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曾国藩一生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他虽然不是一个职业教育家,但是他的教育思想却非常丰厚且有其的独到之处。本文试从他的教育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他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以使我们能够从曾国藩的教育方法中汲取和借鉴有益的东西,完善我们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能更好的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1946年,陶行知先生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指出:“教育方法要采取自动的方法、启发的方法、手脑并用的方法、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并且要使学生受全面教育以克服片面教育;注重终身好学之习惯以克服短命的教育。在现状下,尤须进行六大解放: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丰富的学问;  相似文献   

3.
朱熹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从教育价值、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四个方面论述他的教育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对他的教育哲学思想进行批判吸收。  相似文献   

4.
墨子身兼学者与教师的双重身份,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学派。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兼士”,他的教育内容是德行与技能并重,这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他的教育方法是主张学以行为本。由于墨家教育对象为“农与工肆之人”,因而墨子教育方法的特点是主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一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5.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鹤琴是我国第一个运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儿童心理,进行教育实验的教育家,他于上世纪40年代初期提出了他的“活教育“体系,这是由我国学者提出的第一套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等。他的活教育理论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产生、基本内容及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鹤琴是我国第一个运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儿童心理,进行教育实验的教育家,他于上世纪40年代初期提出了他的"活教育"体系,这是由我国学者提出的第一套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等。他的活教育理论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产生、基本内容及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许臻 《生活教育》2016,(5):26-27
杨效春是少年中国学会会员,信奉"少中"以社会的活动创造少年中国的宗旨。他把教育看做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并终身致力于教育活动。他追随陶行知共同创办晓庄试验师范学校,他认为晓庄师范是师生同甘苦共生活的家园,晓庄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深刻地影响着他后来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赫伯特·斯宾塞是英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社会学家和实证主义哲学家。在实证论、进化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快乐教育,对各国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起广泛而深刻的教育变革;他倡导科学教育,从而奠定了他在近代科学教育中的杰出地位;他提倡尊重孩子的权力、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注重教育方法等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依然有着极大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震亚 《家庭教育》2011,(10):46-46
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父亲是一位私塾先生,他注重以良好的方式教育人,反对打骂的教育方式。他经常用讲故事、打比方、举例子等方法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0.
马林森的比较教育方法论思想继承了历史人文主义的研究传统。他运用因素分析、历史研究等比较教育方法建构了其独特的比较教育研究范式——民族性分析框架,为认识和理解一国的教育制度提供了分析和解释工具。他强调文化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提倡在比较教育研究中运用文学研究的方法。他的比较教育方法论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于今天的比较教育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清初教育家李工对颜元的教育思想加以继承和创新,形成颜李学派,在我国教育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教育思想包括崇尚实利,学以致用的教育观;明明德亲民以止于至善的教育目标;德艺并重、体用兼顾的教育内容;习动和习行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塨是清初卓越的教育思想家,他力图建立一套健全有效的教育体制。他提出了"明明德亲民以止于至善"的教育目标,并对教育目标的各个条目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冯玉奇,现代通俗小说家,四十年代在上海滩红极一时,但在文学史上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历史地位。冯玉奇"剧作家"身份的解体这一重要文学事件在文中得以厘清,《舞宫春艳》和张资平《苔莉》的横向对比透视出冯玉奇创作中存在的媚俗弊端,由《礼拜六》杂志拒登冯玉奇小说探讨"媚俗"这一文学倾向对当代文学的警示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塨年表     
李塨是清初知名教育家、思想家,颜李学派之主要成员,他对颜李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当今之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恽鹤生自识李塨,尽弃前学,而学习斋之学。他私淑颜元,在与李塨的交往中,立日记省心改过,坚守三物之学,六艺之教。他的著作《大学正业》,继承了颜李学说并有所发挥。晚年归常州,将颜学南传。常州今文经学的兴起,与之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李塨是清初知名思想家,颜李学派创始人之一。在其一生中,他曾多次应聘入幕,辅助地方官员料理政务。他的游幕活动,既解决了其家庭生计问题,又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广交了朋友,同时也使颜李学派的实学思想得以更为广泛地传播,并使其政治经济思想或多或少地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7.
教育开发西北:李蒸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蒸是中国现代名教育家,任北平师范大学校长达14年之久。在任内,恰逢抗日战争爆发,他率领师生迁往大西北,开始了他艰难的陕西、甘肃的历程。李蒸在西北长校8年,对西北的政治经济、地理环境、风俗民情、化教育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提出了以化教育开发大西北的主张,并以师大师生为基干队伍付诸实践,取得了比较显的成绩。他的实践对于当今党中央制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木公年谱     
历经弘治、正德、嘉靖三个时期的纳西族诗人、丽江第八世土司木公,在治理地方、推动汉文化传播及民族文化融合、汉语诗歌创作等方面都卓有建树。他与当时著名文士多有交往唱和,张志淳、杨慎、张含、李元阳等曾为其诗集作序或作评点,杨慎还为之编辑了《雪山诗选》,《列朝诗集》《明诗综》《御选明诗》《滇南诗略》《滇诗丛录》等总集亦有其传、其诗。由此可见木公在当时和后世的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教育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近代名学和教育家,李大钊的教育思想也是很丰富的。他强调教育对国家和社会进步具有“培根固本”的重要作用,凸显出“科教兴国”的战略远见。他在普及国民教育、规范培养目标、力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提出的主张,映透着他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和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李大钊的这些思想和主张,对中国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泰华作家司马攻主要通过他的怀乡叙事来重新构建生活经验断裂后的文化身份,以此来释放身份焦虑。司马攻的身份焦虑不仅体现在他个人移居所造成的两地生活经验断裂后的个体文化身份焦灼,更重要的是表现为中华文化之根的失落与追寻的民族文化身份焦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