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卢伟 《大观周刊》2012,(20):297-297,225
本文介绍了小学古诗教学的几种方法:以形态为手段;研读诗文,体会情感;探求意蕴,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相似文献   

2.
郭智 《大观周刊》2012,(31):239-239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不少文质兼美、意境深远的古诗,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但是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如果我们还是仅仅停留在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的陈旧教法上.就很难让学生充分领略这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线。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育手段也要不断更新.如果在古诗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不仅能大大调动学生的视听觉感官系统.更能使古诗教学充满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3.
朱丽 《大观周刊》2012,(34):316-316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准确把握和坚持小学语文新课程古诗教学的基本原则,运用适当的古诗教学方法,对于做好小学语文课程的古诗教学工作、顺利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所期望的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魏姣 《大观周刊》2011,(44):167-167
本文从音乐美、形式美以及表达方式三个层面通过风骨、音韵和文化的移植方面了解中国古诗的可译性,提出中国古诗依然是可以翻译的,并希望翻译者继续努力,更好地扩大古诗的可译性,促进文化问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冯磊 《大观周刊》2011,(6):87-87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丈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因此,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杨宏 《大观周刊》2012,(12):195-195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是集语言、意境,情感为一身的语言模块,是语文教学的极好资源,加强古诗教学,对学生培养语感,发展能力,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文化修养都有其独到的作用。猜读,是古诗教学的重要对话方式。猜的过程是学生与古诗深层次的对话,是一种悟性的大碰撞。  相似文献   

7.
1、含蓄美:用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引用古诗、名句、成语典故;用歌、剧名。 2、形象美:可视、可闻、可感。 3、幽默美:诙谐的语言,形象化手法。  相似文献   

8.
1、含蓄美:用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引用古诗、名句、成语典故;用歌、剧名。 2、形象美:具有可视、可闻、可感的具体形状或姿态。 3、幽默美:诙谐的语言,形象化手法,启  相似文献   

9.
林跃军 《大观周刊》2012,(8):156-156
我们教材中的许多古诗,用词巧妙,字里行间耐人回味,或气象雄浑,或情景幽独,包含的意境及其深远。但正因为精短,许多老师在面对古诗教学时,经常手足无措,有时不知该教给学生什么,有时一首古诗半节课就上完,剩下的时间无所事事。要让一首古诗在一节课堂里面变得丰富多彩,拓展就是古诗教学的“春风”.  相似文献   

10.
1、含蓄美:用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引用古诗、名句、成语典故;用歌、剧名。 2、形象美:具有可视、可闻、可感的具体形状或姿态。 3、幽默美:诙谐的语言,形象化手法,启发人  相似文献   

11.
制造模糊美是中国古典诗歌意境形成的重要手法。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促成了古典诗歌对模糊美的追求。生成模糊美的关键在于留给读者以联想空间,为避免模糊美在英译过程中所遭受的损失,借助译语的模糊表达传译古诗模糊美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姜洪敏 《大观周刊》2012,(13):190-190
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13.
牛敬宣 《大观周刊》2012,(52):284-284
整个语文的教学,基础是学习的语文教育,小学教材中,古诗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怎样化难为易,由浅人深,体验那源远漉长的美好意境、美好情感,把古诗教好、教活呢?  相似文献   

14.
全丽红 《大观周刊》2012,(35):222-222
古诗在中国文化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炎黄子孙必须继承的宝贵遗产。在小学教材中,古诗教学占有很大的比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古诗词教学目标指出: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相似文献   

15.
李菲 《大观周刊》2011,(28):202-202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古代诗歌种类丰富.既有古代诗.又有近体诗,还有词曲等。古诗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还可以陶冶情操,丰富心灵,提高文化素养。在进行古诗教学与赏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屈英姿 《大观周刊》2011,(14):39-39
多媒体的出现为古诗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简要地阐述了自己借助网络媒体,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品味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拓展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这四个方面入手,优化古诗教学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生动的标题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制作好标题,有许多学问,恰当地运用古诗作标题,往往能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近几年全国评选出来的好标标题,有不少同古诗“攀亲结缘”,富有诗情画意,含蓄简洁,生动活泼。如何不露斧凿之痕,恰到好处地把古诗运用到标题中去,广大新闻、理论工作者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方法。引用古人作诗,把文词的潜力都发掘出来了,它整齐而不雷同,匀称而不呆板,语言概括力很强,而标题也非常讲究精炼。所谓引用,就是把古诗原封不动地引来作标题。这类  相似文献   

18.
张乾 《大观周刊》2011,(20):8-9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它们内容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有很多哲理。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古诗都是脍炙人口、流传甚久的千古名篇,每首古诗皆蕴涵着关的语言、关的韵律、关的画面、美的哲理、美的意境、美的情感。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古诗作品所包含的极为丰富的美育资源进行一番发掘、梳理,以便于我们能因材施教,利于审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更应该在古诗教学中抓住诗中各种美的因素,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秦红亚 《大观周刊》2011,(48):119-119
作文教学是一种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叙事、抒情、议论、说明的能力,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记叙描写能力。如果能够把作文教学方法应用于古诗教学中,或者说以作文教学为载体来学习古诗,这不是达到学习运用语言的目的了吗?本文力图寻找出这样一条途径为小学高年级的语言教学提供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0.
陈杰  李欢 《大观周刊》2011,(41):141-141
古诗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在小学教材中,古诗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在小学阶段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故事法创造情景,使小学生对古诗充满好感,使古诗文的教学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