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习题教学中教师要改革教法,促进"学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笔者将从以下实践过的几点做法进行讨论,供大家参考. 1.抓好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中学物理知识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掌握好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学好物理、提高习题效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刘会春 《大观周刊》2011,(41):181-181
物理实验能够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其内容和方法有很大的灵活性。通过演示实验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分析物理概念和规律,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要使演示实验真正达到演示目的,我认为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廖祥 《大观周刊》2012,(52):226-226
物理课后练习的巩固是深化物理基础知识的通道,是联系概念、规律的纽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必由之路。它不仅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和扩展物理知识。习题课是习题教学的主要形式,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课型。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习题课呢?为此,笔者进行了专题研究与分析。总结出习题教学的基本方法.现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家旭 《大观周刊》2013,(4):266-266
所谓的思维能力,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鉴别、概括、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假设和想象等思维的基本方法,形成概念,并通过判断和推理,从而获得对事物本质的和规律性的认识的一种能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或是物理规律的理解,都离不开思维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孟秀顺 《大观周刊》2011,(30):132-132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而物理实验对于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和理论及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都还没有形成,因而,实验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刘海 《大观周刊》2011,(15):270-270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都是从不断的实验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取得更大的效果: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础,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李志芳 《大观周刊》2011,(30):124-124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一种抽象的反映。一个物理概念,就是一类物理现象本质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概念是在大量观察、实验中获得感知、形成初步观念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想象等思维活动,把一些物理现象本质的、共同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建立的。物理概念是构成物理学大厦的基石,是整个物理学的核心部分,它是学习物理学、理解物理规律的基础,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其地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8.
刘德福 《大观周刊》2012,(9):252-252
《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提到与“科学内容”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实验探究题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  相似文献   

9.
薛红旗 《大观周刊》2012,(20):271-271
物理是初中的重要科目,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高效的物理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同时少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初中物理课程主要是加强对学生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培养.从而加强对物理的应用,促进社会自然科学的发展泰文将着重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周金富 《大观周刊》2012,(3):259-259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学生感知信息的重要途径,没有很好的感知,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更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物理学家丁肇中说过:实验可以推翻理论,而理论永远无法推翻实验。  相似文献   

11.
杨勇 《大观周刊》2012,(52):156-156
物理学的研究,无论是概念的建立还是规律的发现、概括,都需要思维的加工,与一般的思维过程相比较,在共性之中,物理学科的思维又有其个性。对这种个性的准确了解和把握,有助于加强物理教学中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2.
张红芹 《大观周刊》2013,(8):257-257
物理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变换学习方式和思雏方法,不断引起有意和无意注意,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望。平时多了解学生情况,掌握他们熟悉的环境和事物,注意搜集其他学科、常见文学作品中与物理概念有联系的内容,教学中信手拈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剖析学生熟知事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钟美蓉 《大观周刊》2012,(50):320-320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概念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处在核心地位,探索物理概念教学方法是物理教学的永恒话题.本文谈谈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一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高庆英 《大观周刊》2012,(18):259-259
物理学是实验学科,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践使学生对物理知识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必要基础。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目前有的物理教学中存在对实验不够重视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叶平 《大观周刊》2012,(21):237-237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强,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弥补传统教学中实验场地、实验器材以及实验环境之不足等特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恰当地应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实验作用,体现物理实验的科学性,达到巩固物理知识的实效性,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多媒体教学真正地助推了初中物理教学的腾飞。  相似文献   

16.
舒金钟 《大观周刊》2012,(23):255-255
初中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教师必须在理解教材、课标、考纲和学生的前提下,确定教学标高,并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相应的活动,比如对概念课一定要讲透、不仅注重其内涵,还要注重其外延,在理解概念时必须字斟句酌,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相关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对复习课注重物理规律及知识的网络形成;对实验课既要注重规范性和严谨性,又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对物理学家探索过程的再现,让学生真正参与和感受,反对机械式的训练和题海战术,更反对把物理当成文科教,而不注重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及物理的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转变观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重讲、问、看、练结合,注重激励性评价以激发学生兴趣,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能享受物理之美和教师魅力。  相似文献   

17.
郭志鹏 《大观周刊》2011,(23):196-196
习题课是物理教学不可缺少的课型,一节高效的习题课不仅可以巩固概念、规律,了解教学效果;而且还能深化、活化知识,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应用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怎样才能上好一堂物理习题课呢?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些初步的体会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原是物理老师,认为图书流通系统的规律,许多方面和统计物理学及耗散结构的规律颇有相似之处.因而提出可以利用非平衡统计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概念来研究图书流通的规律.这种想法的可行性如何?怎样具体运用?希望广大读者进行深入讨论,并把研讨结果寄给本编辑部.  相似文献   

19.
王成龙 《大观周刊》2013,(4):245-245
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实验的改革问题,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和做法,与同行们研讨。  相似文献   

20.
邱成文 《大观周刊》2010,(48):90-90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体系的的基础,因此概念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新课标要求我们物理概念教学要重视概念的引入,让学生积极参与、掌握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