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下距高考已经不远了,在这段时间里,不少同学紧张、压力大,过度焦虑。无数的考试表明,考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学习水平的高低,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考生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的影响。因此,当前考生特别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采取科学的复习备考方法;二是调整心理,充满信心,轻装上阵;三是确保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四是科学安排最后阶段的复习。  相似文献   

2.
高考不是单纯的知识考试、能力考试,是全方位的素质考验.知识能力仅是考好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考试的成效还取决于第三因素——心理素质.有专家调查、分析、总结认为影响高考成功的因素有20个,列其中前四位的是:考生考试中的心理状态;考前的心理状态;学习方法;学习基础.考前和考试过程中心理状态的好坏可引发考分正负60分的误差. 考前,考生最大的问题是紧张、焦虑.紧张和焦虑是人和动物在紧张情景下的一种自然反应,这些都是正常的.而保持适度的紧张心态上考场,有利于超常发挥.面对焦虑我们要认真正视,不回避,坦然面对,做好准备,全力以赴.  相似文献   

3.
任何重大的考试情境,都将对考生造成程度不同的紧张和焦虑。虽然,适度的紧张和焦虑能使考生产生积极应考的心向,然而,高度紧张和焦虑,会造成考生暂时性的心理活动失调,并引起短暂的生理器官功能紊乱,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怯场。怯场是由于考试情境导致考生形成高度紧张和焦虑心理进而造成暂时性身心功能紊乱现象。引起考生怯场的原因很多,其中,情绪紧张、心理压力是重要因素。这些压力既有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也有来自考生自身的。究其原因一是考生自我评价偏高,常导致考试不能如愿。由于屡次挫折所形成的畏惧心理,  相似文献   

4.
离高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高考不仅仅是知识的的考试、速度的考试、难度的考试,还是生理、心理的考试。面对高考,一些考生觉得压力特别大,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作为一名考生,如何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从容应对高考呢?本文从考试前的焦虑调节、考试中的技巧选择、考完后的结果淡化来帮助考生在整个过程中自我调适,轻松应考。  相似文献   

5.
正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考场取胜的重要法宝。在备考中,如何跨过考试焦虑和考试怯场等心理这道坎儿呢?一、考试焦虑与怯场的表现1.考试焦虑是考生担心自己考试失败有损自尊而高度忧虑的一种负性情绪反映,是在考生备考当中最普遍的心理反映。多表现为对自己完成和应对考试的能力持怀疑态度,紧张、恐惧、心慌、喜怒无常、无精打采,还可能出现原因不明的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  相似文献   

6.
焦虑是人在自尊心可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考试焦虑则是学生对考试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在考试前,当考生意识到考试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时,就会产生焦虑的心理体验,这是面临高考考试的考生中普遍而突出的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考试焦虑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从积极的一面看,它是学生对待考试态度认真、动机强的表现,是对即将来临的考试有着一种积极应战的紧张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考生实际水平的发挥和考试的成功;从消极的一面看,焦虑不仅可能妨碍考试的正常发挥,而且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考生要…  相似文献   

7.
从考试结束到录取工作结束这段时间,往往是许多考生心理问题的"爆发"期。家长、学校、教师及社会,都应密切关注考生考后的心理健康。高考前考生处于紧张的学习压力下,心理状态还是可控的。高考一结束,考生卸掉  相似文献   

8.
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要求的活动,不可能没有压力。许多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都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或焦虑,这是正常现象。但是我们如果能够合理地调试一下心理状态,有可能会克服考试焦虑,能够在考试当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高考近在眼前。高考,既是对考生知识水平的一次考试,也是对考生心理水平的一次考验。面临高考,一般人都会出现心理紧张等本能、自然的反应,只是每个人的紧张程度会有所不同,这是很正常的。通过高考,许多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踏进了大学的校园,但是也有很多平常成绩很好、极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学生,却名落孙山。其中原因可能有很多,经过调查研究表明,考试焦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考试焦虑是指学生对考试情境产生的一种紧张、担忧甚至恐惧的心理反应,考试时焦虑程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  相似文献   

10.
高考不仅是对考生的知识、能力、体能的全面检测,而且更是考生心理素质的大检阅。保持良好的、平和的、荣辱不惊的心理状态会使考生的复习准备工作更有效率。在漫长而枯燥的考前复习备考或考试过程中,不少学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紧张压抑、心慌意乱、记忆堵塞、思维阻断等现象,伴随而至的焦虑  相似文献   

