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古证明:远在5-lO万年前,邢台就有了人类活动。在市区内发现仰韶至商周文化遗址三百余处;1990年邢台发现南小汪西周遗址、葛庄先商文化遗址和西周邢国墓群。研究证明:南小汪遗址在西周时期是一处与邢国王室有密切关系的聚居地,应为邢国都城遗址,给研究邢国都城提供了实物依据。葛庄先商文化遗址为进一步论述商人起源“祖乙迁于邢”“昭明居砥石”等问题提供了大量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2.
邢地在商王祖乙迁都时地名不可考,商都由邢地迁出后,"井方"方国内迁于此,邢地遂得名"井",后演变为"邢"字。西周邢侯国的建立,对邢台的历史影响深远。上世纪90年代文物部门对邢国墓地和南小汪遗址两处邢侯国的遗存开展了考古发掘,出土器物独特大方,纹饰庄重生动,制作异常精美,显示了很高的制作水平,说明周代邢侯国的社会文明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与戎狄的长年战争是其衰落的主要因素,最终因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攻伐而灭亡,这也同时加速了邢姓群体播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楚国是西周分封的吗中学历史教科书上,多次提到楚国。如春秋五霸中有楚国,战国七雄中有楚国,大诗人屈原也是楚国人。然而,中学历史教科书上讲到西周的分封制度时,只是讲周朝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没有提到楚国。那么楚国是西周分封的诸侯...  相似文献   

4.
邢官考     
余在旧作《西周金文与邢史举隅》中谓:“关于邢国的官职制度,从铜器铭文中知有‘作册’.“太宰”和“亚旅’等,这有涉邢之上层建筑,殊为重要,此不遑著笔,拟另专文论之”.所云“专文”即此也.邢为周室同姓封国,就处殷遗,诸戎之地,由于政治、历史和区域文化的关系,对于邢国官制进行考察,不但对其上层建筑权力机构的设置与作用,而且于之有关情况和其它诸侯国,甚至跟王室之间的异同,及其与他们进行交往的历史关系等,都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田昌五教授指出:“河北邢台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在中国夏、商、周文明史上,占有相当重要地位。……邢台是我国早期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①据文献记载,邢台一带是商之先公先王的重要活动地区之一。商第二代先公昭明居眼石(今邢台境内沂河流域)。商王祖乙为盘庚迁殷前之七代王迁都于邢,即今邢台。商都城迁殷后,这里成为商朝封国邢国的所在地,战略位置仍十分重要。殷商末年,邢地为纣之三公之一,其地位显赫,为殷都的肘腋之地。周入灭商,周公庶子受封于邢,邢国是北方的一个诸侯大国,邢地北可抵御戎人(…  相似文献   

6.
在春秋贵族出奔这一事物中,周礼是客观存在的.体现在贵族出奔中的周礼正是周代国家结构、国家形态的反映.这其中隐含周人的国家观念.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并不是独立的国家,而是西周宗法分封所建立起来的与天下相对应的宗盟政权的二级政府.而宗盟政权则是周初周人在宗教观念、政权建设、文化建设上革故鼎新,进行一体化创新的结果.周人并无狭隘的国家观念.  相似文献   

7.
关于商丘地域文化的称谓,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科学的文化命名.商丘是商部落的发源地、商朝的建立地和商业的发祥地,商文化是商丘最重要的文化品牌;同时商丘是西周分封时宋国的受封地,宋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宋国文化是商丘在全国叫得响、人人共知的又一著名文化品牌,因此,用"商宋文化"来命名商丘的地方文化不仅恰如其分,又具有唯一性,是商丘地方文化的确切称谓.此外,宋国是以商朝后裔的身份和地位被分封的,在某种程度上,宋国是作为殷商文化的象征而存在的,但它又发展了殷商文化,商宋关系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扩而大之,整个商丘地域的历史文化,都可称之为商宋文化,它们都与商宋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是商宋文化发展的源与流.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缘起讲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1课"西周的分封制"时,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利用教科书提供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西周分封制的基本情况,希望通过观察地图得出:分封诸侯的对象;同姓诸侯较多,在分布上同姓诸侯牵制异姓诸侯,这样有利于巩固统治;主要诸侯国包括齐、鲁、晋、楚等。看似不错的设计,真的培养了学生时空观念素养吗?如果培养了,那么达到了什么水平呢?  相似文献   

