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开世界出版史,我们会发现,是大学最早孕育了现代意义上的出版社.世界上最古老的出版社是英国的牛津大学出版社,建于1478年;巴黎大学、海德堡大学都在16世纪之前建立了自己的出版社;美国,在1869年创立了最早的康乃尔(Cornel)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2.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丹尼尔·科伊特·吉尔曼不仅开创了美国研究型大学,也推动了美国现代大学出版。19世纪末,美国大学受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的启发,出现第一波大学出版社创建热潮,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和加州大学出版社相继创立。20世纪初,出现第二波大学出版社创建热潮。  相似文献   

3.
我们可以将美国学术出版社分成明显的两类——大型的大学出版社,如普林斯顿、耶鲁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是一类,另一类则包括一些中小型的大学出版社及一部分中等的盈利出版社,如加兰出版社和彼得·兰出版社。美国学术出版界的总面貌远比这两种类型复杂得多,但这两类出版社可以作为探讨问题的起点。寻求更广阔的图书市场目前美国的学术出版社比以往更多地把重点放在扩大新书的发行范围上,以增加图书的销售量。这  相似文献   

4.
从1869年康乃尔大学出版社成立,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美国的大学出版在美国的出版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00余家美国大学出版社出书品种占全美出版物的将近15%,图书获奖比例高达30%左右。美国的大学出版秉承着学术出版的传统理念,从业者以宗教般的虔诚守护着这座学术的殿堂,以艺术家的精神追求着质量和品位,以出版人的理想追求着文化出版的终极目的,还以企业家的智慧给学术出版注入资金保障。1.研究型大学的兴起和发展催生和推动了大学出版的发展美国大学出版的发展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相联系,这可以说是美国大学出版发展最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自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以来,中国的大学出版社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自改革开放后一批大学出版社成立以来,中国的大学出版社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持续发展道路,无论是从经济规模来看,还是就社会影响而言,大学出版社都成为我国出版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中国出版界原来的补充地位成长为出版界中一支重要的方面军.  相似文献   

6.
Not For Profit Publishers(非营利出版社) 在美国4000家正常出书的出版社中,约有一半是非营利性的出版社,大学出版社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这类出版社的主办单位包括各宗教团体、专业和学术协会、学会、各种基金会、行会、大学和其它教育机构。约有1/3的非盈利出版社属于宗教团体,2/3是非宗教组织所办。它们成立出版社的目的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自己的会员和院校服务,促进团体  相似文献   

7.
贺圣遂 《出版经济》2004,(11):14-14
顾名思义,大学出版社的宗旨就是要为大学的教学与科研服务,就是要以传播先进文化为目的,把大学创造的文化成果推向社会,用社会的文化成果推动大学教育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学出版社一般首先凭借本校的出版资源,同时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其经费亦大都由学校承担,是非赢利性的出版机构.然而中国的大学出版社却是一个异数,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为大背景下诞生的中国大学出版社,都必须通过市场谋生存,而且还必须产生利润、以图发展.  相似文献   

8.
数字出版的到来,互联网思维为传统出版社带来挑战与机遇.以规模取胜的出版社面临生存压力,而小微出版社却在危机面前一枝独秀.以美国佩斯大学出版社的传奇与成功作为非典型样本,以小微战略而独步大学出版市场,让我们深入领略互联网+小微出版的神奇与创意.  相似文献   

9.
武齐 《现代出版》2007,(2):27-29
一、大学出版社所面临的出版生态困境分析 大学出版社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以出版大学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众所周知,大学教材利益丰厚,市场稳定,引起了越来越多其他类型出版社的关注,他们纷纷介入大学教材出版竞争的行列.加上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和国家允许高等教育投资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政策,都使得高校教材市场近几年空前繁荣起来.在大学教材市场,几百家出版社各显神通,推出了数万种教材,竞争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学术著作出版难的"瓶颈"障碍,一批大学出版社相继成立.因而,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出版所属大学教材、专著就成为大学出版社的主要任务.但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各大学出版社为了生存和快速发展,都或多或少地拓展了自己的出书范围,如有的大学出版社大力开发中小学教辅类图书等等.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大学出版社起源于 19世纪中后期,康奈尔大学出版社是美国最早的大学出版社,它始创于 1869年, 1884年停办,后又于 1930年重建。而创建于 1878年的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则是美国持续营业的大学出版社中建社历史最长的。之后,芝加哥大学出版社于 1892年成立, 20世纪初又有多所美国的大学出版社相继成立,其中就有著名的耶鲁大学出版社。成立于 1908年的耶鲁大学出版社在美国的大学出版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曾有学者认为耶鲁大学出版社是美国大学出版社中惟一能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 (成立于 1478年 )及剑桥大学出版社 (成立于 1521…  相似文献   

