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词语都有一番来历,"推敲"的故事人尽皆知,还有一些词语虽然常说常用,但关于它的来历却鲜为人知,你知道下面这些词语的渊源吗?  相似文献   

2.
当你观看精彩的体育比赛或是体育报道的时候,总会听到像“问鼎”、“蝉联”、“夺魁”等词语,那么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和来历吗?  相似文献   

3.
英语good—bye恐怕是最常见的英语词语,但你知道这个词的来历吗?  相似文献   

4.
典故是古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关来历出处的词语.是浓缩的文学语言。掌握一定的典故,可以使我们开拓思路,提高文学素养和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5.
从修辞的角度说,用典是引用的一种,暗引典故叫用典,如果明引一大段“典故”,一般叫引用而不叫用典。《汉语大词典》释为:“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前者叫事典,后者叫语典。  相似文献   

6.
典故是古代诗词曲常出现的人物、历史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等。不了解典故的含义,就无从理解作品的主旨。从用典目的看,可以类比其人或其事,也可以对比其人或其事。用典类型有明典、暗典、反典等。  相似文献   

7.
在时下的报刊上,金风、祝融、坤角这些词语时有出现。它们的文化含量颇高,如果运用得当,会使语言显得典雅脱俗,文采斐然。人们不禁要问: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呢?答曰:它们渊源于五行八卦说,来历很不平凡.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要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基于此.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每个语文园地的“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成语故事”等板块.安排成语积累.了解成语来历。因此,教师可充分挖掘成语资源,引导学生在平时阅读与丰富多样的活动中,积累成语,活用成语。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在书面语还是口语中,常可见到、听到“滑铁卢”一词。毫不夸张地说,“滑铁卢”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高频词语,不少人对它很是“青眯”。然而,若要准确地说出“滑铁卢”的来历及语用特点却并不容易。因此,读懂“滑铁卢”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要使文章有丰富的内容,较深刻的思想和绚丽多姿的文采,在写作中不能不用点典故。什么是典故?含义有二:一是指过去的典章制度和历史掌故,二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本文试就第二种含义,谈谈典故在写作中的运用古今中外的写作者,在吟诗作文中引用  相似文献   

11.
一、课前谈话,课自缘起 板书“缘”字,让孩子们猜猜老师为什么板书“缘”。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情1.逐个板书五个词语:闰土(名字的来历)、正月(多音字)、忙月(闰土的身份)、秕谷(学生不太理解)、祭祀(学生容易写错)。  相似文献   

12.
《荷塘月色》一文中,有这样一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教科书对其中的“田田”注释为“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笔者以为这样的注释欠妥。首先,看该词语的来历及含义。从注释中可知:《荷塘月色》中“田田”一词是朱自清先生化用了汉乐府《江南...  相似文献   

13.
英语good-bye恐怕是最常见的英语词语,但你知道这个词的来历吗?大部分英国人信奉上帝,在他们告别时,习惯互相说一声God be with ye(ye是you的古体),意思是“上帝与你同在”,以互祝平安。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个短句逐渐缩写成good-bye,一直沿用至今,它原来的宗教含义已消失,不再为人所知。Good-bye是比较正式的告别语。除此之外,bye-bye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词语,不论男女老幼在道别是时都要说“拜拜”。Good-bye的来由$浙江绍兴县实验小学@詹洪法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们所说的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使事,是中国古代诗人、词人在创作中常用的艺术手法。这些典故,往往经作者的灵心妙手而成为一种既经济又含蓄的表达方式。因此,对典故的理解和把握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整首作品的理解把握。但在实际的古诗词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文言典故?古代诗文等文言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及短语。追根溯源,典都来自旧有的典籍。用典,就是用典故说事,以较少的词语或短语引举特指某一古事,或者用古语以表达更多的今意。一.明用与暗用所谓明用,是指不但照录原文,而且还指明出处,用典故效果明显,让人一看就知道所说的意思。例如:(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熟练、饱含感情地诵渎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蝴蝶谷”名称的来历,根据课文内容,想象蝴蝶谷迷人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宝岛台湾之情.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知、体会蝴蝶谷的美.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情境,感悟文章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学生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读熟了课文,课文中的这些词语大家还记得吗?(课件出示词语)  相似文献   

17.
这些三字词语我们经常会用到,可是要细究词语的来源,很多人就说不上了,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破天荒 唐朝时期,荆州地区50多年没有举人到京城应考中过进士,因此被称为"天荒"。直到唐宣宗时期,有一个荆州举人刘蜕中了进士,破了"天荒"。荆州魏国公崔铉特地奖励他70万钱。刘蜕没有接受并回信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这就是“破天荒”的来历,比喻头一回,或很久没有发生过的事。  相似文献   

18.
行李是古代汉语中来历悠久的词语.在上古是指代表国家出使的使节。如《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意为秦国如果放郑国二马,郑国可以担当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那么秦国使节出使东方,郑国可以供给歇宿与物资,对秦国来说没有什么害处。)  相似文献   

19.
自古文人写文章就爱用典故来表述自己的思想。这里的所谓“典故”,不是指典制和掌故,是指诗文中引用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典故用得好,确实能为文章增色,取得言简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刘勰《文心雕龙·事类》对用典的条件提出了两点:一是“博学”,二是“约取”,并说“综  相似文献   

20.
一、词语积累。1.把词语补充完整。完()归赵()荆请罪惟妙惟()神()妙算()人心脾波()壮阔2.照样子写词语,每组最少写两个,多写不限。亮晶晶急匆匆高高兴兴世世代代书声琅琅议论纷纷二、把下面句子中有毛病的地方改正过来。(在原句上改)1.初夏的早晨多么美丽啊!小草叶面滚动着一颗颗精莹的路珠。2.我呼吸着田野清新的空气和乡村美丽的晚景。3.高兴地唱着,歌声清脆悦耳。三、把下面的句子按顺序排列,把序号写在前边的括号里。()长大后经过多年的考察研究,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巨石的来历,同时发现了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李四光是我国地质力学的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