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艺术与视知觉》是阿恩海姆应用心理科学的理论,来研究、解答艺术这一问题的一本成名之作。阿恩海姆认为:“人的各种心理能力中差不多都有心灵在发挥作用,因为人的诸心理能力在任何时候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活动着。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从这段话中,我领悟  相似文献   

2.
那黄昏下的风琴声,那遥远的被剪断了的旗袍,都融进了我的父母誓盟婚姻之乐章,那些音符永远美丽。这是属于我们家庭和我的旋律。我父母在自由地热恋之后,便以一生来誓守爱诺,造成我们的出生与成长:之情境。我出生于一个东方式的誓盟家:庭。这一切对于我却已成永远的梦幻  相似文献   

3.
渴望自由的人们企盼着有一天,互联网能无论何时何地,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年轻一族期待着有一天,花最少的钱展现最酷最与众不同的自我……商务人士等待着有一天,"移动办公"时代能够真正来临…… "移动梦网一族"希望着有一天,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快的速度进入高速移动信息时代……如今, 这一切都因为CPRS的正式商用而成为现实这一切也因为CPRS的到来而变得更美丽起来  相似文献   

4.
赵秋杰 《视听界》2014,(1):33-36
步纸媒过冬预言的后尘,唱衰者认为,电视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了。本文就“电视黄昏论”这一言论,采访了数名电视人。在他们看来,“电视黄昏论”略显夸张和偏激,电视媒体不乏优质内容,而优质内容亦是吸引年轻受众眼球的王牌。面对新媒体迅猛的发展态势,电视从业者从“互联网思维”、“内容集成商”、“客户观”等方面进行着电视转型发展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黄昏,置身山坳的炮手们蓄势待发,终于盼来了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待一切准备就绪,炮长举起手中的旗子,听到“放”的口令后炮,手用力拉动炮栓……随着“嘭”的一声巨响,摄影师抓住了那稍纵即逝的一瞬,把那一刻定格为永恒的记忆。摄影作品的魅力就在于能抓住瞬间的美,并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将美无限延伸。画面上,三团从炮膛内喷发出的炮火像三朵彩色云,冲击着人的视觉,震撼着人的心灵。近处,炮手们正在紧张地投入工作,在发着白色与金色光的映射下,渲染出一种空前紧张与庄严的战斗氛围,营造出一个真实的战斗场景。远处,依稀可见的炮弹正在呼啸着…  相似文献   

6.
“即使是生活中最黯淡的时候也一样找得到心灵的安慰生活,不会没有补偿希望和信念敞开着心扉悄没声息地左右追随树叶不是每片都在秋天死亡雪花不是每朵都在春天消融太阳不是每天都在黄昏陨落星辰不是每项都在凌晨隐退不是,并不是所有都是这样……”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生活中常常充满了戏剧性变化,包括情感世界里的恩仇爱恨也无不相反相承,发生着周期性变迁。仿佛舞台上的一只木偶,它的每一动作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一切都由背后的一只手操纵。  相似文献   

8.
坦率地说,省级纯文学期刊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一种产物,面对一切都要计成本、讲效益的市场经济,它变成一个尴尬、穷困的角色也就毫不奇怪了。全国每个省市都有一个作家协会,每个作家协会都主办着一份纯文学期刊,据我所知,日子好过的寥寥无几。《上海文学》超越了地域界...  相似文献   

9.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从多方面论述了娱乐是如何成为电视表达一切的方式。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一切公众话语都逐渐以娱乐的方式呈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伴随传播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进步发展,以电视为代表的媒介政治化现象步入中国,并且影响着大众的生活内容、传媒的议题讨论。  相似文献   

10.
又是周末的黄昏 ,窗外的那抹斜阳的余辉透过窗纱给屋内的一切镀上一层金黄的柔色。我又如约坐在电视前 ,放飞疲惫了一周的身心 ,开始新的旅行。去领略异域的风情 ,去感受别样的人生 ,于是我的生命日渐丰盈起来 ,生活也日渐多彩。与《正大综艺》这个栏目初次相识 ,是在我上高三那年。枯燥的学习生活 ,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我透不过气来。一个周末的黄昏 ,父亲来到书桌旁对我说 :“放松 ,放松吧 !来陪爸爸看看电视。”父亲约我观看的节目正是《正大综艺》的首期。内容我早已忘却 ,唯一不能忘却的是陪父亲看电视时的那份静谧而温馨的氛围 ,渐渐地…  相似文献   