12.
自2010年我国提出建设出版强国的目标以来,众多出版社推出了许多内容价值高的精品出版物,然而,就整体格局而言,我国在科技与学术出版方面仍然较弱.大学出版社是学术出版的生力军,理应承担学术出版强国的历史使命.文章对我国大学出版的学术出版策略进行分析,以探讨大学出版社如何有效地打造学术出版核心竞争力,为我国出版强国的建设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3.
经过30年的砥砺前行,大学出版社已经成为我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起了传播和传承文化的重任.出版事业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大学出版社在坚守学术出版的同时,只有不忘品牌立社、特色立社、质量立社,加强内涵建设,加快现代文化企业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始终立于潮头,为出版强国建设发挥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积极探索大学出版规律走有中国特色大学出版发展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斌杰署长的文章<只有高起点才能大发展>一文,以当代眼光和全球视野,对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定位、任务、特色以及下一步改革的方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高屋建瓴,气势恢宏,见解独到,为大学出版社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这里结合斌杰同志的文章谈一下我们对大学出版社改革和发展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西方大学的出版社历史悠久,欧洲主要国家的大学都在16世纪前创立了自己的出版社,世界上最古老的剑桥大学出版社,其出版活动始于12世纪.我国的大学出版则产生较晚,一般视京师同文馆为源头.它是1862年由洋务派创建的,其主要活动是把翻译外文书籍作为培养外语人才的目标和途径.在"学西方"的时代大背景下,此种译书活动受到知识界的认可和欢迎.为了应对不断扩大的译书市场,1873年同文馆附设印刷所,1886年又专设纂修官负责译本的编辑加工和润笔,至此,京师同文馆已基本具了备现代大学出版社的雏形.自1862年成立到1901年并人京师大学堂,在近四十年的时间里,京师同文馆累计翻译外国著作二百余种,其中不乏《万国公法》、《化学阐源》等在学界、教育界产生重大影响的译作. 目前,我国学界对大学出版社的研究也多沿京师同文馆译书出版一脉,着重探讨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出版个性及其蕴含的文化特征.此思路与西方重视大学出版,强调大学出版社学术个性的研究趋向相吻合,也对我国出版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中期美国图书出版业大约有65000人,一年出书约6万种(新书占85%)、19亿册。大小出版社有1万多家,列入美国鲍克公司编的《在销书目》(1984年版)的618000种书是15200家出版社出版的,但出书常年不断的只有2000家左右。1985年出书100种以上的128家,1000种以上的3家,最大的图书出版社是麦克格罗·希尔公司,1985年出书3104种,期刊80种,在销书有20702种。小出版社有的一两年才出一种。一、出版社的类型和结构美国的出版社分“营利的”和“非营利的”。前者占绝大多数,称“商业性出版社”,后者主要是大学出版社,它们作为教育机构的一部分,不用纳锐。学校提供房舍,支付工资,按预算拨给经费。全国90多家大学出版社一年出书五六千种,约占全  相似文献   

17.
2012年的秋天,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法兰克福书展也如期盛大开幕.虽然莫言获奖带来了国内其小说的销售井喷,但与众多的大学出版社没有太多的关联.今年法兰克福上两个热门话题之一是风风火火的色欲小说《五十度灰》(Fifty Shades of Grey),这是英国E.L.詹姆斯所写三部曲的第一本,该书在会展上又是翻译版权,又是电影改编权,显然与大学出版社也没有什么关系.倒是另一个最近几年持续热门的话题——数字出版,与大学出版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曹巍 《现代出版》2004,(3):4-10
从上世纪50年代建立大学出版社到今天,中国大学出版社走过了50多年的发展道路。经过举步维艰的初创阶段,大学出版社正在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一支重要方面军。它们依托大学得天独厚的学科和人才优势,以各自不同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大学出版之路,为所在大学的教学科研和提升大学的知名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随着出版业改革的突飞猛进,作为大学有机组成部分的大学出版社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大学出版社怎样进行体制改革、大学出版的使命和职责是什么、出版社在大学中的地位和存在的价值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国内几年著名大学的校长,他们从各自学校的特点,谈了自己对大学出版的理解和认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本文刊出时以采访先后为序。  相似文献   

19.
台湾地区的公立大学出版社,在多数大学皆不予重视的情况下,每家大学出版社都未能有很好的发展.无论在经费、人力还是空间上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以致在历年累积专书出版总量和平均年出版量上都未能出现理想的成绩.但在专书的出版主题上,明显可以看出台湾地区议题的被重视,这正是大学出版社具有保存学术成果此一功能价值的彰显.  相似文献   

20.
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隶属于美国冷泉港实验室,成立于1933年,开始主要是出版《定量生物学年会》等会议论文资料,目前该出版社累计已出版图书600余种,目前每年出版新书40种左右.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是世界公认的科学出版机构,其出版的生物医学名著在全球享有盛誉,出版的品种包括学术专著、技术手册、会议论文集、期刊以及数字产品等.作为一家学术机构出版社,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在生物医学出版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其出版的生物医学图书对生物医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为重要的是,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不像美国其他学术机构出版社,需要各种补贴才能维持,而是靠图书销售、版权贸易获取经济利益,并用来支持冷泉港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对我国学术出版机构(包括科研机构出版社、大学出版社等)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