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骨文     
甲骨文这个词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是查不到的,因为形成这个词的历史只有六十年左右,也就是在殷墟甲骨文发现的二十年以后。今天所指的甲骨文就不仅是殷墟出土的商王朝后半期的文字,近三十年来在山西洪赵县坊堆村(195t年),陕西长安县张家坡(1956年),北京昌平县白浮村(1975年)和陕西岐山、扶风两县交界的周原(1977年)都先后出土了一些西周时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只是出土的数量很少,內容也不如商代甲骨文丰富,目前对它的内容正在研究,所以这里介绍的仍是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甲骨文并不是被发现时就称为甲骨文,它经历了由“龙骨”到甲骨,由“刻划”到文字这样一个过程。早在清朝光绪末年,在今天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两公里处小屯村的农民,耕种时经常从田中翻出青铜器、  相似文献   

2.
<正>[背景介绍]近日,在河南省安阳市召开的“甲骨文研究与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500个未释读甲骨文字形,并为取得优秀成果的释读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消息引发了网友热议。认出一个字,奖励10万元!2022年12月27日,河南省安阳市举行“甲骨文研究与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为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甲骨文研究,在全社会掀起释读甲骨文的热潮,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前期组织释读的基础上,将分期分批推出未释读的甲骨单字,对于积极参与并取得优秀成果的,将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  相似文献   

3.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洹河沿岸一带。这里曾经是殷商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 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商代后期遗留下来的主要文字资料。它们基本上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记录,大部分是为商王朝或商王个人占卜的记录,小部分是为一些跟商王有密切关系的贵族占卜的记录。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对很多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  相似文献   

4.
金文     
正最先印在青铜器上面的字被后人称为金文,也是继甲骨文后字体发展的又一大字体形式。古人们称铜为"金",刻在"金"上面的文字就称为金文。铜器以钟和鼎居多,所以金文又称"钟鼎文"。又有人称金文为"吉今文字",《汉语大字典》上说,吉金指鼎彝(古代祭器,上面多刻着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等古器物,古以祭祀为吉礼,故称铜铸之祭器为"吉金"。金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甲骨文的发现地——河南省安阳市,是一组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殷商宫廷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群,由字坊、广场、主体馆、仓颉馆、科普馆、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等建筑组成。总占地约9533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共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一级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  相似文献   

6.
教学答疑     
1.甲骨文就是象形文字吗?初中语文第六册《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一文中说:“殷商时代遗留下来的龟壳和牛的肩胛骨上面刻的文字就是当时使用的象形文字。……后来人们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此论不确。我国古代的象形字都是表形文字,甲骨文中确有不少这种字。但是,约有三千五百字单字的甲骨文不都是象形文字,形声字就占百分之二十,它已不是一种原始文字了。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说:“单以甲骨文而论,已经是具有严密规律的文字系统。后人所谓‘六书’,从文字结构中所看出的六条构成文字的原则,即所谓指事、象形、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出不少的例证。文法也和后代的相同。故中国文字,到了甲骨文时代,毫无疑问  相似文献   

7.
甘桑石刻文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新出土的少数民族文字,从物质载体、文字类型、所记录的语言、行文章法、笔画特点等五个方面将它与甲骨文进行对比研究,可以看出甘桑石刻文字与甲骨文没有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8.
殷墟是商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一带.1899年甲骨文发现和殷墟科学发掘以来,殷墟发现的大量都城建筑遗迹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展现了中国殷商晚期辉煌灿烂的文明,奠定了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可考的古代都城的地位.殷墟这座商代都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结晶,也是全人类的文化宝藏.  相似文献   

9.
你知道吗?     
1.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商周时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又叫钟鼎文。  相似文献   

10.
自19世纪末甲骨文发现以来,学界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甲骨文作为目前为止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它的出现无疑是对《说文解字》的挑战。以甲骨文中出现的"四方之名"为例,《说文解字》中所记录的并非其本义。而"四方之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又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与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阴阳以及诗歌意象中的情绪表达等均产生联系。  相似文献   

11.
<正>远古结绳记事及其所用符号,应该是标明文字发生的萌芽状态,直至黄帝时期"始制文字,乃服衣裳",说明我们的先祖已告别原始状态的生活,进入了文明时期。我们今天普遍说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为什么呢?因为依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来看确实如此。但笔者认为似有不妥之处,从文字发生学的角度讲,甲骨文作为殷商文字的代表,它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古  相似文献   

12.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四千多年前就已出现的甲骨文被认为是一种经过了几千年发展历程的比较成熟的文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本文主要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语言研究方法,对甲骨文进行全方位的考察,来分析说明"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以及其成熟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3.
甲骨文是一种古老而美丽的文字,它兼容了汉字和图画的特点.甲骨文字的装饰美、意象美、简约美对现代图形设计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从1899年甲骨文为世人所知并鉴定为殷商文字以后,90年来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在文字的考释、语法研究以及殷商历史文化的探索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绩。甲骨文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成系统的中国文字,它所反映的是比《诗经》时代更早的语言,对后来汉语的发展具有极深远的影响,在某种意上甚至可以说它是汉语的源头.显然,学习古代汉语是应从甲骨文开始的,而且古代汉语的概念也包括了甲骨时代的语言,指的是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符号学、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自源文字之一的象形文字甲骨文进行分类研究,阐释甲骨文字中与身体动作相关的文字符号的承载意义,揭示甲骨文文字中体育文化的特质,为甲骨文中有关身体动作符号的文字与中国体育文化的关联性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都知道,现代汉语所使用的文字都是"后起之秀",其前身自近及远至少可以由繁体到隶书到篆书到金文,一直追溯到甲骨文。这是有文字材料可确证的。至于甲骨文之前,依理推断,应当还有更古老的字体,只是缺少证据,不好妄测。《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九数。""六书"照章太炎的理解即是"文字之学"。今天小学教习文  相似文献   

17.
河南安阳以小屯村为中心的地区,自秦汉以来被称为“殷墟”,是商代后期“盘庚迁殷”以后的都城之所在。自清代末年以来,这里出土了十余万片龟甲和牛骨等,上面刻有商代后期占卜等的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是目前已发现的我国时代最早的、较为成熟、较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乃至汉简、石碑、敦煌抄本等出土材料中的字形入手,分析"杨"字的繁体——"楊"当从"昜",而非"易"。甲骨文、金文形体中",楊"均为从"昜";战国文字形体除秦系文字外,仍本自金文;秦系文字中开始出现二者相混的情况。虽有《说文》保存正确的小篆形体",易""、昜"二字之隶定形体仅一横之差",易""、昜"二字相混的现象仍相当常见。"杨"作为姓氏乃源于国名,国灭又为采邑名,食采邑者以其为姓。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项目图标,名为"篆书之美",以篆字笔画为基本形式。它融合了中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等文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这些体育项目图标易识别、易记忆、易使用,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及《文源》采用古文字资料的范围、《文源》不用甲骨文之谜和《文源》引用传统"说文学"资料等三个问题。从取材的角度看,《文源》是一部继承传统文字学特别是清代段、朱"说文学"的成就,同时又结合古文字资料尤其是商周秦汉金石文字资料来探讨汉字本形本义的承前启后的著作,它虽然还没来得及用上甲骨文的资料,但已经充分展示出古文字资料和传统文字学相结合给汉字学研究所带来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