11.
张洁 《新闻传播》2010,(4):126-126
言论与出版自由在社会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发表意见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①"没有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是泡影"。②言论与出版自由在探索真理、弘扬民主、监督权力、繁荣文化、完善人格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节奏的概念与意义1.什么是节奏世间万物都富有其独特的节奏,从日出日落到昼夜更迭,从春夏秋冬到潮涨潮落。所有的一切都有自身的节奏,无处不在,宇宙万物遵循节奏而变化生长。这些节奏是一种自然现象,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这样不同的节奏。  相似文献   

13.
我在改革开放的第十个年头从四川大学走进了南通市档案局馆,成了一名档案人。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我也在档案工作岗位上干了20个年头。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改革开放,而变化中也折射着我与档案的机缘。  相似文献   

14.
我们河南的电视观众,少有不知道播音员高汉青的。每当日落黄昏夜幕降临的时候,忙碌了一天的老老少少便开始围拢到电视机旁,打开旋钮,屏幕一亮,就把她“请”到了自己的家中。听着她那清爽甜美的声音,瞧着  相似文献   

15.
乡俗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感受着农村土生土长的一切。 我记得在很小的时候,脑子里就已经有了祭拜路神的影像,这种民俗意在求神保佑家人平安。那个时候,村里的妇女,年老的,年轻的,都兴致盎然地攒集在村前的大路上,排上一横排桌子,桌子上放满了供奉路神的贡物,桌子上的香炉一根根香饶有兴致地燃着。路中间堆满了各家各户精心叠好的元宝跟裁剪好的烧纸,这些都是供给路神花的“钱”,等到一切就绪,就有人点着,五六个人围着用木棒不时翻动一下以让它们燃烧地更完全,而其余的人,手里则都捧着一把燃着的香,并排着一个挨一个朝着远方祭拜,嘴里念念有词,哼唱有调,作揖跪拜,整个的场面相当有气势,烟雾缭绕中,仿佛真的有这么个大人物出现,乐呵呵地享受着礼遇。  相似文献   

16.
乡土经验:个人与集体记者:为什么书名叫“土地的黄昏”,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背后蕴涵的是什么?张柠:书名中或许包含着内心深处的一种情绪,一种对农耕文明、乡土文明消失的隐秘焦虑。  相似文献   

17.
冬日的黄昏,我拉上窗帘,把尖厉呼啸的北风和暮色中眨着眼睛的路灯挡在了屋外。台灯弥散出柔和而暖意融融的光  相似文献   

18.
元人马致远有一首小令,叫做《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寥寥二十八字,便勾勒出一幅秋野黄昏行旅图,抒写了深挚凄婉的眷念故乡的情思。写得那么朴实又是那么优美,确为元散曲中的绝唱。作者在这首小令中,无论摹景还是抒情,都做得曲折翻腾、婉转有致。作品一开头,便陡地推出满布着腐朽、衰败、晦暗色彩的画面,有如一个特写镜  相似文献   

19.
德国作家黑塞写过一部名叫《荒原狼》的小说。“荒原狼”不是一只真狼,而是一个愤世嫉俗的过客。这只孤独的“狼”,象征着20世纪极端化的理想主义者。他每天都在盘算着,如何把天上的乌托邦搬到地上来。他对打了蜡的地板、擦洗干净的家具和修剪整齐的花盆——这一切代表着世俗生活的场景都要大吃一惊,并且立刻感到格格不入。他厌恶一切的“平常心”,当然不会浪费时间喝茶,也不会去饭店吃一顿美味的菜肴,最后他失去了人世间那些基本的快乐。读着《荒原狼》的时候,我不禁想到,当年在中国,伟大领袖也试图把每个中国人都改造成“荒原狼”——他自己除外。半个世纪以来,在严酷的外部环境中,中国人逐渐丧失了日常生活的  相似文献   

20.
编辑的市场行为及其在出我们处在一个崭新的时代,经济大变革的洪流不仅冲击着计划经济的根基,而且给意识形态领域开拓了一种新的意境,挑战正渗透到每个领域,观念正在迅速地更新。面对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作为把握时代脉搏的编辑更是面临着新的挑战,编辑的一切行为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