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文稿编辑制的利与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与策划编辑制在出版界曾经受到的重视相比,不少出版社正在实行的文稿编辑制显然尚未引人注目。 出版社将部分编辑集中单独成立部门,这些编辑基本不要求策划组稿,而以加工其他编辑部门策划的书稿为主要任务,这些编辑被称为“文稿编辑”,本文暂时将这种制度称为文稿编辑制。  相似文献   

2.
冉斌 《新闻窗》2011,(1):34-35
一些人对报纸版面编辑有一种误解,仿佛编辑就是一个文稿搬运工,删删改改之届,把稿件搬上版面,整个过程只是让文稿发生了一点物理变化。事实上,编辑有很大的空间展现“思考力”,让稿件起化学变化,完成传播设计师的职能。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的编辑队伍里,有一批颇具实践经验的编辑。他们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有许多切身的感受和体会。组织他们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出来,加以发表,以期在整个出版界起到互相交流、互相切磋、互相借鉴之作用,是本刊开辟此专栏之宗旨。我们期望编辑同志们都拿起笔来,就自己在编辑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或几件事,为本专栏撰写文稿。  相似文献   

4.
编辑日记     
元月15日 星期四 阴 走近广播电视编辑 虽说广播电视新闻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广播电视编辑却被“冷落”一旁。有些研究编辑工作的刊物似乎仅限于出版界,新闻业务刊物虽也有涉及广播电视编辑的,分量却很轻。人们认识广播电视编辑,更多地是通过他们制作的节目,对“编辑”的署名却甚少留意。这为他们的工作增添了一分神秘感,也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好奇。于是趁寒假“赋闲”在家之际,来到本市新闻中心实习,走进这支被“冷落”的编辑队伍。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编辑审稿三议●严少洁一、正确评价文稿,帮助作者修改有价值的文稿科技期刊编辑审稿最易舍弃文字毛病多的文稿,因此也就较易埋没一些有价值的稿件。但编辑的职责是要正确评价文稿,帮助作者修改有价值的文稿。编辑如能尽责,便可使易被埋没而有价值的科技论文面...  相似文献   

6.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公关闲谈”节目征文,我为他们写了一篇题为‘天达’的公关意识”的广播稿。当播音员尚红念着文稿时,我发现自己写的原稿与正式播出的广播稿相差甚远,许多地方经编辑作了修改。诸如“该单位”、“这个”、“那个”的词句被具体化了,许多文绉绉的成语、比喻被更通俗、口语化的语句所替代。至此,我似乎领悟到了广播稿的特点与要求。渐渐的被编辑改动的地方少了,播出时基本上  相似文献   

7.
陈思宁 《新闻传播》2009,(12):35-35
在人们的印象中,编辑大都是坐在办公室里,等着记者拿来稿件,然后进行修改、润色,再组织编排播出,因此在新闻采编的领域,编辑通常都被人称为“幕后英雄”。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笔者认为,“幕后英雄”式的编辑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媒体激烈竞争的态势.时代要求他们必须把自己的位置前移,即在记者写稿之前就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帮助记者出选题、搞策划,从“幕后”走到“前台”,变“等米下锅”为主动策划。  相似文献   

8.
上小学的时候,我就爱看书。听老师讲,书刊都要通过编辑们编辑才能出版。我想,编辑一定是些有大学问的人。后来又听说,许许多多好文稿,被一些不识货的编辑塞了字纸篓。于是,在我朦胧的印象里,编辑好象操纵着生杀大权的阴曹判官,对他们不知该敬还是该憎。  相似文献   

9.
编辑加工学术文稿浅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第一读者的编辑,如何对学术文稿进行加工,使之既完整确切地表达文章的主旨,又符合汉语语言文字规范?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编辑加工学术文稿作以下浅探。  相似文献   

10.
善待约稿     
做编辑,约稿是常态.约稿凑热闹,谁火约谁,谁名头大约谁,古今编辑通患矣,故被爽约也常态,难免生出挫折感来.令编辑失望的作者,皆不苟且,爱护己之羽毛,不以次充好.然约三回,总得践诺一次,体会编辑之苦衷.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的现实价值,或只能在文稿中体现.  相似文献   

