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教学,实际上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也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拓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周瑞祥 《考试周刊》2011,(64):107-108
语感,即语言感受力,它包含对语言文字的丰富的理解力.对现实生活的生动的表现力。不同的学生语言感受的深度、广度、美度、敏度各不相同,语感敏锐者能准确地听出言外之意.读出文外之韵,能生动地传递思维信息,表达丰富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创设纷呈的倾听情境,让学生领悟英语语感;增大丰富的阅读训练,让学生发展英语语感;增加有效的说话实践,让学生增强英语语感;重视多样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巩固英语语感。  相似文献   

3.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在英语课堂上,多媒体教学使语言、人、环境密切结合,可以构成一个语言学习的“三维空间”。在这样的“三维空间”里进行英语教学,学生容易进入交际角色。具体做法如下:1.课文内容配有录音的地方尽量使用原版录音。让学生多听地道纯正的原版英语录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及口语水平。2.给学生尽可能创造学习英语的条件和环境,如教唱英语歌曲。下午的英语课,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昏昏沉沉,若唱上一二首英语歌曲,学生的精神随即被提上来。3.上课多用幻灯片。它的好处远远大于挂图,一是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4.
英语是一门交际语言,学习者需调动各种器官进行学习.才能掌握其要领,本文从模仿的角度分析学英语的方法.教师要具高素质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学生应主动配合,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双方创设有利氛围及恰当使用教学仪器。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运用电影语言进行教学可以丰富该课程的教学内容, 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获取相关知识,培养和堤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是实现视听 说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英语是一门语言.要想真正地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要在实际中不断加以运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英语感兴趣.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与动力.而且可以让学生掌握语言的精髓.促进学生听说读写水平的全面提高。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为了让学生快乐而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我们必须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死记硬背、机械运用的灌输式教学.要重视学生语言的输出与输入.为学生创设丰富而生动的会话情景.营造浓郁的英语氛围.激起学生说的激情.让学生有更多亲身参与、主动开口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形式多样的说话训练.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我尝试运用了情景会话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对此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与见解.  相似文献   

7.
刘成功 《考试周刊》2010,(56):129-129
英语交际是英语的本质功能,也是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理解和掌握运用语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运用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不仅能够起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和方法的作用,帮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本的理解感悟,还能够由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学生在英语语言交际中,在充分激活自身学习表达思维的基础上,更利于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信心,从而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英语.以此来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这种交际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禹成兵 《考试周刊》2011,(48):137-138
初中英语练习是课程教学中值得关注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英语、进行温故知新的重要途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他们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根据学生的语言学习个体差异,并结合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优化课程练习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消化课程教学内容.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围绕上述特征而进行英语有效性的训练,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达到教学相长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马书平 《学周刊C版》2014,(7):126-126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符号.而是存在于具体情境和可感知的活动中.人的学习应该在情境化的活动中进行。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技能。要想学好语言就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中展开。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孤立地就教材来进行英语的教学.而是要巧妙地运用语言、教具等设备来为学生营造语言情境.让学生人情入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展开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让学生乐于学习.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培养。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0.
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英语素质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英语素质教学的内容包含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还包含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素质、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高职英语素质教学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拓宽教学时空纬度,发展学生思维品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营造浓厚的语言运用氛围等环节来实施。  相似文献   

11.
赵美 《考试周刊》2010,(6):125-126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板块,培养学生从书面材料中吸取知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是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质。阅读教学对于扩大学生词汇量、丰富学生语言知识、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学生英语阅读方法和技巧就是教给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蒋玉荣 《成才之路》2010,(21):61-61
《新课程标准》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以描述学生"能做什么"为主线,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直接经验。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  相似文献   

13.
李文 《江苏教育》2007,(8):48-48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的内在动力。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要尽力为每一个孩子创造妙趣横生、经历丰富的学习机会。利用简笔画可以激活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某些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这种抽象的东西可能兴趣不高,但绝大多数学生对形象直观的画面都非常喜欢,许多学生还喜欢自己作画。把简笔画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利用简笔画设计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英语阅读就是读者利用相关的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去解读包含一定英语知识和非英语知识的阅读材料。英语知识是指读者英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篇章知识的总和;非英语知识是指读者英语知识以外的背景知识.即直接或间接获取的知识经验的总和。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在课内外的阅读中既可培养学生对语篇进行分析、综合,并从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的美,通过自然渗透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  相似文献   

15.
许绯 《北京教育研究》2006,(1):30-31,35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学好英语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英语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语言知识,掌握英语这个语言工具。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逐步掌握语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英语交际。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牛鼠好的品行。由此可见,语言学习和思想教育具有同等的重要性,缺一不可。因此,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6.
在各个学科中.英语的实践性相对很强.它是一门交际语言。要掌握好这门交际语言,首先应学会如何去阅读。作为英语语言能力中的一项基础组成.阅读能力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英语的听的能力和说的能力。通过英语阅读.学生不仅吸取了丰富的词汇.开阔了视野.更主要的是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了生活.在很大程度中促进了听、说、写的能力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应有效地开展英语阅读.培养学生优秀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注重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普及教育转变,是当前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如何搞好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很值得探索,本文仅就电教媒体与英语课文整体教学结合的实践,谈一些自己的体会.一、借助电教进行课文教学的整体设计恰当地进行课文教学的整体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设计中,我遵循三个宗旨:1、在课堂洪学中,以语言为实践中心。教师尽量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并借助电教设备,造成一种立体的英语语言空间环田和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对内容的感知,引起学生丰富的联想。2、在阅读过程中,以及…  相似文献   

18.
英语交际教学法是以语言功能为纲,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法体系,它着重分析学生运用语言准备做什么事,再决定做这些事应该掌握的语言形式.英语高考语言运用的命题,有助于英语教师把握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导向,这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9.
李晴 《甘肃教育》2008,(7):35-35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新课程标准》还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潘学军 《江西教育》2004,(20):25-26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应随着语言知识的增长,需要不断扩大英语学习的视野,拓宽吸收信息的渠道.教师应及时培养学生课外学习和课内学习相结合的良好习惯,因为仅靠课堂教学的英语语言学习就会脱离正在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就会影响正常的语言交际活动,以至,学生所学的只是“哑巴”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手段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有更多的使用英语表达自己情感的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