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北京军区《战友报》社宋志耀同志向全国新闻领导机构、新闻团体和新闻出版单位致信,呼吁“新闻界各级领导要重视群众通联工作,抓紧组织撰写《中国新闻通联学》著作”。宋志耀同志在信中说,近几年来,全国新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档案馆编辑的《社联盟报》一书,已于1990年由档案出版社出版。1930年5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简称社联)在上海成立。社联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主要由一批党内外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进步的思想文化工作者组成的左翼文化团体。《社联盟报》是社联的内部油印刊物,专门刊载社联常委会制定的工作计划、各部和各区委工作  相似文献   

3.
韩阳  何娜 《出版参考》2007,(7X):25-25
由21世纪出版社和金沙优图文化合作的杂志书《映色》、《月》于2007年暑期隆重推出。21世纪社目前旗下已有《悦读mook》、《光年纪》、《火星少女》等杂志书,市场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记者韩阳通讯员何娜)由21世纪出版社和金沙优图文化合作的杂志书《映色》、《月》于2007年暑期隆重推出。21世纪社目前旗下已有《悦读mook》、《光年纪》、《火星少女》等杂志书,市场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5.
《中国编辑》2007,(1):92-95
2006年11月29日上午,《中国编辑》杂志编委会2006年度工作会议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召开。会议由《中国编辑》杂志主编张增顺主持。来自京、津、汉等地的二十几位顾问、编委出席了会议。桂晓风同志代表中国编辑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宣布了杂志顾问和编委会组成人员名单。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刘志鹏介绍了高教社接办《中国编辑》杂志一年来的做法和对进一步办好刊物的要求。《中国编辑》杂志副主编郑惠坚、编辑部副主任陈虹汇报了一年来的办刊工作情况及今后的打算。与会顾问、编委就办好《中国编辑》杂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下面是他们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6.
编后记     
本期发表的陈景春同志的《编辑学的研究应更上一层楼》,是本刊编辑部在今年四月向作者特约的。作者在百忙中赶写此稿,于八月间寄给本刊。因本刊从发稿到出版的周期约需四个月,今天才得以和读者见面。作者对编辑学的研究怎样进一步探讨,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值得大家重视。《科学》杂志特色探讨的专栏,是由上海科技出版社《科学》杂志编辑室供稿的。中国科学社的《科学》杂志的许多好的传统,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新闻年鉴社出版的《中国新闻年鉴》’99卷日前发行。 该年鉴是我国新闻业的大型资料性年刊,每年直接参与这项工作的有数百人,包括了上至新闻领导部门,下至基层新闻单位的领导同志和新闻工作者。它的内容涵盖新闻业的方方面面,无论新闻工作领导管理部门、新闻业的一线人员、新闻院校师生、广大新闻爱好者以及相关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理事、《读书》杂志副主编史枚同志,因患脑溢血救治无效,于1981年4月11日晚11时55分逝世,终年66岁。史枚同志于1914年lO月19日生于江苏苏州。1931年在苏州中学读书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在上海先后任共青团沪西区委宣传部长和沪东区委书记。1936年1月被国民党逮捕,同年11月出狱。1937年起开始从事党所领导的进步文化活动,先后编辑进步杂志《新学识》和《救中国》。1939年1月在重庆担任生活书店编辑,任《读书月报》主编。1939年6月去新疆任文化协会编审副主任兼新疆学院讲师,不久即遭反动军阀盛世才逮捕,又坐了四年半监狱。1945年9月回重庆重新参加生活书店工作,并于1946年起先后  相似文献   

9.
《兰台内外》2004,(5):21-21
为了全面总结2004年《兰台内外》杂志通联宣传工作,确定2005年《兰台内外》杂志通联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8月24—25日,省档案局在瓦房店市长兴岛经济开发区召开了《兰台内外》杂志通联宣传工作会议,省档案局副局长梁占田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各市、州及县(市、区)档案局主管宣传工作的领导及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省档案局相关处室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伊始,记者登门走访了《工会博览》杂志社,请该刊主编樊叙勇同志就《工会博览》的办刊方向和杂志的特点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记:据说《工会博览》在全国工会系统是惟一的半月刊,杂志又是伴着新世纪的曙光问世的,您是否谈一谈创办这本杂志的一些情况?樊:《工会博览》确实是全国工会系统第一家半月刊杂志。《工会博览》的前身——《北京工人》,诞生于大革命时期的1925年,是由李大钊同志领导的中华北方局创办的。这本杂志是我党早期领导的一本为数不多的工人  相似文献   

