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生本教育”正是体现了这一科学教育理念。在“生本教育”模式下,我们教师始终“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记、考试背笔记”的应试教育模式。在“生本教育”中,通过我们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  相似文献   

2.
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该始终以“育人为本,育人为首”的教育理念开展班主任工作,促进和谐班级建设和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班主任工作实践,提出了在“育人为本,育人为首”教育思想下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育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几点看法。指出“以学生为本”是今后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以学生为本”体现在尊重、服务学生两个方面;强调“以学生为本”的过程中,不能放松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最后强调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必须“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4.
吕爱军 《现代教学》2014,(12):50-51
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以学生为本”已逐渐成为教师耳熟能详的热词。毫无疑问,我们的一切教育实践活动都应该考虑到学生因素,不可缺失了学生立场。但是,“以学生为本”不等于一味地顺从学生意愿,一味地看学生“脸色”,那样很容易让我们的教育“跑偏”。  相似文献   

5.
按照新的发展性教育观念,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懈努力,我们探索了一条适合学校实际和教育发展需求的“三为本”发展性教育办学模式。即:以学生自主和谐发展为“本”,以教师“三品”形象发展为“本”,以学校特色发展为“本”,初步形成一个“三本”一体,教与学和谐发展的新的办学模式,使学校成为师生幸福的乐园和求知的殿堂。 一、学生自主和谐发展 “学校最根本的生命意义是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而应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应该成为学生发现自己潜能的地方,能够成为学生获得最大帮助的地方。”这是我们办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6.
近期,经常在报刊上看到关于学校管理中应当以教师为本还是以学生为本的讨论。笔者认为,在探讨时,应当先界定清楚所要讨论的层面。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切实尊重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在对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应该以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工作。也就是说,学校教育应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而学校管理则应把教师放在第一位。这二者并不矛盾,关键要看我们的探讨是在哪个层面上。所以,在探讨师生谁该是第一的问题时,一定要将管理与教育区分开来,不能混为一谈。 (编辑 陈首锋)…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学生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核心思想在学校工作中的具体化.大学生是高校进行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对象,高校教育者必须理解“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内涵和重要性,在El常工作中切实进行落实,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加强思想引导,改进教育改学,完善常规管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全面服务.  相似文献   

8.
李存军 《新疆教育》2013,(11):41-41
“生本教育使人的发展达到极致”。“生本教育是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高度地尊重学生,充分地相信学生,全面地依靠学生”,把以往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生本教育能使人的发展达到极致,生本教育这么好,为什么我们不走生本之路?2011年3月,我们申报了“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实践研究”的课题,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9.
关于"人性化的教育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的本质是服务,这一观点已经日益成为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可是,我们的教育究竟给学生提供怎样的服务,又究竟怎样为学生服务,恐怕思之者甚少,而果真要实行更是困难重重。 从理论上探讨这个命题,似乎也不高深。我们所说的“人性化的教育服务”,无非就是要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学校各项具体工作之中。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都知道“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进一步搞清楚“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非常必要,因为它既是研究“以学生为本”相关问题的起点和基础,也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这一理念的前提条件。“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包括以下方面。1.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2.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质上的规定。3.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量上的要求。4.让学生主动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真谛。5.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时代特征。6.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学生…  相似文献   

11.
所谓“生本教学”,就是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心中有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切实认识和做到“我们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切实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生本教育因其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而获得无穷的生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初中英语学科教学,目前普遍存在教师讲解多,学生学习重题海战术,费时多收效微。因此,如何以教学方式为突破口,如何在生本的大环境下艺术性地创设课堂教学呢?笔者做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12.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以学生为本”已逐渐成为教师耳熟能详的热词。毫无疑问,我们的一切教育实践活动都应该考虑到学生因素,不可缺失了学生立场。但是,以学生为本不等于一味地顺从学生意愿,一味地看学生“脸色”,那样很容易让我们的教育变味。  相似文献   

13.
生本教育,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以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真正以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新课改实施的今天,我们要变“课本剧”为“教育诗”.“教育诗”有三重含义:变计划性课堂为计划性和生成性互补课堂;  相似文献   

14.
学导课堂,应该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课堂。数学课堂的主人应该是学生,我们的教学应坚持以“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育理念,践行“以生命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进行教学,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发展,激昂学生的生命,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5.
与内地相比,香港高校的学生管理有着自己的特色。我们考察的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其学生事务工作经历了“管理学生”、“服务学生”、“学生发展”等基本阶段。在“学生发展”阶段,始终围绕“全人教育”目标,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全面服务,这些经验和作法对内地高校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改革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是强调育人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强调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体,要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本”,必须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应体现在教育、管理、环境与途径及服务体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已成为消费品,如何在教育中真正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试图构建新的教学管理模式,更好的实现教学管理的服务职能。一、教学管理中实现“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必要性“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在按个性发展,突出学生潜质开发,创设全面的素质教育和文化氛围,完善教育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的制度保障“。以学生为本”为出发点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体现人性化管理和国际教…  相似文献   

18.
时下,人们的—个常用词语是“以人为本”,那么这“以人为本”与我们教育工作常说的课堂教学中的“以学生为主体”是什么关系?我们怎样从“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看待课堂教学的“以学生为主体”,以至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不能不加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长周济在2005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以科学发展统领教育工作全局”的重要讲话。“讲话”中谈到了“八字方针”——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总方针;强调了“两个为本”——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四个统筹”——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和稳定。该“讲话”揭示了我国教育目前的现状,指明了我国今后教育的发展方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学习讲话后,我感想颇深。我们的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势在必行,务必克服我们体制上、制度上、管理上、育人思想、方法上等诸多方面上的不良因素,真正把科学办教育的思想落到实处,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决不能成为,“叶公好龙”者。  相似文献   

20.
“生本教育”是由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的实验研究,是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研究课题,现为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理念的教育体系。其具体体现就是将提高人的素质作为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