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初级中学语文课本这次修订,以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数学六纲》为依据。课文除教学大纲规定的110篇外,原课本中没有列为基本篇目的70篇,抽去23篇,保留47篇。新增课文83篇。修订后的课本,共有课文40篇,每册40篇。修订本比原课本增加课文60篇,目的是增加阅读量和扩大知识面。为了不加重教学负担,课文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讲读课文,除基本篇目外,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和可能,另安排10篇,共120篇,平均每册20篇。课内和课外自读课文各安排60篇,平均每册10篇。为了方便教学,课文分实用文章(包括现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文学作品(包括现代散文、小说,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课本这次修订后,增加了课文篇目,如初中由原课本每册的30篇增加到40篇,其中讲读课文每册20篇,自读课文每册20篇。新增课文大都是自读课文,以初中语文一、三、五册新增加的41篇课文来说,就有39篇是自读课文。自读课文分为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两类。“课外自读课文没有提出教学重点。”(见《初级中学语文课本修订说明》)为此,就部分新教材加以提示并配上练习题,请参考。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新教材,每个单元的五篇课文,一般分别安排为讲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的《初中语文课本修订说明》指出:“修订本比原课本增加课文六十篇,目的是增加阅读量和扩大知识面。为了不加重教学负担,课文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这就阐明了把课文分为三类,是为了处理好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教材修订后,每册增加课文10篇,而学期教学总时数却没有增加。课文由讲读课和自读课组成单元,如第一册,40篇课文,讲读课21篇,自读课19篇,还有汉语知识,作文训练、听说训练等。语文教师普遍感到教学任务重,课时紧。讲读课属精讲,自读课究竟应该怎样教呢?这是初中语文教师不断研究探索的一个新课题。 课文增加篇目,目的是为了增加阅读量和扩大知识面;篇目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是“为了不加重教学负担”。所以我以为,既不能因教材量增加而随意简化教学内容,置自读课于不顾,又不能人为地加重教学负担,把自读课上成讲读课。下面,试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教授讲读课,一般一篇文章用两课时,难度较大的如《社戏》可安排三课时,浅显易学的如《想和做》则用一课时。备课时,抓住课文的重点和学  相似文献   

5.
一、目前的职工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大致上是沿袭普通中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定的,没有完全反映职工教育的基本特点。以职工初中语文课本为例,一套三册的课本,除基础知识外,课文共105篇,其中讲读课文53篇,阅读课文52篇。按大纲要求,讲渎课文的教学时数应占总时数的55%;阅读  相似文献   

6.
在1990年初,国家教委对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作了调整,在新编初中语文课本中,调整后讲读课文108篇(其中非基本课文8篇),课内自读课文50篇,课外自读课文82篇。阅读篇目的比例之大十分明显,因此,适应这种变化,是初中语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同时也使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了。针对这种变化,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更应加强对阅读课的探讨。本文就如何指导初中生现代文阅读,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和做法。现代文阅读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是一大难点——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其效果往往还事倍功半。尽管课本的编写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知识面,而又不加重师生的负担。  相似文献   

7.
现行语文教材以单元作为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每个单元一般安排五篇课文,分讲读课文、自读课文(包括课内自读和课外自读课文)两类。在中学教学中,对这两类课文的处理并不一致。有的教师讲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一样上法,实际上等于取消了自读课文;有的教师以升学考试为指挥棒,只教讲读课文(基本篇目),自读课形同虚设;有的教师仍像过去一样进行单篇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上述做法都违背了单元教学系统、整体、迁移的要求,离开了教材  相似文献   

8.
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在小中学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的意见》,编写了中学语文补充教材,从1990年春季开始使用。为了腾出课时,供补充教材使用,从每册现行课本(高中)中提出八篇左右非基本课文,变为自读课。现将改为自读课文的篇目供布如下(带△者原是讲读课文)。  相似文献   

9.
抓好自读课     
从1990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修订说明来看,初中语文的基本篇目减少,课外自读篇目由原来的59篇增加到82篇。1994年实行新工时后,教材又作了调整。无论是统编教材还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教材,教读课文都相应地减少了,减去的篇目都是作为自读课文处理的。为什么作以上调整?第一是为增加教读课课时,第二是为多给学生自己阅读的机会。不少教师恰恰忽略了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这一重要意图,忽略了自读课这一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其具体  相似文献   

10.
浅谈自读课教学的有效控制山东省曲阜市时庄教委中学教研室朱圣武初中语文教材里,自读课文共有132篇,占语文教材篇目的55%。这些课文分布在各个教学单元里,形成了讲读、课内自读和课外自读的阅读系列。显然,课内自读课教学成为由讲读到课外自读的中介,它在讲读...  相似文献   