11.
由光明日报编辑,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博览群书》杂志即将在年内创刊。杂志编委会由新闻界、出版界、读书界、书评界的有关人士组成,由光明日报社领导,受中宣部出版局和文化部出版局指导。编委会下设编辑部,负责日常编辑工作。 1983年7月,胡乔木同志在全国通俗政治理论读物评选授奖大会上指出:全国城乡的读书活动兴起来了,广大读者需要各方面的书。我们应该用生动的文字向读者宣传推荐书。《读书》杂志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12.
由文化部外联局、《中外文化交流》杂 志社共同编辑的《外国文化管理纵览》将由文化艺术出版社于1994年底出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驻外使、领馆文化处(组)的同志撰写了大量的驻在国的文化调研资料,出国文化考察团也写了一些外国文化考察专题报告,该书即是从中精选出有关外  相似文献   

13.
1983年11月,我应邀参加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在桂林阳朔召开的出版研究年会,会后在桂林小住。桂林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城。与会同志中,有不少是三联书店的老同志,在那敌骑纵横,烽火遍地,国民党反动派倒行逆施的年代,曾先后在桂林从事革命出版工作。旧地重逢,倍觉亲切,缅怀往事,感慨万千。在一次“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文化城陈列馆筹备处”的座谈会上,谈到桂林文化供应社的情况,不少事为外界所不了解,同志们希望我写个材料。其实,早在建国初期,文供社原社长陈劭先,应全国政协征集文史资料的要求,曾邀请邵荃麟、陈此生、宋云彬、傅彬然、杨承芳和我这些当事人聚会,委托宋云彬执笔,写成初稿传阅。以后由于一个政治  相似文献   

14.
1982年,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与上海图书馆创办了《图书馆杂志》。30年来,《杂志》在领导和专家的关心帮助下,在读者和作者的鼎力支持下,成为中国图书馆界的重要专业学术期刊之一。在纪念《图书馆杂志》创刊30年之际,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杂志》社等单位特别举行《图书馆杂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2006年9月5日,市档案局(馆)期刊编辑部召开了由19个区县档案局(馆)局(馆)长参加的《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杂志2006年通联工作会议。会议由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兼《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杂志主编仓大放主持,市档案局(馆)局(馆)长兼《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杂志两刊编委会主任吴辰到会并讲话。此前,8月28日,期刊编辑部还召开了由部分市级机关、大型控股集团、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单位档案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杂志2006年通联工作会议,仓大放同志到会并讲话。自《档案春秋》杂志更名改版以来,对如何"传播和弘扬档案文化"作出了尝试和实践。从这本杂志编辑出版近两年的实践来看,《档案春秋》不仅得到了档案界内部的首肯和欢迎,而且社会各界对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传播档案文化也  相似文献   

16.
贵社同志工作负责,态度认真,使我最感动、最难忘的是,订阅贵社杂志时获得赠书(《我怎样当记者》)一册,且赠书和订刊汇款的发票也以挂号方式寄出。  相似文献   

17.
在这篇文章里,我主要介绍边春光是怎样主持修改和审定《红岩》的。《红岩》这部书稿,最初是我社社长兼总编辑朱语今同志拍板组织的,1959年语今同志调离后,边春光同志任社长、总编辑,由此《红岩》就在他的领导下完  相似文献   

18.
由中央领导同志倡议、由中宣部和文化部直接领导、由人民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承担编辑出版任务的《祖国丛书》,将于今年上半年出书四十余种。现已广泛开展征订工作。《祖国丛书》是一套以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为主要对象的大型通俗丛书,约一千个选题。这一千个选题,都围绕着一个大的主题——向青年进行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为了使这套丛书能很快  相似文献   

19.
问:今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建社就40周年了,您能否先介绍一下贵社的情况? 答:《科技与出版》杂志版面很紧张,所以我只能简要地回答。邮电出版社是1953年建社的,隶属邮电部领导,是邮电通信方面的专业出版社。建社之初,只有20几人,年出书30几种。现在的规模比当初大多了。现在年出书360余种,此外还有11种刊物,其中《无线电》杂志、《集邮》杂志、《摩托车》杂志、《电信技术》杂志等,发行量均居全国同类刊物之首。出书范围大体分四个方面:一是邮电通信类,包括邮电经济和管理以及各类教材;二是集邮类,这是和邮电系统的业务配套的;三是电子  相似文献   

20.
当我手中接过由中国记协颁发的新闻工作30年的荣誉证书的时候,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的坎坷历程使我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从1959年我投笔从戎开始,常常也利用手中的笔写稿,被《空军报》、《解放军报》、《通信兵杂志》采用。1969年,我从部队转业去《浙江日报》社学习办报。先后有郑梦熊、袁一凡、钱吉寿、李斌、赵宝杰、丁奎年、陈柳英等同志成为我的老师。改变了我后半生的命运。在这30余年的新闻工作中,我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