9.
“邢”是一个古老的地名,远在商朝即已存在。《史记》所记“祖乙迁于邢”《括地志》所记“邢”为“殷侯国”《帝王世纪》所记”“邢侯为纣三公,以忠像被诛”,殷墟卜辞所记“井(邢)方于唐(汤)宗受”、《乙亥父丁鼎》铭文所记“唯王征并(邢)方”,均可互证“邢”曾为商王都邑和诸侯方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了西周,成王封周公庶于于“邢”为邢国。据《元和郡县图志》所记,邢国都邑在“今邢州城内西南隅”。封城虽无记载,但以其活动所及,当为东临大陆泽,西靠太行山,北至低水,南近油”漳,大体范围相当于古时的“东阳…  相似文献   

10.
“邢侯簋”为西周青铜器邢器之一 ,铭文内容涉及到周王对邢侯的“迁封” ,是研究西周邢国封建的重要材料。本文除对“邢侯簋”进行通释外 ,结合有关金文资料和文献记载 ,就邢国“迁封”有争议的若干历史问题进行了考述。  相似文献   

11.
西周是中国早期国家的成熟阶段。西周王朝在实现统治过程中所形成的种种原则或制度,对从秦汉到明清中国古代王朝的国家形态、政治制度乃至于思想意识形态,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中分封制度就是西周王朝最为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要准确认识西周分封制度,需要从其历史背景、实施过程和制度内容去把握。  相似文献   

12.
西周初年,周天子“封邦建国”,推行分封制。分封制作为西周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使周天子通过“分而治之”的方式,实现了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并对其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史学习中的重点内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要求是:了解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学术界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夏、商、西周三代实行的是以君主间接统治为主要特征的有限君主制,从夏朝的氏族联盟到商朝的方国联盟,再到西周的宗法分封制,有限君主制的统治效率逐步提高。但是,地方势力的"日趋坐大"却是有限君主制始终难以克服的固疾。春秋战国时期,同样受到此问题困扰的诸侯国开始寻求制度上的突破口,经过诸侯国各自的制度改革以及诸侯国之间的相互借鉴,以郡县制为基础、以君主直接统治为主要特征的绝对君主制在实践中日趋成熟和完善,并最终取代了传统的有限君主制。  相似文献   

14.
<正>西周的政治等级制度是周公制定的互为表里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分封制是周天子把都城周围最大、最好的土地"王畿"留给自己直接统治,把王畿以外的土地、臣民封赐给同姓或异姓贵族,建立起许多诸侯国,即"授民授疆土"。分封出去的诸侯必须承担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同天子作战、出兵勤王、交纳贡赋、定期朝见周王述职等义务,若不履行义务,周王即可讨伐,收回封地。在封国内,诸侯有相对独立的  相似文献   

15.
服饰作为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人类生存的审美符号,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历程,凝结着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渭河流域作为西周王朝故地和统治的中心区域,其衣冠服饰,在文献材料、考古资料中多有记载,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和民俗文化价值.研究渭河流域西周时的衣冠服饰艺术,从民俗学视界切入,对还原先民生存审美状态、凸显渭河流域民俗文化的现代意蕴,以及保护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皆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殷墟发掘不单纯是一个考古的学术问题,还涉及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史语所学人通过推动立法、制度建设、自我规范、民众教育等措施化解了中央学术机关与地方的矛盾,并以此为契机,通过考古工作规范的建立和外部环境的塑造,为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对其后的田野考古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试论西周春秋时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周春秋时代存在着严密的分封制度,这种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分封制以宗法的“亲亲”关系为基础和原则,从而使“分封”与“分宗”相一致;二是分封的土地既是建国、立家的经济基础,也是宗子“立宗”的经济条件,这是西周春秋时代宗统与君统相结合的最深刻的经济原因;三是不仅宗族组织与统治组织、宗法等级与政治等级是相一致的,而且其管理方法也是相一致的,这是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在组织系统和管理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历史学习》2004,(10):43-48
1.以夏朝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主要依据是A.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级形成B.开始“开下为家”的局面C.奴隶制国家机器的建立D.奴隶主占有土地和奴隶2.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B.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  相似文献   

19.
有着3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邢台地处河北省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邢台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这座历史文化资源宝库具有丰厚的开发价值和优越的开发条件。着力探讨集历史积淀、自然景观、区域优势为一体的构建邢台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开发方略,通过科学开发、重点开发、联合开发、持续开发实现邢台历史文化资源的充分挖掘、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是推动邢台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古代中国是一个经历了数千年官僚政治的帝国,在很早的历史时期就产生了一种官僚文化,即通过建造庞大的官僚机器对国家进行统治。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挖掘,专家学者越来越倾向于将这个很早的历史时期定断于西周。西周被公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传统的源头,随着考古工作者的不断挖掘,越来越多的出土金文使得人们对西周政府运作机制的探究突破了以往所依赖的《周礼》,这些金文资料被解读也使得西周中央政府的政治结构日渐清晰,西周中央政府的运作机制逐渐明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