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初《太平广记》自成书以来,传播范围由朝廷贵族逐渐向广大士人阶级流传。在此期间,后人刊刻的各版本《太平广记》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多变化,与原版《太平广记》存在诸多差异。对北宋以后各朝代的史料考证发现,《太平广记》的传播始于朝廷贵族,逐步流传到士人阶层,以致后人众多刊刻版本内容彼此存在差异,难成善本。  相似文献   

2.
刘汉生 《天中学刊》2002,17(1):62-63
齐鲁书社出版的《太平广记选》一书,选注了《太平广记》中唐、五代文言小说272篇。所选作品,均首先对其主要内容、思想意义及在原书当中的卷数、类属等加以介绍和评价,然后再加以简明扼要的注解。《太平广记选》(下册)选取了唐人小说专集50余种,作品184篇,数量上远远超过上册,注释上依然保留了上册简明、严谨的特点。但也有一些注解尚存可议之处,成为本书的“微瑕”,这里选取《太平广记选》(下册)的若干注释与编选者商榷,并向广大读者请教。 剧谈 《太平广记选》(下册,下同)第2页,“隋朝有人敏慧,然而口吃。杨素每闲闷,…  相似文献   

3.
丁往道、张光前等专家学者都曾对《太平广记》中的志怪小说进行过翻译研究。但从两位的翻译文本来看,二者的翻译策略及翻译目的有很大的差异性,从而使翻译文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对《太平广记》中志怪小说篇名翻译的比较可知,丁译策略为异化译法,而张译为归化译法。接受美学确立了读者在文学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从接受美学视角来看,丁译、张译策略差异的原因,即以读者为主体从读者的水平和要求出发,以读者的接受为翻译作品好坏的评价标准而产生的。丁译是为了满足内地读者学习英语语言的需要;张译是以英语读者为主,目的是传播文化,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更易于西方读者的理解。因此,评价志怪小说英译的优劣应以读者的接受为标准。  相似文献   

4.
《女仙传》是中国道教文学史上的一部著名典籍,但其书究竟作于何时、作者何人,却众说纷纭,似难定论。今天传世所见《女仙传》的内容主要保存于《太平广记》、《三洞群仙录》等书中,尤以《太平广记》在后世影响为大,经考证发现,《太平广记》所引《女仙传》实为晚唐杜广庭《墉城集仙录》的别称,二者同书异名。  相似文献   

5.
《太平广记》引用《唐摭言》一共一百三十二条,大部分条目都比较遵照原文,且更加简洁明了。但是仍有一些异文存在,需要探讨。辨明这些异文,不仅对《太平广记》和《唐摭言》的校勘有重大作用,而且对有利于史实真相的探明。  相似文献   

6.
《太平广记》是宋人编撰的小说故事集,以唐代的作品居多。其中,虎类精怪故事占据了八卷的篇幅,本文主要对《太平广记》中的虎类故事进行解读,试图分析此类故事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以期对虎类精怪故事的解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吴夫差》是“梦—占梦—验梦”这一叙述结构的典型例证。本文对《太平广记·吴夫差》与《越绝书·吴王占梦》进行比较探讨,认识到《太平广记·吴夫差》篇是《越绝书·吴王占梦》篇的藏录;“梦—占梦—验梦”这一叙述程式取代了时间因素和史实背景而成为这两篇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8.
宋初《太平广记》的类目划分与编排具有特定的时代特点,包含着编者的小说审美心理、文化民俗信仰和所处时代背景相关的文献信息。研究《太平广记》的类目特点对了解全书价值乃至中国古代小说题材分类学具有先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太平广记》中收入昆虫类,凡七卷,在动物类中仅次于狐、龙、虎等类。昆虫一类在汉魏以来志怪小说的流变上具有代表性,故而本文以此为例,探讨《太平广记》中昆虫类的特征、流变及其在唐代的特殊表现。  相似文献   