11.
考生面临重大考试会出现各种紧张或焦虑状况。适度焦虑有助于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准备考试,但如果焦虑程度过大,会导致反应迟钝、心神不安、情绪不佳等症状。考前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考生发挥正常水平,其标准有:积极的态度,良好的智力状态,自信心强,适度的紧张感和压力等。考生应端正对考试的态度,可采用行为矫正的方法,还可通过放松训练,以减轻考试焦虑。考生还应注意合理分配时间,提高抗挫折能力,防止考前疲劳。  相似文献   

12.
考试焦虑问题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试图以高考为背景,分析考试焦虑发端的社会心理因素,透视考生焦虑的态势、程度、影响,探讨考试焦虑的规律,寻求考试焦虑的防治措施,为有效指导考生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取得最佳成绩和高校选拔理想人才提供社会心理学依据.高考焦虑的渊源高考的选拔性使考生普遍产生焦虑感,他们的心态行为、机体功能无不处于动态变化中.考生作为社会的一员所萌发并表现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考试心理研究权威王极盛先生在多年研究高考后提出:成绩和智商关系不大,在考试中,智商因素的影响其实是非常小的,然而考生考前和考试中的心态却是严重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中考也同高考一样,在考生中普遍存在考试焦虑的问题。为此,我国的心理专家针对考前心理状态曾经进行了一次集体调查,将考生共性的焦虑现象汇集为以下30条。  相似文献   

14.
眼下距期末考试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在这段时间里,不少同学感到紧张、压力大,复习时候东抓一下,西抓一下,既无章法又无头绪。无数的考试表明,考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学习水平的高低,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考生复习策略、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的影响。复习方法科学、健康状况佳、心理状态好才能在考试中正常甚至超常发挥。因此,眼下同学们特别要注意讲究策略科学安排最后阶段的复习。那么,该怎样合理安排最后的复习呢?  相似文献   

15.
《考试》2008,(Z3)
一、问题的提出高考是国家大考,是选拔性考试,必然使考生产生一定的紧张和焦虑,而紧张和焦虑对考生成绩的发挥有严重影响,所以说,高考不是单纯的知识考试,而  相似文献   

16.
自学考试作为检验自学者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重要手段已被人们所接受。但是由于考试本身的严肃性加上人为的环境因素往往会使考生在考试中产生紧张、不安等焦虑心理,致使考生思维产生抑制、再现困难、悲观失望,从而影响成绩,使自己的努力与成绩不成正比例关系。对自学考试丧失信心。因此,采取一定的措施,克服考试中的焦虑心理,力求正常发挥,对每一位考生来讲,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一、考试中焦虑心理的表现焦虑作为一种心理因素,是人们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种状态,同时带有某种不愉快的情…  相似文献   

17.
问:离考试时间越来越近了,可我却常常看不进书,怎么办? 答:在考试前看不进书,主要是因为考生情绪过于焦虑,过分担心考试的结果所致。其实适度的心理压力有利于高考复习备考。没有压力,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压力过大,会产生紧张急躁的情绪。所以,考生必须学会调节心理压力。如果焦虑过度,建议可以这样做:  相似文献   

18.
焦虑是高考考生的主要心理障碍之一。考生在高考中若要克服并调控焦虑,就必须对焦虑的内涵和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有深刻的认识;还应以自我调节为重点,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培养自信心,形成科学的考试观和心理防御机制,以及易操作的应对策略,以达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对广大的音乐考生来说,在考场上出现紧张焦虑、自卑乏力的心理状态是经常遇到的紧张心理现象.这种现象,不但会影响音乐考生考试的正常发挥,严重时还会产生"心理阴影"影响考生的一生.本文将针对这种紧张心理现象,通过内因和外因角度进行成因剖析,寻找调节、克服学生考试紧张心理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李磊琼  李琪 《考试周刊》2007,18(12):6-7
目的:了解体育专业考生的考前焦虑水平及其对成绩的影响,以期为体育高考指导工作提供帮助。方法:采用STAI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对景德镇市一中近几年体育专业考生的考前焦虑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高考考试情境下考生状态焦虑水平显著提高,而过度焦虑易造成发挥失常,保持较适宜的唤醒水平有利于积极地应对高压力考试情境,这是取得体育高考优异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