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晨 《新闻爱好者》2017,(12):87-89
在大众传播时代,媒介成为影响社会大众的重要工具。作为信息的承载者与传播者,大众传播媒体对受众的环境认知、社会行为以及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深刻影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众传播媒介受利益的驱使,很容易在媒介伦理道德方面出现缺失,更甚者,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将媒介的社会效益弃之不顾。基于此,从媒介伦理的角度,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伦理缺失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大众传播媒介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以及实现路径,旨在为大众传播媒介重拾社会责任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肖红廷 《兰台世界》2014,(10):153-154
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和美术形式之一。明代木版年画以其集中的创作题材、丰富的表现形式、新颖的艺术风格而独具艺术魅力。它的题材以纳福驱邪、教化劝诫、民情风俗为主,主要有门画、炕头画、中堂画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和美术形式之一。明代木版年画以其集中的创作题材、丰富的表现形式、新颖的艺术风格而独具艺术魅力。它的题材以纳福驱邪、教化劝诫、民情风俗为主,主要有门画、炕头画、中堂画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在媒介全球化与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之下,当前我国"媒介事件"屡见不鲜,其中的媒介道德标准和媒介伦理关系问题不容小觑。这不仅关系着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性,而且关乎到整个大众传播媒介的素质水平。本文拟在客观分析我国当前大众传播媒介伦理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寻找深层次的原因,以期为转型期我国媒介伦理建设与完善提出一些可供探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由于媒介技术和传播环境的变迁,媒介伦理从职业领域拓展到了社会领域,其内涵和研究论域也相应发生变化。本文将媒介伦理划分为以新闻伦理、大众传播伦理、社会媒介伦理为代表的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适用主体、涵盖领域和运行过程各不相同。面对新的变化,应在内部组织规范和外部法律制约的基础上,将传统的职业自律拓展为个体自律,倡导社会公民媒介素养和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6.
媒介传播与社会伦理价值取向紧密关联。"分配性努力"致力于如何分配别人生产出来的财富而非努力于生产,其伦理实质属于过度经济理性,与市场经济公正、自由、平等的伦理要求相冲突。改革开放前具有组织传播特征的媒介传播与社会运动相伴随,经济理性被压抑;改革开放后的媒介传播向大众传播回归,促进经济理性快速释放,但随之陷入"GDP主义",宣传职能服务于政绩,营销职能服务于利润,放弃了"生产性努力"的价值导向;在此逻辑中,主流媒介对"分配性努力"事件的监督与警示功能缺失,而人际传播与媒介传播中的精英伦理形象背离,使"分配性努力"行为在人际传播中产生示范效应,至于精英们的媒介化生存技巧,则产生媒介工具化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7.
陈新平  许洁 《新闻窗》2013,(5):77-78
一、网络媒体舆论引导的伦理困境分析 在媒介全球化以及市场化运作的背景下,大众传播媒介愈发面临着伦理选择的困境,新兴的网络媒体在现实的新闻实践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伦理困境。媒体的伦理困境也是价值选择的困境,这种选择不是简单的善恶之间的选择,而是在多种善之间、多重义务或责任之间的抉择。  相似文献   

8.
梁璐 《新闻传播》2010,(6):40-41
长期以来.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一直被看作是社会舆论的母体,其舆论功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等理论假说,都是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的著名理论。但是,当网络作为一种新型媒介进入大众传播领域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发表意见和观点,由先前的受众变成传者。这种情况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介理论对媒介与受众关系的设定,给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功能带来了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电视媒介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溪 《现代传播》2007,(4):156-158
美国社会学家拉斯维尔在总结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中发挥的功能时曾经指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传承社会文化性",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将知识、价值观和规范一代一代地在社会成员中传递下去.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播领域内的伦理道德问题日益严重,不但影响了媒介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受众的认知和行为,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媒介伦理问题,而其中图片伦理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本文试图对中西方新闻图片伦理问题研究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深入研究图片伦理问题提供可借鉴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段京肃  段雪雯 《当代传播》2011,(2):47-49,53
在大众传播领域中,时媒介的控制权力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的现象已经为社会所关注.本来是为全社会服务的大众传播媒介,事实上在不断地拉开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面对大众传播市场的大众传播媒介所说的话(传播内容)却只是为受众中的一部分人服务的.媒介为谁服务的决定性因素同社会精英阶层的需要和观念联系在一起.那些真...  相似文献   

12.
刘博 《新闻传播》2010,(5):93-93
美国社会学家拉斯维尔在总结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中发挥的功能时指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传承社会文化性,即能使文化世代相传的功能,这就是媒介教育功能的一种表现。较之传统的教育,电视作为一个综合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大众媒介,无疑具有更大的优势,也应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受媒介市场化的影响,中国的大众传播中存在由娱乐化浪潮所导致的伦理缺陷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文关怀缺位、煽情主义泛滥、专业素养不足、过度娱乐成风等几方面。加强媒体的伦理反省能力,完善媒体的伦理规范研究,是当下中国传播伦理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1959年,美国学者C.R.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继承并发展了拉斯维尔提出的媒介三功能说(即媒介具有检测环境、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的社会功能),将大众传播的  相似文献   

15.
有关新闻伦理和职业操守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平衡新闻从业者的专业角色与其他社会角色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其他行业一样,从业者对待在履行专业角色时所引发的利益冲突的态度,往往和其对于自己所在行业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的认知有关。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看,新闻从业者的媒介观与伦理观是有一定相关性的。一、对媒介社会功能的认知在西方当代新闻理念中,基于对大众传播媒介社会功能重要性的不同看法,大体可概括为两种冲突的方向:其一是“中立”(neutral)模式,它基于自由报刊理念,强调媒介传递社会信息、监测社会环境的功能,认…  相似文献   

16.
姚君喜 《新闻界》2006,(1):89-90,88
大众传播媒介直接影响着公众的信息认知,不同的受众对媒体的内容和功能也有不同的认识。“媒介使用与依赖”理论认为:大众媒介是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产物,相应地,个体的媒介使用动机和需求也受制于社会环境。受众对信息的不同动机和需求产生了不同的媒介行为,从而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大众传播媒介工具的介入,给民俗文化带来全新的存在和传播介质,并成为民俗文化新的寄居场域。在媒介化社会中,民俗作为原生态文化与民间社会生活的双重复合体,其生存形态与传承方式在不同程度和层面上发生变化。在大众传播视域及媒介传播现实中,民俗文化的话语构建在不同维度、不同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话语序列,具有不同的意义生成。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传统媒介的议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报告《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大众媒介越是突出报道某些问题或事情,受众越是关注它们。  相似文献   

19.
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环境建构、媒介形象、传播惯势及公众认知惯势等方面,对社会危机信息传播既存在正功能,也存在负效应,政府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危机信息必须进行策略性选择,要尊重大众传播基本规律,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控制舆论主动权,加强对社会危机的引导和控制.  相似文献   

20.
1959年,美国学者C.R.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继承并发展了拉斯维尔提出的“媒介三功能说”(即媒介具有检测环境、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的社会功能),将大众传播的社会职能延伸为“四功能说”:环境监测、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