10.
《太平广记》中的蛇可分为蛇本性、蛇的神性、人化为蛇、蛇化为人四类,从蛇的故事分析中,可以看到唐代时志怪小说的发展在大量吸收六朝的因素同时体现出唐代的一种新面貌,从本篇对《太平广记》所收蛇故事的分析探讨,就可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11.
《管锥编》对《太平广记》的论述共二百一十三则,充分体现了钱锺书先生博采群书、视野开阔的治学特色。其中第三十八则,借由《天平广记·鸠摩罗什》篇发端,详细论说了"绩师空织"故事的起源与演变,以及"二西"一词的真正含义和使用中的误解情况,论说层层推进,精彩纷呈。兹就《管锥编》中论述《太平广记》的第三十八则,探究钱先生举一反山、全面贯通的治学方法以及学习其对材料的梳理与运用。  相似文献   

12.
《太平广记》一书内容十分广泛,书中关于龙的记载较为详细。本文即以《太平广记》关于龙的记载为主要依据,并参考其他史料,对书中龙的基本形象进行了分析,按照中国传统的龙形象、佛教中的龙形象、佛教中龙形象的中国化三种不同的类型进行讨论,希望可以对关于此书中龙的研究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13.
《太平广记》是北宋官修的四大书之一,广泛采择汉至五代的小说家言,保存了大量古代小说资料。本文主要以《太平广记》中有关龙的资料为主,对其中所涉及到的"龙珠"、"龙食"惟胡人识之,龙的颜色多五色俱备等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进一步拓展古代文化、民俗文学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察了在韩国文学史上影响最深的四部中国小说———《太平广记》、《剪灯新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在朝鲜的传播与接受过程,通过对接受过程的梳理能够理解到韩国读书文化固有的审美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聂隐娘》是唐人传奇中的名篇。这个名篇并非《太平广记》所云“出《传奇》”,而是出于袁郊《甘泽谣》。  相似文献   

16.
“料理”一词在《太平广记》中出现频率相当高,其所体现的含义,有逸出《辞源》、《辞海》等大中型词典已收释义项之外者;其相关词语“料”、“食料”、“修理”等与“料理”词义的引申发展,可以互相说明印证。日本语中常用词语“料理”有做菜和菜肴之义,从中古汉语对日本语的影响来看,当直接源自中古汉语并有所发展。《太平广记》中“料理”及其相关词语的意义发展,可为之提供某些启发。  相似文献   

17.
《纂异记》是由唐人李玫所撰的传奇小说集,《新唐书·艺文志》和《宋史·艺文志》都有著录。原书已亡佚,但在《太平广记》、《类说》、《绀珠集》、《说郛》等书中收有其佚文。通过历代书志、笔记记载及各种类书、丛书所收佚文,对《纂异记》的版本情况进行考察,推断《太平广记》所收《纂异记》的故事最接近原书原貌,《绀珠集》、《类说》本所载只是原书的删节本,而《说郛》所载则是在《绀珠集》、《类说》本模式上仿作的伪书。  相似文献   

18.
《太平广记》作为一部小说类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和文化的内容.对《太平广记》的佛教文化方面的研究,很少提及佛教造像这类雕塑方面的内容.对于我国古代佛教造像的研究方面,研究者们极少在文学作品中涉及.因而将历来文人士大夫眼中不足道的雕塑与“自来无史”的中国小说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是有必要,并且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太平广记》是北宋官修的四大书之一,广泛采择汉至五代的小说家言,保存了大量古代小说资料。本文主要以《太平广记》中有关龙的资料为主,对其中所涉及到的"龙珠"、"龙食"惟胡人识之,龙的颜色多五色俱备等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以期进一步拓展古代文化、民俗文学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太平广记》一书内容十分广泛,书中关于龙的记载较为详细.本文即以《太平广记》关于龙的记载为主要依据,并参考其他史料,对书中龙的基本形象进行了分析,按照中国传统的龙形象、佛教中的龙形象、佛教中龙形象的中国化三种不同的类型进行讨论,希望可以对关于此书中龙的研究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