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育现代化的三大趋势是 :素质化、终身化、信息化。互联网是实现这三大趋势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 ,尤其是在“主导—主体”教学理论 (注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的指导下 ,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 ,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 ,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 ,经过整理、组合 ,相互融合 ,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 ,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教师为主导一学生为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3.
程新华 《教书育人》2007,(9):110-112
一、课程整合的不同观点 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在主导一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合、组合、相互融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在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已进行了多年,对其通行的看法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工具,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有机整合,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当前,“主体主导说”(即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中小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指导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本文试图阐释“主体主导说”并非科学论述。“主体主导说”的理论根据是:教学是一种认识活动,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识真理、获得真理的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对学生这个认识主体起主导作用,所以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些“理论根据”站得  相似文献   

7.
1把握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整合的本质和内涵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本质和内涵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8.
"互动式"教学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以现代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与本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尤其是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依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既实施宏观控制,又注意微观指导,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积极探讨和发现,使自学能力、判断能力、表达与运用能力不断提高,克服传统教学主体颠倒、以讲代学的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课程价值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通过对20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访谈的整理与分析,研究者得到如下结论: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普遍持有肯定态度;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普遍偏低;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存在功利主义取向;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存在技术化倾向;不同学段的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有所不同;课程政策与教材成为影响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层次及整合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以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信息技术的定位及其与课程的整合程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分为独立开课、工具性整合和课程改革三个层次。为此,应该从学习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媒体技术等方面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从而推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程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两回事,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在信息技术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课程整合早就进行了.即使有了信息技术,不使用也照样可以进行课程整合.不过,信息技术有助于课程整合目标的实现,当我们要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时候,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信息技术要做的事情是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人不能做的事情,人利用它之后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界定,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析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有十多年之久。在教学一线,教师们积极地采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来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但是总有不足之处。通过对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的调查,总结了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以期能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实践的顺利实施提供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国际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研究课题。文章首先从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方式、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三个方面对世界主要国家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进行了比较,然后又提出并进一步分析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演进模型。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分析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分析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构建了基于能力驱动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和课程体系,提出了以“信息文化-信息技术-信息应用”为主线的课程内容结构,实现了课程内容结构、资源形态和学习支持服务的立体融合,探索了大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混合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多项成果,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信息文化、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与后现代主义并蒂而生、相互影响。中学信息技术后现代课程观的主要内容包括:设置多元化与差异化的课程目标体系,组织与编排建构性与境域性的课程内容,注重阐释与交往的教学实施,进行发展性与模糊性的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20.
当前各级学校正在大力推广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如何与教学有机地整合已成为热门话题。同时,也出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各种误区。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误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