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是一篇自传性质的文章,以“五柳先生”自寓。文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说出了他读书的态度与心得。对于这句话的意义,一般人的理解认为,这是诗人说他读书时但观大意,不像经生那样死抠字句。冯钝吟《杂录》曰:“陶公读书,止观大意,  相似文献   

2.
《流年》(《走进大理学院丛书·赵敏作品专辑》)是赵敏先生的第一部作品集,由“故乡他乡”、“屐痕心语”、“流年随想”、“纸上风景”、“深度虚构”五个部分组成,是一部散文、书评和小说合集。其中前三辑均为散文,是近年赵敏先生心路  相似文献   

3.
我在中国驻多哥使馆工作两年多,结识了一位对中国十分友好的科库·加默达先生(M·kokonGameda)。科库·加默达先生是多哥第三大城帕利梅市(Kpalime)的文化中心主任,该市离首都洛美(Loin)120多公里,但他每月都来,有时来好几次,使馆的人全都认识他。在我们第一次相见时,他即把我当成老熟人,十分坦诚,如同一见如故的老友。文化交流的热心人加默达先生主持帕市文化中心已有多年。这个中心规模不大,只有一个大厅,可以隔成几个小间。正式工作人员只有他一人,其余为临时辅助人员,没有固定工资,他简直是“光杆司令”,什么事都…  相似文献   

4.
余嘉锡先生学行忆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嘉锡先生学行忆往周祖谟,余淑宜余嘉锡先生,湖南常德人,生於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甲申正月十三日。是现代著名古文献学家、目录学家和史学家。他幼承家教,他的学术成就得益於年轻时打下的良好基础,父亲嵩庆公,字子徵,清光绪二年两子(1876年)进士及...  相似文献   

5.
陈嘉庚先生两祭黄帝陵苏明陈嘉庚先生(1874-1961)生于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现属厦门市)的一个华侨世家。他17岁到南洋,经过多年艰苦奋斗,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实业家。陈先生又是著名的爱国侨领,曾筹募巨款资助辛亥革命。民国其间,他捐资兴学,曾回国筹办厦...  相似文献   

6.
到过厦门的人都知道,厦门有个万石岩。厦门还有个万石楼,可能就鲜为人知了。万石楼高万山岩只有数箭之遥,是石刻版画家孙煌的创作室人石楼小石跨部_F心种运.巧夺大工,显示出艺术无穷尤尽的创造力,令人撼我起敬,、。-,二孙煌先生1939年出生于闽南石头之乡M一安,1961年毕*于厦门*艺美术学院,现为国家>级美术师、中国版问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画院专业员一家,他的作品五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图章第8届),五次入选全国版圆作品被览(第6、89、l人间届),五次举办个人画展(其中包括在日本和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六…  相似文献   

7.
康德(1724—1804)虽然不属于西方现代哲学,但他对20世纪西方文学与文化却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他的影响超过了黑格尔,他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根源。贺麟先生说:"现代西方哲学应该上溯到近代承前启后的大哲康德,尽管后来的哲学家对他的学说备加非难,  相似文献   

8.
“先生!自从我要求提供十支七号深赭石已过了八天,至今仍无答复!到底是怎么回事?请速回信,越快越好!……谨上。”这封给颜料商的措词强硬的信乃是保尔·塞尚生前的最后一封信。五天以后,1906年10月22日,六十七岁的老画家保尔·塞尚在他家乡埃克斯  相似文献   

9.
访台归来话《红楼》吴新雷台湾中央大学在1993年10月主办"癸酉金秋两岸红学交流会",邀请了大陆的五位学者,有上海作家协会魏绍昌,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戴敦邦,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孙逊和古籍整理研究所孙菊园先生。对方认知南京大学是他的母校,又知我在南大...  相似文献   

10.
简论巴蜀神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论巴蜀神话袁珂,岳珍编者按:袁珂先生是我国著名神话研究专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顾问。今年是袁珂先生从事神话研究50周年及80寿辰并光荣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本刊特发表他与学生岳珍合写的《巴蜀神话》的前言(标题为编者所加),以表祝...  相似文献   

11.
汤用彤(字锡予)先生生於一八九三年,今年是他诞生的一百周年,为了纪念他在学术和教育上的成就,北京大学出版社将出版《国故新知——汤用彤先生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季羡林先生为此纪念文集写了一篇序,在序中他论到近现代学术大师和前此的学术大师的不同,他说:  相似文献   

12.
常耀信 《世界文化》2014,(10):27-29
冯纳古特(Kurt Vonnegut,Jr.,1922—2007),美国当代小说家。由于他的作品中多有科幻成分,世人多把他视为科幻作家,他对此很不以为然。后来他的传世作品《第五号屠场》(Slaughterhouse—Five)问世,评论界便开始刮目相看了。  相似文献   

