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江庆典作为韩国节庆旅游与民俗体育融合的代表,彰显了韩国民俗节庆的体育表达。通过对汉江庆典的演变、文化内涵与游戏表征进行探析,架构起民俗体育与节庆旅游的耦合机制:竞技性体育+娱乐式传统民俗文化融合、体验性民俗+参与式民俗体育文化融合、观赏性文化+学习式节庆旅游文化融合。反思关公文化旅游节庆的启示得出:“武圣杯”体育赛事的泛娱乐化开发;关公民俗体育的身体展演与文化意蕴;关公文化的体育仪式与精神符号架构。为关公文化节庆旅游与民俗体育的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基于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的学科理论,从民俗活动开展与承袭、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民俗活动进行文化分层透视.研究以黄龙溪"烧火龙"为例,在梳理黄龙溪"烧火龙"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地域人文环境,从文化分层的四个层面阐释黄龙溪"烧火龙"这一民俗活动的文化特质,研究认为:器物层面重视祭祀与图腾文化表达;制度层面凸显崇敬天地的思维认知;行为层面体现个人与社会属性的双重契合;观念层面凸显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闽南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社会功能,采用文献资料、实践观察、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闽南民俗体育文化。结果表明:中原民俗体育文化随移民入闽,形成汉族农耕文化为主,少数民族沿海文化为辅的闽南民俗体育文化,并向娱神祭祀、节日庆典、社会风情等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具有促进闽南民众人生观念的正向形成和两岸联谊共荣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归纳分析法,对中国民俗传统体育与我国酒文化之间的关联印记进行调查研究.认为民俗传统体育与酒文化的结合场域主要存在于古代宫廷、祭祀庆典和平民生活三大环节,酒文化作为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武术技术风格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了十分显著的推动作用,在现代体育发展中也不时闪现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科学》2019,(5):20-31
本文立足社会过程决定空间形式的方法论并借鉴其他相关理论,强调从仪式文化的再生产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通过对"最后的渔猎部落"进行深入考察,阐释了蒙古族原始渔猎祭祀仪式的变迁逻辑。研究认为:基于生存需要图腾与禁忌伴随着"乡土社会"的礼俗生活应运而生,使生产实践具有象征化指向,个体之间的互动成为具有神圣特质的交往图式;渔猎群体在敬畏生命,敬畏神灵原始认知理念下,禁忌的产生为族群的生存提供了保障,基于文化边界、自然边界和社会边界的共同体意识成为渔民的生产实践的核心;传统的仪式实践是族群信仰的外化,传统祭祀仪式的文化特质表达了人与自然对话的特殊语境叙事,阐释了蒙古族多元信仰的价值互构。社会变迁下"渔猎部落"面临着"过疏化"与"原子化"叠加的风险,重塑"乡土团结"将成为治理的关键。外力的嵌入促使查干淖尔渔猎文化在国家、地方政府、传承体以及当地民众的交织互动之下经历了文化再生产过程。仪式与生产实践的意义链接断裂,团结与失范的共时性张力增大,具体表现为渔猎祭祀仪式与生产实践的关系发生断裂,祭祀仪式沦为纯粹的表演,冬捕祭祀仪式则演化成一种"阈限体验";渔猎祭祀仪式所依存的"族群"边际变得模糊,冬捕节庆民俗仪式表演的文化记忆功能使"渔猎部落"身份得以强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历史文献资料与考古等方法,综合分析了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影响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主要因素、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的分类和特征等问题.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萌芽、初步发展、全面发展和兴盛与衰落等几个主要阶段,是现代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源泉.影响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主要因素有地理与自然环境、民族政治制度与组织形式、民族经济和生存方式、民族周边形势、文化认同和民族心理、民族政策、民俗与宗教信仰;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的类型主要有生产实践类、宗教祭祀礼仪类、军事训练类、民俗节日庆典类和其他游戏娱乐类;其特征主要表现在民族性、时空性、传承性、尚武性和社会性等几个方面.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在促进民族交流和团结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7.
古滇民俗体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从体育考古学的角度对古滇国主要墓葬群出土文物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古滇文化已具备体育文化构建因子,滇国在重大节日举行的斗牛、竞渡、磨秋、剽牛祭祀等民俗活动已显现体育特色,是古滇民族主要的民俗体育活动形式.原始宗教促进古滇民俗体育的形成和发展,也孕育了古滇民族体育思想.古滇人民观念无羁、思想无垠,演绎了独具特色的古滇民俗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体育文化中的一支奇葩.  相似文献   

8.
在过渡礼仪理论基础上,文章采用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文献资料法对水族端节赛马仪式多维度考察,研究得知:祭品作为物化的符号凝聚水族人民的期望;水族端节赛马祭祀并非独立的系统,而是与家族祭祀、村寨祭祀构成一个整体;水族赛马祭祀在分隔、边缘、聚合仪式阶段有着不同的象征体系,相互独立又互相依存,在过程中认同并在生活中践行着水族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9.
社会治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并不矛盾,社会治理应汲取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治理经验和智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既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文化基础,也是其应有之义。民俗传统文化遗产是社会治理的起点,赋予民俗传统文化遗产时代意义,是当前社会治理的要务。通过全国民俗体育文化遗产的筛查以及典型性个案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到乡村地方宗族、村干部、民间祭祀组织、村民以及地方政府在处理民俗体育文化遗产与现代性矛盾冲突时的不同表现,看到后起村干部引领民俗体育文化参与村落治理的良性互动,从而透视了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性生存境像。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民俗民间体育发展历史、发展特征及区域特色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民俗民间体育活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与生产习俗、岁时节日、宗教祭祀、民族艺术等民俗事象共生共存、互融发展的特征.山东省民俗民间体育有着形式各样、层次不一的文化形态,具有浓重的区域传统文化色彩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其表现为:胶东武术门类种多、流传广泛;潍坊国际风筝节、泰山国际登山节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秧歌、渔民节活动个性突出、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