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报很少或者根本不关注社会新闻。在目前,党报报道时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新闻,而把社会新闻“送”给了晚报、都市报、生活报等,这种情况要有所改变。从两个角度看,无论是从读者的关注度,还是从党报自身的发展,社会新闻都应该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走回党报的版面上。社会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等,  相似文献   

2.
张薇 《记者摇篮》2006,(3):23-24
新闻从业人员不管自己主观上是否意识到,其所采写的新闻报道、对稿件的编辑处理、版面的发表形式,无一不反映了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毋庸置疑.党报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是为读者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在这一前提下,对党报教育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还有其特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柳萍 《青年记者》2006,(24):47-48
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同人们息息相关。对其有选择地、适时地加以报道,是党报应该负有的重大社会责任。社会新闻报道与政治、经济以及法律或其他报道一样,应当起到伸张正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等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党报报道社会新闻不是一味地争抢读,而应当是用理性思维增加社会新闻报道的深度,把社会新闻报道推向一个较高的层次,使之能给人以理性的分析与思考,从而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4.
一、追求独特主流视角成就影响力眼下,党报社会新闻报道成为党报与都市报竞争的重要一环。受定位、版面数量等因素的影响,在党报的各类新闻中,社会新闻一般被认为是以软见长的非主流新闻,甚至一度被边缘化。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日渐多元化和党报新闻改革  相似文献   

5.
党报版面上的“言论”,是通过党报表达上级或同级常委和政府的计划、意志、思想、认识、观点、主张等的需要,起引导、指导作用。它比其他体裁的新闻作品所体现的报道意图来得更直接、明了。与各级党报在新闻报道内容的可读、可受性上有着明显改进的事实相比较,党报包括理论版、各类评论在内的言论宣传的总体上还没有新闻报道的丰富、鲜活、轻松,寻求言论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仍是突出存在的问题,言论宣传“入心”的效果不佳。“加强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全面发展,这是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反复强调…  相似文献   

6.
刘波 《传媒观察》2005,(11):5-7
头版是党报的旗帜、龙头,也是党报的脸面和窗口。它代表党报的风格和品位,集中体现党报的舆论导向、编辑方针和新闻特色。办好党报头版,以厚重实惠的内容吸引读者,以大方新颖的版面打动受众,是党报改革的关键。面对市场经济的压力,很多党报的副刊、周末版、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版尝试了各种尝试,而作为“脸面”的党报头版受党报性质、舆论宣传导向的限制,在改革创新上落在了其他版面的后面,成为党报改革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7.
较长一段时期,报纸上那种“叫座”的“花边消息”,似乎一直只属于晚报类报纸。在提倡党报亟须“三贴近”的今天,实在有必要让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品种,在党报版面上生根、开花。  相似文献   

8.
《郑州日报》2006年7月1日全新改版,提出打造高品质都市党报的理念,我们的想法是让报道的政治品质、内容品质、形态品质高一些,改变党报报道的惯性模式,让时政报道突出一个“活”字,经济报道突出一个“深”字,社会新闻突出一个“正”字,新闻评论力求一个“透”字,文体新闻突出一个“靓”字,让党报的新闻报道必读、可读、耐读,用高品质的新闻影响读者、引导读者.  相似文献   

9.
缪毅容 《新闻记者》2006,(11):22-25
“话题新闻”近来在媒体上频频出现。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表现形式.“话题新闻”增强了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实现了“大”(党和国家的大局)与“小”(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间的良好沟通。标志着媒体对新闻事件、新闻现象的关注,从传统、单一典型宣传.开始转向更宽广领域,使社会深处涌现出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成为广泛报道的对象。一年一度的全国人代会、政协全会(以下简称“两会”),审议、讨论和制定的方针、政策、法律,以及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决定着国家一个时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走向,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未来的生活。来自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会上的建言献策,大量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和社会关注热点。同样。上海市的“两会”在地方上发挥着类似全国“两会”的重大作用。因此,“两会”新闻报道,作为时政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极大关注度。而“两会”中的热点话题,又为话题新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研究“两会”话题新闻报道。不断提高“两会”新闻报道质量,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手段和表现形式,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心理,提高党报等主流媒体影响力和辐射力,也能使党报等主流媒体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更具生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党报姓党,党报是报”,新华日报总编辑周正荣的观点明确而准确地表达了党报的属性与特征。泰州日报作为市委机关报,承载着党的声音,负有一种特殊的政治与社会责任,但它又必须成为读者要看、爱看的新闻纸。从2004年9月1日起,《泰州日报》对版面的内容与设置进行了较大调整,调整的指导思想是摸索如何更好地把握办好党报的“三维视角”,着力在“重”、“新”、“靓”上下功夫,让党报更耐看,更好看。  相似文献   

