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中国哲学思想对家具设计影响深远,特别是明式家具。面对大量的所谓西方流行时尚,中国的设计师应该何去何从呢?我觉得应该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具有自己的设计哲学,明式家具里面就很好的体现了其哲学思想,对现代家具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明式家具的审美特征与现代设计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明式家具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设计界的重视,文章着重论述了明式家具设计理念的含蓄、内敛、空灵之关,同时也阐述了明式家具与现代设计理念的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3.
张妙 《华章》2010,(15)
本文通过分析明式家具装饰纹样的深刻寓意和文化内涵,并就明式家具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依据纹样在家具中的运用要素,阐述了当下如何去运用现代设计的理念和方法,继承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对明式家具装饰纹样进行创新改造,赋予传统装饰纹样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老庄哲学是先秦道家哲学的代表,魏晋玄学是以解读老庄哲学为基础的,有学者认为其是对道家哲学的发展。魏晋玄学的目的是利用"自然"来挽救"名教",玄学家们通过否定道家的"道"而提出了各自的思想本体,因而在本质上是与道家思想相偏离的。重玄学者通过"双遣"的方法,超越了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辨",实现了向先秦老庄哲学思想的回归,促使道家哲学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莆田学院学报》2020,(3):103-108
以明式架格类家具为例,探讨明式架格类家具中标准化与多样化相融合的设计方法,为当代实木家具设计提供参考。通过观察分析明式架格类家具,将其分为标准化构件与非标准化构件,并分别分析了两类构件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明式架格类家具标准化与多样化融合设计的方法。明式架格类家具以标准化构件为基础,将标准化构件与非标准化构件进行组合,通过调整非标准化构件的变化、改变标准化构件的细微特征以及综合使用两种方法来动态控制标准化与多样化相融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玄学是道家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形态。此后,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道家哲学没有再继续发展,但通过道教、儒学以及中国化的佛学,道家思想又得以不同程度的体现。道教哲学作为玄学之后道家哲学新的发展形态,从道家哲学的转型及其与道教思想的内在联系中能够得到说明;而道家思想在儒、佛中的体现,则不能视作道家哲学的发展。同时,有必要从道家与道教关系的角度,深入探究玄学之后道家哲学不再发展的原因;把道家和道教都装在"道学"框架里的观点也值得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4(2):F0002-F0002
明式家具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苏州是明式家具的故乡和发源地。苏州的明式家具以造型质朴、形象隽永、线条流畅、风格典雅的艺术特色在中国古典家具中独树一帜,并以设计精练、  相似文献   

8.
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港台新儒家之后,以人文为关注议题的学术景观,即学术研究的"人文向度",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已在大陆学界出现。随着当代道家哲学多元化阐释的不断深入,从"人文"切入的研究正成为学界探索道家哲学发展、诠释道家现代价值的新途。学界对于道家人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爬梳经典文本发掘道家人文内涵,融入现实关切探讨道家人文价值,在比较视域中揭示道家人文特质。尽管道家哲学研究的"人文向度"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包括道家人文的基本理念、核心诉求、理论主旨等基础性理论尚未得到系统理清。  相似文献   

9.
著名比较哲学家安乐哲深入研究了古典道家哲学,其研究建基于世界哲学的发展和中国哲学的特点,对道家的"道"、思维方式及道家"自我"提出了系列观点。这些观点表现出安乐哲特定的哲学视角,即注意东西方宇宙观与思维方式的区别,以中国的过程性和关联性思维为中心;同时也体现出安乐哲对现世人生的关注,即强调道家对现世人生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谈明式家具造型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式家具在造型、材料、结构等方面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通过对明式家具在造型设计上的多方面研究,探讨其在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徽派传统家具既具有明式家具的特征,又具有徽州本土设计特色,发展至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风貌.本文通过对徽派家具设计文化的影响因素及设计思想的研究,深入挖掘徽派家具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以此为当代中式家具设计思想和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道家哲学博大精深,幽深邃密,是古代圣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古代思想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深入挖掘和研究道家哲学所蕴舍的生态智慧,领悟其内涵,寻找道家的生态智慧与现代文明的契合点,剖析道家哲学中生态智慧的价值及其缺陷.重塑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会对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无为",是道家重要的哲学思想.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李约瑟将其译为"禁止违反自然的行为"."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在道家哲学中极具特色,并被奉为管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安徽大学哲学系的孙以楷教授长期笃志于道家哲学研究,已经出版的《庄子通论》、《老子通论》、《老子外传》、《道德经注释三种》、《道家文化寻根》(合著)等著作早已为人所知,表明了他在道家思想研究领域的诸多成就和贡献。这次他又向学术界推出了六卷本的《道家与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15.
明式家具在我国家具历史上享有非常高的地位。明式家具在选材、造型、装饰等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6.
先秦道家推崇"道",把它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庄子将老子对外部世界"道"的关注,转移到对个体内在自由的要求.因此,有人把庄学实质说成是美学,是最恰当不过的.魏晋"玄学"实质上是道家思想的发展,并以庄学为中心的.玄学与佛学也是相通的.老庄哲学思想,尤其是庄子的审美精神,对中国古代绘画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道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流派,对我国文学作品有着深远影响.<水浒传>在其生成背景、主题意识、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等方面都蕴含着道家思想,表现出道家的世界观、宇宙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老庄哲学是先秦道家哲学的代表,魏晋玄学是以解读老庄哲学为基础的,有学者认为其是对道家哲学的发展。魏晋玄学的目的是利用“自然”来挽救“名教”,玄学家们通过否定道家的“道”而提出了各自的思想本体.因而在本质上是与道家思想相偏离的。重玄学者通过“双遣”的方法,超越了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辨”,实现了向先秦老庄哲学思想的同归,促使道家哲学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书法艺术的创作理论、品评方法与中国古代哲学有关。道家哲学的经典理论强调法天、贵真,与书法艺术传统创作方式相符。本文试从道家哲学的六个方面内容阐述与书法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探讨书法艺术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安乐哲、郝大维所译《道德经》为例,阐释哲学视域下的典籍英译研究. 首先,把《道德经》置于中国自然宇宙观的大背景中,以德与道的点域理论来解读道家的关联宇宙观,以把握哲学性典籍的本质属性. 其次,从关联宇宙观和过程哲学角度解读《道德经》的文本,并对其关键术语英译进行阐释,诸如"道""德""天""无为"等. 最后基于译文文本揭示安乐哲的典籍英译观,包括"语言群"概念的提出,动名词的运用、类比在哲学和文化翻译中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