11.
今年秋季开始,初中将普遍使用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本,即新教材。它分讲读课本和自读课本两种,同时用于教学。讲读课本绝大多数是公认较好的篇目或传统篇目。然而指导思想是新的,编辑意图是新的,构成的体系是新的。至于自读课本,绝大部分是新课本,如第六册,新篇目达到80%以上。根据有关材料说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自读课本中的课文当讲读课文教。这就必然要新课新备,自然也有新课新备的问题。回顾以往的情况,有的课文存在误点,有的参考资料存在误点,有的提示、注释、思考练习有误点,如不把旧课当新课看待,轻车熟路,这些误点自然就会带到新  相似文献   

12.
修订后的初中语文课本,将课文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研究如何搞好三类课文的教学,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现实而重要的问题。修订后的初中语文课本,仍属综合型教材。如用整体原理来看初中语文教材,全套初中语文课本就是一个大的有机的综合整体。一个个单元则是一个个小的综合体,讲读课文、课内自读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就分别是这个综合整体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三类课文在全套教材中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它们为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和听说  相似文献   

13.
一新编初中语文课文把课文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个类型。我认为,这正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大纲的基本目的,和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勤学苦练,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语文实践中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发展智力”,“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的基本精神,可以说,三类课文是对原课本的精讲、略讲两类课文进行改造的成果体现,它构成初中语文课本课文类型的一个新体例与新系统。  相似文献   

14.
二、初中文言文教材是怎样修订的? 这次修订的幅度相当大,不仅篇目有较大的变动,编排体例也跟旧的课本有所不同,现将修订的具体情况简要叙述如下: (一)关于篇目的修订旧的六册课本共有文言文(不包括古代诗歌)40篇(两篇以上合为一课的,也按一篇计算,下同),修订本为41篇,篇数基本不变,主要是课文的长短深浅不同。修订中,对新《大纲》规定的“基本篇目”以外的旧篇目,分别采用“删”和“调”两种方式处理,即删除其中不适用的部分,而将可保留的部分由原来的讲读课文调整为阅读课  相似文献   

15.
今年秋季,全国普通中学将使用人教社新修订的中学语文课本。这套新课本既保持了原来综合型课本的特点,又有了较大的改进。新课本除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190篇基本课文外,还有三分之一左右是新课文,对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各年级立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训练的原则要求,也作了具体落实。新修订的通用初中语文课本中共收入了240篇课文,其中新课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新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分为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两类,共124篇,约占新教材课文总量的50%,超过了讲读课文的数量。纵观一至六册课本,讲读课文逐渐减少,自读课文相对增多。至第五、六两册,自读课文均达每册课文总量的60%,特别是在第六册课本中,课外自读课文计十六篇,占了课文总数的40%,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在每单元内,总是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课文依次排列,按单元教学要求形成一体。新教材中三类课文的设计和编排,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由“教”到“不需要教”的过渡趋势,组成了培养学生自读能力的“三部  相似文献   

17.
为适当增加初中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其知识面,现行初中语文教材进行了较大改革,全套教材共六册240篇,比原教材增加60篇。课文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全书课内自读68篇,课外自读56篇,两类课文共124篇,占全书篇数51.7%,另有一周一读一背古诗96首,对于课内外自读课文的教学,教材说明中明确指出:“课内自读课文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课外阅读课文由学生在课外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并非这  相似文献   

18.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与1983年版的相比,除了在知识体系上的联贯、单元内存的设置、课文篇目的调整及习题训练的安排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适应了当前教学的实际需要外,编者在每课之前加上了点拨性材料,即讲读课文前的预习提示和自读课文前的自读提示,这些也都为指导教师明确目的地教,学生抓住重点地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的中专语文课本,把课文分为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两大类.讲读课文是完成教学要求,体现讲练序列的基础;阅读课文是讲读课文的必要补充.怎样认识并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这两类课文的教学呢?下面谈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体会.一、讲读课文  相似文献   

20.
一、单元总结的必要性根据教学大纲修订的中学语文新教材,课文是按照单元进行编排的,每个单元都是同一文体,整个课本各文体的安排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大体系,而每个单元便是构成这一有机的大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单元内的几篇课文又分为讲读课、课内自读课和课外自读课三类,再加上作文训练和知识短文,便构成了每学期中既与其他单元有一定联系,又各自相对独立的较完整的小体系。因此,在完成一个单元课程的教学任务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