13.
前輩寫真     
正憶胡厚宣先生一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在杭州大學古籍研究所師從姜亮夫先生學習中國古典文獻學,一度迷戀於古文字,不自量力地想成爲古文字專家。偶識來杭州開會的擔任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組長李一氓先生秘書的中華書局編輯沈錫麟先生,他主動表示可以帶我去拜見胡厚宣先生。胡先生是舉世公認的甲骨學大師,不必算他聲譽卓著的《甲骨學商史論叢》,就憑他是《甲骨文合集》的總編輯,憑他是裘錫圭先生的導師,就足以讓人心向往之——何况在那之前,我已經從舊書店買過他的《殷墟發掘》,從新書店買過他的《五十年甲骨學論著目》。而亮夫師也跟我論及過胡先生。  相似文献   

14.
11月20日,澳门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携夫人刘渭桢女士和母亲陈琼女士专程返回广东番禺故乡,出席回归纪念公园落成仪式。何厚铧先生的根在番禺,在石溪镇岳溪村应唐坊。这里有他的祖居,他的爷爷何澄溪、父亲何贤都是从应唐坊走出来的。虽然他出生于澳门,但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带他回乡。何贤先生至死不渝的爱国爱乡的言传身教,对何厚铧影响极深。何贤先生最后的日子也是在禺高度过的。1983年11月,病重的何贤先生就是在家乡向儿子赋予重托的。故乡番禺对何厚铧来说,决不只是履历表上的“籍贯”条录,而是根之所系的热土…  相似文献   

15.
正一我相信缘分。我与台湾著名学者金荣华先生,中间隔着浅浅的海峡。他在那头,我在这头。上帝安排我们成了同道。论年岁,我徒长他三岁,自然是兄长;论学问,他比我优秀得多,不能相提并论,故我一直称他为先生。我与金先生,是名副其实的亦师亦友。人的一生中,有些记忆是无法磨灭的。我与金先生初次见面的情景,时隔30年,至今还清晰地铭记在心。那是1986年夏,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金荣华先生,应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和印度是山水相连的邻邦,两国人民有文字记载的友好交往和传统友谊可以追逆到2000多年以前。中印两大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好邻居、好朋友;两国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着悠久的文明。今年,是印度独立扣周年。记者最近采访了印度驻华使馆分管文化的二等秘书卫古玛(VIKRAMK·DORAISWAMI)先生,同他就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进行了交谈。卫古玛先生一口流利的汉语是在香港学的;他热爱中国文化,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中国历史;在没来中国以前,他就读了许多介绍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书;他尽可能多地观看前往印度访问演出的中国京剧、杂…  相似文献   

17.
鉴于近年来英国学者伍德女士发表专著,否认马可·波罗(1254-1324)曾来过中国,引起了国际舆论的极大关注。作为蒙元文化发祥地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学者们,有责任从历史和考古学方向提出明确论据,以证实《马可·波罗行记》亦称《东方见闻录》这部名著的真实性。最近,内蒙面文物考古学者王大方先生向笔者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他运用近二十年来考古学前辈李逸反先生、盖以林先生在呼和浩特丰州古城白塔和明山南北地区发现的文物古迹及元代题记,综合论述了马可·波罗行程中所见所闻的真实性。从而明确指出:马可·波罗确实到过中国,诚如他…  相似文献   

18.
说起傅抱石先生,许多人都知道,他是中国现代国画发展史上最有贡献、最有创新、最有影响力、最能够称得上大师级的几位使饺者之一。傅抱石先生生前曾任中央大学(后为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西传印社副社长等职。1965年9月傅抱石先生因病溢然与世长辞,终年仅61岁。在这不长的生涯中,傅抱石先生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中国画和大量的篆刻作品,撰写了近200万字的学术著作,并培养了大批的美术人才。他以杰出的艺术成就被公认为中国杰出的国画家、金石家、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育家…  相似文献   

19.
这里选辑的王国维书信手稿,为中华书局1984年版《王国维全集》(书信卷)所未收者,台湾的《王国维先生全集》也未收录,首次在这里发表。这批信件写于1921年。其时,王国维先生在上海。他的长子王濳明在天津任职。王濳明与罗振玉的女儿结婚,一起在天津生活。信中提及的罗君楚为罗振玉之子。这些信件是理解王国维先生和他的生存环境,以及他与周围人物之间关系的第一手宝贵资料,对研究王国维先生为人很有意义。发表这些信件,承王国维先生的公子王登明先生的同意。王国维先生女公子王东明女士,后台湾回北京扫墓时,也对此事给予了支持。北京图书馆善本部给予了帮助,谨致谢意。  相似文献   

20.
芥川龙之介是本世纪初日本~位短命而多才的作家。他一生创作了148篇极富就力的短篇小说。他的(罗生()、(鼻子)等通过当年鲁迅先生的译笔,对中国现代文学曾经产生过一定影响,日本第一部获得国际声誉的电影(罗生门)就是著名导演黑泽明根据芥川的中篇小说(竹林中)改编拍摄的O齐川龙之介1892年生于东京都文桥区。因花年龙月龙时生,取名龙之介。芥川出生不久,母亲精神失常,他被送给舅舅做养子。他在中小学读书时,开始接触中国文学,读了(西游记)、(三国志)、(金瓶梅)、(西厢记)、(剪灯新话)、《聊斋志异》等大量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