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工具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以教学工具为中介,能够发展学生的数学学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以“数学工具”为载体,打造“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本文以《玩转三角板》的“综合与实践”活动为例,阐述运用数学工具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指导思想,并在学习内容中设立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内容.可见,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把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拓宽途径,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实践,去体会数学的用途,让数学变得亲近、可爱,从而展现数学的魅力,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下面是我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看待现实世界的时候,应当看到其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这意味着除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外的其他内容,很有可能在“数学的眼光”下被剥离,这就是数学抽象.数学抽象的过程重在学生体验感的获得,结果重在准确的表达.将数学抽象的过程进一步细化为情境创设、深度学习以及实践体验,可为数学抽象的实践提供一条更加清晰的路径.数学抽象过程的最大价值,在于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很多等量关系,最终都可以借助数量关系来体现,而这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能力.如果学生能够在这样的体验过程中认识到“数学是认识和探究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学生养成了“数学的眼光”.  相似文献   

4.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加的实践活动内容就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素材。注重实践活动已是国际数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强调让学生“做”数学比“知道”数学更重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将数学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学数学,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数学实践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实践活…  相似文献   

5.
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也可以说实践活动就是“做数学”的具体体现,它强调让学生做数学比让学生知道数学事实更重要,一般数学课任务是“学数学”,而数学实践活动的任务是“做数学”。现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迫切地成为每一位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性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让学生在实践中亲历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针对数学教学“严重脱离生活,缺少实践”的现状,我们研究数学要与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数学意识、实践意识。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构课堂样态,积极推动数学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关系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将“灌输知识”转变为“传授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者”转变为“学习规划者”“实践探究者”,逐渐降低对教师的依赖,获得核心素养的提高。文章以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为例,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深入剖析,阐述了新时期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探索了相应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8.
陈献生 《学苑教育》2023,(27):76-78
主题式活动是以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素材,以解决活动中生成的数学问题为任务,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一块沃土。北师版小学“数学好玩”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多数以主题形式呈现,开展好主题式活动,学生在实践中经历、体验、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学生经历数学化的活动可习得数学思维、获得数学品格、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文章认为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需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问题为载体的原则“”以活动为形式的原则“”过程化教育的原则”,并以“分割三角形”的综合实践教学为例,具体谈谈在“问题”的引领下数学综合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实践与探索”增动课中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实践与探索”素材,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独立思考问题精神等的培养。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学会与人沟通,使学生在“实践与探索”中充分感受到数学经历和情感,从中有所收获、有所领悟,促进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以下就此谈谈对“实践与探索”课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1.
数学活动课——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它可以弥补数学学科实践能力的不足,加强实践环节,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的和谐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它提倡的是参与、探索、思考、实验的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数学活动课,突出表现为数学教学在活动中进行,即“数学+活动”.活动中即包括操作性活动“动手”,也包括观念性活动“动脑”,新教材改革的形式主要体现在“做一做”、“议一议”、“读一读”等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根据“综合与实践”的功能定位和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特点.提出了培养实践能力的策略主要有:创设良好的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性;激发实践活动的兴趣,体验实践活动带来的乐趣;重视实践活动,井在活动中体现“数学味”。对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从:综合实践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软化学科界限;综合实践与课外调查相结合,开拓学生视野;小组多元组合,促进主题实践活动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思考。  相似文献   

13.
综合与实践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四大领域之一,是具有综合性、思考性、操作性、趣味性的数学活动.但目前关于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内容要求还是比较笼统,只有相应的框架性目标与个别案例.那么,怎样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开展有效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探究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呢?笔者结合“长方体、正方体”单元教学,进行了系列活动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实践表明,解决问题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景艳 《素质教育》2006,(6):20-21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实践”或实践不到位,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不能形成技能,数学教学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周维 《山东教育》2003,(16):42-43
修订后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结合有关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每学期至少安排一个数学实践活动。”大纲还对每个年级的实践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要选择安排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联系周围事物、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情况组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而实践能力培养恰恰是我们教育的薄弱环节,小学数学教育更是如此。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身边的数学事实入手,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学生身边具体的事例出发,利用生活中的数学事实进行教学。即“生…  相似文献   

17.
数学实践作业是沟通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重要工具,对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建立数学建模思想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作业,旨在寻找帮助学生突破题海困境的方法,借助趣味性的设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实现“玩”中学,学中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实践作业尤其要注意作业的可行性,需根据课程内容,学生情况调整实践作业的任务,做到因人而异,因课而异.  相似文献   

18.
数学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实践性、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学习活动。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习活动的延伸和综合运用的过程,是“问题解决”“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主要指导思想,它把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如今的数学并不只是算术与几何,“做数学”的方法更不只是计算和演绎,还包括观察模式、验证猜想和估计结果等等,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本课题力图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寻找“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学习之间的互补与平衡,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其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数学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质等数学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