11.
钟岚 《新闻界》2002,(4):8-9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以都市报为主体的社会生活类报纸异军突起,在开拓新的读者市场的同时,也挤占了其他报纸特别是党报相当份额的读者市场。面临严峻挑战的党报纷纷改版扩版。改版扩版的重头戏之一是加大社会新闻报道力度。党报社会新闻由过去主要是法制新闻拓宽到整个社会生活领域,由零星而集中,由时有时无且无固定版面到成为党报宣传一个不可或缺的板块。社会新闻报道力度的加大,改变了过去报道面相对狭窄的局面,使报纸信息量增加,可读性、服务性增强,对提高党报宣传的竞争力起了重要作用。比这更重要的收获是明确了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12.
让党报一版的版面漂亮起来,是一个难点,因为党报不同于“生活报”、“周末娱乐报”,一版又是要闻报,不能过于花哨和浅薄。所以,一版编辑要有版面策划意识,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工作.使一版的版面既儒推庄重,又妩媚动人。版面策划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因此,版面策划包括内容策划和形式策划。党报一版是要闻版,要使一版有看头,就必须搞好内容策划。一、项目策划项目策划是版面策划的“重头戏”,它显示一个综因部的总体策划水平。二、兴奋点策划一个版面要有亮点,要有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兴奋点,不然版面就会死气沉沉,令读者生厌。策…  相似文献   

13.
张政 《传媒观察》2004,(5):57-58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报业市场激烈竞争的冲击下,改版已成为党报应对竞争的重要手段,用“大改年年有,小改三六九”来形容党报的改版状况毫不为过。而党报的每一次改版,都犹如一缕清风吹动着党报的发展:版面亮丽了,文风清新了,直击热点、为读者喜爱的新闻报道多起来了……  相似文献   

14.
金涛 《新闻前哨》2007,(9):38-39
让社会新闻报道成为党报宣传的一个亮点,是党报紧跟时代步伐,注重贴近性,提高可读性,用自身良好的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在报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作为主流大报的党报,开始尝试以“三贴近”的积极姿态应对市场——通过增强自身吸引力、亲和力和贴近性,与寻常百姓近距离接触。许多党报通过介入社会生活的报道,扩大了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党报如何经营好社会新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蒋颖 《新闻界》2007,(6):11-12
本文以《四川日报》社会新闻报道为例,深入阐述了社会新闻是党报新闻宣传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社会新闻是当前党报新闻宣传改革创新的一个落脚点,提出了党报社会新闻报道应找准的几个视点.  相似文献   

16.
地方党报作为当地党委政府的主要宣传工具担负着重要的宣传使命,如何让严肃的党报受到普通群众的喜爱,它的社会新闻版块毫无疑问将重任在肩。社会新闻作为一种新闻类别和新闻样式,除了是晚报和都市报的主角,也应该在党报的版面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关注民生热点、关注基层民情、关注百姓心声,有意识地去发现、表现富有人情味的新闻事件,在社会新闻报道中多突出"人情味",可以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拉近党报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增强党报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和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渊 《新闻实践》2009,(11):33-35
这是一个有越来越多的大众渴望言说的时代。在这种大背景下,党报的评论版面如何生存与发展,需要新的思考。近年来与都市报等市场类报纸相比,党报的新闻评论让很多读者觉得“不解渴”、“不过瘾”,致使党报评论的权威性削弱,社会影响力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8.
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善待社会新闻是地市党报改进报道的取向之一,也是新闻报道落实“三贴近”要求的一个方面。新闻报道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中, 往往会涉及新闻事件的“正面”和“负面”问题。通常认为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爱幼扶老、邻里相帮以及人们生活的新观念、新风尚等题材的社会新闻是“正面”报道,是党报社会新闻的主格调; 各种批评报道和跳楼寻短、抢劫嫖娼、事故伤亡等题材的社会新闻, 一般被认为是“负面”新闻,作为党报要尽量少报或不报,以减少负面效果。 其实,对“正面”和“负面”报道做如是的界定…  相似文献   

19.
版式革新花开有期──无锡日报版面的改革项友炜,葛明没有锦绣的版面语言,一切出色新闻报道便只是断线珍珠,可谓“纵豆蔻词工难赋深情”。如何更好地运用版面语言为报纸宣传服务,虽不乏有识之士为之呼吁,但长期以来党报在排版方面的偏颇远未引起足够重视,对版面编辑...  相似文献   

20.
做好社会新闻报道有助于党报吸引受众、引导舆论。本文通过认真研究,发现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存在的不足,并结合理论研究成果、优秀报道案例,对如何做好党报的社会新闻报道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