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份由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三方签订的就业协议书,以便毕业生能够在毕业后顺利到用人单位报到.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就业协议书的问题逐渐显现.本文分析了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及作用,并针对其弊端提出了改进建议,进而指出高校就业部门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管理职能逐渐弱化,而教育服务职能成为主导.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既不是标准的民事协议,又不同与一般的劳动合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无论在形武上还是内容上都存在缺陷,功能趋于弱化。因此,就业协议书要在形式上合同化,内容上具体化,保护上法律化,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就业协议书的概念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和教育部的相关要求,为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面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要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学生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后统一交到学校,由学校按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在学生就业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界定、就业协议书的缺失与完善、毕业生就业时的权益保护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广大毕业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自身就业权益受到侵犯时,可采取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或要求当地主管就业工作的部门进行调解,也可进行司法救济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相似文献   

5.
慎签《高校毕业就业协议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有什么作用?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刘宇 《煤炭高等教育》2008,26(5):100-102
根据规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由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签订的,并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经过几年的实施,该协议书的使用已经被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所接受和适应。然而,由于其法律规定的不尽完善,存在协议书的称谓容易与劳动合同混淆等问题,需要对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做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试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协议书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与用人单位签订的重要协议,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依据,明确就业协议书是录用合同的法律性质,有利于减少违约现象,有利于保护毕业生的权益,更有利于正确适用法律,顺利解决纠纷.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愈来愈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出台了多项措施保障大学生充分就业。然而,在诸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中,保障高校毕业生合法就业权益功能的失位致使大学生的合法就业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经过对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的实证研究发现,河南省高校毕业生普遍使用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已无法满足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的现实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条款设置,规范毕业生派遣手续流程,对大学生就业权益进行立法保护已成为迫在眉睫的民生议案。  相似文献   

9.
赵天宇 《考试周刊》2012,(89):165-165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法律意识淡薄,忽视自身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保护.在就业协议书的签订、就业派遣等方面不知如何应对。作者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结合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就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知识的构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性质以及违反就业协议书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从理论的层面进行了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又着重从实践的层面分析了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基本对策方向,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进行规范,以保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当年的应届毕业生签约的高峰期。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就在双方之间确立了一种意思,即毕业生愿意在毕业后到该单位工作.而用人单位也愿意在该学生毕业后接受其作为单位的员工。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报到前.表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之间存在就业和录用意向的明确也是唯一的凭证.因此在整个毕业生  相似文献   

12.
话语     
《河南教育》2010,(11):3-3
今年毕业"包分配"了,只是不含岗位、工资等相关福利。 ——现在,"被要求就业"已经升级为"被就业",即由学校要求没有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公章盖在协议书上证明自己已就业,升级为学校在毕业生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协议书上加盖某单位的公章。针对自己的“被就业”,有毕业生如是说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录用毕业生时,不少企业用签订《毕业生服务期协议书》来代替《劳动合同》,在《协议书》中通常只规定毕业生的工作义务及违反约定时的赔偿,而不涉及用人单位应该提供的工资标准、工作岗位和工作条件等条款;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教育部下发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属于劳动关系,发生纠纷必须经劳动仲裁裁定,对裁定不服,才可以向法院起诉。于是就业协议就变得可有可无,毕业生的劳动权益较难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4.
高校就业协议书签订后经常毁约,造成根本原因是协议书法律性质不明确。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违约现象分析,提出构建劳动合同缔约过失责任,明确责任主体、责任范围、赔偿方式等建议。签订就业协议书为缔约阶段,违反就业协议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15.
可自主选择就业学校《就业实施办法》原文:毕业前通过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其档案、户口等由培养学校直接迁转至用人单位及用人单位所在地户籍部门;毕业前未签订就业协议书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其档案、户口等迁转至生源所在地省级教  相似文献   

16.
案例一:武汉某高校2006届毕业生小黄应聘深圳某银行,经过四轮面试,最后和同校其他9位同学入围,但该银行并没有和黄某等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而是要求他们于春节后到深圳实习一个月,期满后才可能签订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面对一个月的实习要求等不稳定因素,小黄一筹莫展。案例二:高校毕业生小高在招聘会上与广州某负责展览事务的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公司要求小高将就业协议书寄给单位,同时要求小高春节后到单位实习,实习期工资为1500元,期满后签订就业协议书。因没有该单位的任何接收依据,小高心里有点不安,而同时另外一家待遇稍差…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就业协议书》(以下简称就业协议书)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产物,对其性质和改革的看法众说纷纭。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其性质,最终要实现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同一,在这个前提下,从尊重历史和现实出发,既要承认就业协议书的存在,又要根据新的实践对其进行改造,而不是简单将其抛弃。  相似文献   

18.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诚信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充分尊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意愿,保护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合法权益,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近几年来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违约率逐年上升,毕业生在“双向选择”过程中面对就业时出现的种种“诚信”的问题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该文从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的诚信问题主要表现,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就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遭遇的法律问题,诸如:就业协议书问题、试用期问题、乱收费问题、招聘信息虚假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从政府、高校、媒体、毕业生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切实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毕业生在就业协议书签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签订来源不规范、"跳槽"导致签约的随意性、部分毕业生不履行就业协议的约定、协议书的填写存在漏洞等,以诚信意识缺失为切入点,结合高校诚信教育的现状分析,从加强诚信教育立法建设、丰富诚信教育内容、加强诚信校园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高校诚信教育制度改革的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