11.
面对文稿,编辑具有三种身份:读者、编者、第二作者。在编辑过程的不同时段,由于编辑所处位置导致角色的变化,相应地也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呈现不同的编辑心态。业内人士常把编辑职能分为策划编辑和文稿编辑两类。这恰恰也反映出编辑过程中两个大的阶段:策划组织选题阶段和文稿加工阶段。正是在这两个阶段的运行、衔接和过渡中,编辑实施或者说完成了角色的换位,促使一部作品走完了从胚胎到出生的历史过程。美国学者麦卡锡(PaulMcCarthy)认为,策划编辑和作者撰写文稿是一种共生关系,因为“事实上,早在编辑在书稿上画下第一个修改符号之前,作者和编辑就已经展开了创造性的合作过程”。在编辑策划过程中,“作者和编者一起把某个概念或构想发展为很强的写作大纲或出版提案,然后把这份大纲或出版提案扩展为文稿”。即是说,策划编辑在文稿酝酿阶段的“提前介入”使传统的作者撰稿、编辑编稿的关系被彻底打破,编辑不仅是在创作之后从微观的角度提出修改意见,还在创作之前(初),从宏观的角度,对作品的主题、框架结构、层次等根本性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这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目前,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出版形势下,许多出版社、期刊社都把对市场的研发放到了首位;根据社会发...  相似文献   

12.
“合写者”     
美国编辑,特别是书局的编辑,在出版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们因为对作家产生的影响大而被称为“合写者”——自然是在作家作品的后面不署名的“合写者”。作家的成名得力于编辑精神上的鼓舞和写作上的引导。如果失掉这种鼓舞和引导,作家很有可能功不成,名不就。作家与编辑的关系因而变得很不一般地亲密起来。  相似文献   

13.
编辑要练就过硬的"文字纯洁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叔湘先生说过:“编辑的任务是把关。”编辑工作的性质决定编辑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文稿找茬挑错的人。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因为文稿由作者完成到最后出版,编辑是必经的中间环节。而作者群由各行各业人员组成,某些作者可能缺乏文字实践经验,文稿中出现不合乎语言  相似文献   

14.
组构:编辑的文化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视编辑的职责为修修改改的传统观念虽然被许多人所抛弃了,然而见木不见林的现象却仍然大量存在。林穗芳同志搜集了国内外十二种编辑概念的释义(《关于编辑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收《编辑学论集》,中国书籍出版社),却只有我国的《辞海》提及了“组织”工作,而构建问题却毫无例外地被忽视了。人们大多只注意一个具体的编辑对于一部或一篇书稿或文稿的劳动意义,却不大从整体上去考察编辑群体对于一份报纸、一本  相似文献   

15.
吴硕 《出版广角》2016,(5):14-16
青年编辑指的是新参加或新接触编辑工作的人员,他们大多数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素质水平,他们通常被称为编辑团队的新鲜血液。编辑的道德规范在编辑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而道德责任感作为情感内核更是关系到编辑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认同。可以说,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是青年编辑成长阶段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编辑历来被称为“无名英雄”,这是完全符合实际的。全国出版系统一万多名编辑人员中,有多少知名编辑呢?真可谓寥若晨星。我想这种状况大概和过去编辑活动的范围有限以及社会上许多人对编辑出版工作了解不够有关。现在情况有所改变了,编辑活动的范围比过去开阔多了,他们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加强了。社会上很多人对编辑出版工作的性质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也有了很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今后仍然应鼓励编辑甘当“无名英雄”,但决不是说编辑只能是“无名英雄”了。今天当出版工作被推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的历史时刻,  相似文献   

17.
新闻节目占据着广播电台的“黄金时段”被称为广播的“支柱”,随着人们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对广播新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广播编辑,要有创新精神,注意研究运用编辑手段优化新闻节目,创出精品,新闻编辑创新,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相似文献   

18.
当一篇文稿被采用后,我心中甭提有多么高兴了。快慰之余,我常常手捧铅印的作品,仔细与原稿逐段逐句逐字进行对照。对照原稿,一种“换位心理”油然而生:假若我是编辑,将如何处理此稿?于是,我努力查找自己写稿的不足之处,认真寻觅编辑改动过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弄清编辑作出如此改动的真正原因;从用词的选择,句子的润色,到段落层次的调整,标题的制作、更换……总之,凡所变动之处都在仔细探寻编辑的匠心之妙! 毛泽东曾形象地比喻过那些为人作嫁妆的编辑为“理发员”,说是群众来稿的“乱发”,在他们手里,几番删改,几经增减,修得面目一新,理得人爱看、耐看。只有在这时,我才真正感受到那些手当梳子,笔作推剪的“理发员”,浇洒在我“乱发”上的辛勤汗水。  相似文献   

19.
在编辑期刊文稿的过程中,编辑人员应该具备较健全的心理,概括起来,主要有:求实心理、求精心理、求新心理、求异心理。 1.求实心理。编辑文稿时,第一选择标准是看文稿的内容是否实在,夸夸其谈令人生厌。“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西晋·左思《三都赋序》)在编辑人员看来,文稿的价值主要体  相似文献   

20.
新闻节目占据着广播电台的“黄金时段”,被称为广播的“支柱”。随着人们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对广播新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广播编辑,要有创新精神,注意研究运用编辑手段优化新闻节目,创出精品。新闻编辑创新,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作好提要 广播不是报纸,它没有标题。但广播可做“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