”在F-117A战斗史上写下了不光彩的一页.一、神出鬼没的F-117A隐…  相似文献   

12.
<正>(1)关于隐身,古今中外有许多传说,比如,中国民间故事里的遁术,西方魔法故事里的隐身斗篷。那么,所谓的隐身真的存在吗?(2)科学家发现,超材料能帮助人们实现隐身。超材料是一种具有人工设计的结构、呈现出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复合型功能材料。其带来的神奇的“四项全能”超级隐身能力,会让人质疑“我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  相似文献   

13.
雷达散射截面的分析与预估是隐身/反隐身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改变目标的几何外形是减小雷达散射截面有效途径之一,从真空中的麦克斯韦方程出发,采用交替隐式的时域有限差分方法以及时域卷积完全匹配层技术.研究了表面波纹对金属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的影响,给出了一表面加波纹金属圆柱雷达散射截面.结果表明:当波长和波纹宽度相近时,金属圆柱表面加波纹可以在很大的空域角度内使其RCS明显减小.该方法及结果对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研究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一种被称为“左手材料(left—handed ma—terials,LHM)”的人工复合材料在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光学和应用电磁学等领域内获得愈来愈广泛的青睐.这种材料的介电系数、磁导率和折射率都是负数.理论研究表明,它的许多光学和电磁学效应与性质肯定都会被倒置了过来,包括多普勒效应,契仑可夫辐射,甚至辐射压力的倒转,原子自发辐射效率异常改变等.科学家预言,在不久的将来,消除手机辐射不再是难题,通信用的天线也不再是“指天小棒”的形状,实现小型化和智能化,手机等通信设备可以做得更小,DVD光盘可以贮存更多的信息,飞机的隐身性能可以进一步提高.下面笔者就来介绍一下这种奇特材料.  相似文献   

15.
《职业技术》2005,(4):33-33
很多材料分析题的答案都或多或少地隐身于材料之中,考生只需动笔把一些字句“复制”在问题之下即可得到相应的分数。  相似文献   

16.
1、坦克最初的隐身技术,是将它的表面涂上保护色,军事上叫做“________”。2、施放烟雾也是坦克常用的隐身手段,这是由一种__________的特殊装置来完成的。3、目前,________制造的“BM-2T”装甲侦察车,隐身性能达到了最高水平。4、太平洋东部有个叫“加拉帕戈斯”的群岛,所属的几个岛屿被浩瀚的海水环抱,赤道横穿中央,是个典型的________。5、遗留在断裂冰川上的企鹅随着冰川被____寒流冲向了热带,最后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登陆,成了“热带居民”。6、原来强大的秘鲁寒流把______附近的冷水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群岛正好阻挡了寒流前进的路线。…  相似文献   

17.
论译者的“隐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译者的“隐身”已成为译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它不仅涉及译者的翻译策略,与译者的地位问题也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劳伦斯·韦努蒂对译者的“隐身”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译者“隐身”的根源及其对译者地位的影响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韦努蒂的有关论述加以批判性的分析,对于正确理解译者“隐身”的必然性、合理性与局限性,采取有效策略提高译者的地位,将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战场环境,美国RAH-66“科曼奇”被设计成世界上第一种隐身直升机。RAH-66采用的隐身技术与固定翼飞机稍有不同,如果直升机贴地飞行,地面的杂乱回波将掩蔽直升机而使雷达失灵;它的雷达反射截面积比目前其他任何直升机的都小,仅为它们的1%。这么好的隐身性能主要是它采用了可隐身的外形,广泛使用了复合材料和雷达干扰设备才具有的。RAH-66的武器舱可装长两米的导弹六枚。在所有飞行状态下,舱门的打开时间少于五秒钟,且打开运动对武器不会造成有害影响。封闭的武器舱除有隐身作用外,还减小了飞行阻力。武器舱有火警探测…  相似文献   

19.
李淼 《高中生》2011,(7):63
《哈利·波特》里出现过魔法隐身斗篷,那时还是科学幻想甚至是神话。现在,利用超颖材料,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隐身技术。当然,以目前超颖材料的发展程度,我们离制造出实用的隐身衣还很远。以这个领域的发展速度,我们可以想象在不远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隐身飞机是通过改变、降低、削弱目标原有电磁波、热辐射、声波等物理特性,使对方难以发现的一种飞机。然而,隐身飞机也有它的“难言之隐”。首先,不完全隐身和反雷达技术有较大的局限性。隐身飞机采用的是吸波材料和隐身结构,主要是针对厘米波雷达,而对毫米波、米波、红外波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