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业余体育教练员培养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从运动训练学、社会学的视角 ,对我国业余体育教练员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 ,业余体育教练员与在训青少年运动员配比基本适宜 ,但在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上显得分散 ,没有形成教练员人才资源优势。业余体育教练员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退役运动员安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安置现状与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运用逻辑分析法深入分析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与运动员退役安置的关系.认为:运动员作为竞技体育的主体,竞技体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有效供给,加强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管理,不仅要确保竞技体育人才的数量与规模能够满足当前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还要考虑以后竞技体育事业持续发展对竞技体育人才的需求,形成需求与供给合理的一种长效机制模式.  相似文献   

3.
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及其开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是由具备竞技运动天赋和才能,并具发展潜力的适龄青少年所构成的资源系统,是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组成部分。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开发就其开发的内容而言,包括数量开发、质量开发和结构开发三方面;其形式又有基础性开发、提高性开发和后续性开发。开发的目的不同,选择的形式也不一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开发,则(下转第55页)是在运动寿命周期的选拔期和成长期内,在科学选材的基础上,对适龄青少年运动才能及其相关素质所进行的基础性开发为主的开发。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开发的特点(1)…  相似文献   

4.
当今随世界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各国都非常重视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储备,运动员选材则成为提升国家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的主要途径。20世纪以来,我国广大体育工作者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从经验选材逐步形成到有理论、有方法、与运动训练相配套的运动员选材体系,尤其在运动员选材实践方面成效显著。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运动员选材理论和方式不断推新,促进了项目选材标准的应用与实践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沈勋章研究员多年米从事运动员选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5.
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和运动训练工作的实际需要,从将综合素质教育思想融入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的重要性入手,论述了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运动训练与德育、智育、心理教育、美育及劳动教育的辩证关系。在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运动训练中,必须激发青少年运动员刻苦训练、攀登运动技术高峰的内在思想动机并化为自觉行动;必须启发青少年运动员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的智力运用,培养具有智力教育支持的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不仅要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具有过硬的运动技能,更要培养其具有出色的心理能力;引入美育,促进青少年运动员身体机能协调发展,激发青少年运动员创造美好事物的热情和力量;通过劳动教育,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学会发展等能力。只有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高水平人才,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及其人力资源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我国体育界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以 4省 44 2人为调查对象 ,研究和探讨了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经因子分析和专业理论研究 ,建立了 5类共 15项指标 :科技道德教育类、体制规范类、经济竞技发展类、外部投入类和消除“近亲繁殖”的教练员培养制度类。笔者在研究中发现 ,我国无论是体育还是非体育家庭都不愿意孩子从事体育和竞技体育 ,主要原因有传统思想问题、体育的社会地位问题、运动员的教育问题等 ,其中教练员的“近亲繁殖”培养制度是影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张鲲  蔡恩伦  姚婧  李刚 《体育学刊》2008,15(2):32-35
分析了我国当前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流动的形式和特征.认为合理流动是实现竞技体育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我国目前的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流动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在地域、项目等的分布存在极大的不均衡.只有促进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才能改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整合.提出了我国新时期应建立"三位一体"的竞技体育流动模式,应建立健全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流动的保障体系和法制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梳理美国社会工作为青少年运动员服务的历程,厘清其不同时期的主张与实践策略。研究发现美国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运动员服务的特点和经验:青少年运动员现实需求与“青年崇拜”文化的内在驱动;资源共享与规范化发展是其外在保障;社团模式是主要的运行机制;多样化的服务内容以及全球推广是未来发展方向。对于我国的青少年运动员服务的启示:关注青少年运动员身心健康,鼓励社工力量介入竞技体育服务;探索社工与体育领域跨界合作的方式,达到资源共享效果;高校助力社工介入体育实践与理论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举重运动作为奥林匹克竞技体育的重要项目,其发展历程已经经过了无数体育人的推动,优秀的举重运动员正是因为在青少年时期经过了较为科学、系统的体能训练,才保证了运动员长期的竞技能力的提升。因此,本研究以青少年举重运动员体能训练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体能训练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希望对我国举重运动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张宇 《冰雪运动》2012,(2):56-59
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综合素养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我国冰雪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对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综合素养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指出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综合素养由政治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等构成;提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提高运动员职业道德修养;树立学习意识,全方位提升运动员的人文素养等培养我国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为保证运动员拥有良好的竞技状态、延长运动寿命和冰雪竞技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