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1月9日,《人民日报》的《今日谈》栏刊有几句“编者的话”,明告作者:“拟编用稿件,于收到后一周内通知作者,未收到通知的可自行处理。”本人是个常“爬格子”的人,因而对于《今日谈》编者的话,格外多一层感想。现在办报办刊物,编者一定十分忙碌。因而有许多报刊宣布:由于来稿多,人手少,一般来稿一律不退,望见谅。那么,“来稿一律不退”,作者何时能知道稿件能用或者不能用呢?许多报刊似乎不谋而合,规定:3个月(或2个月)内不见录用通知,可另行处理。这是要命的二三个月!常常有许多稿件,因为有二三个月的折腾,“少年”变“老头”,新意成旧话,最终不能面世。不少作者恪守不“一稿多投”的写稿道德,但又有收到退稿后改投他处、“周  相似文献   

2.
致报刊编辑     
《致读者》在我们的报纸、杂志上是屡见不鲜的。去年的《江西医药》第五期也刊登了一篇《致读者》,写道:“承蒙踊跃投稿,我刊甚为感谢,但请自留底稿,来稿一般不退,超过三个月未接到刊登的通知时可自行处理。”阅后感触万千,特写此《致报刊编辑》如下。“编辑同志:为什么我们的报纸、杂志多实行不退稿制度?是由于编辑部的人手少忙不  相似文献   

3.
常常看到一些报刊刊登“征文启事”,其中一条是不退稿,有的是五千字、一万字以内的不退稿。其中还有一条是等“三个月以后未被采用,请自行处理。”对此,业余习作者感到极不舒服!有如小学生只交作业,而老师不发还作业一般。业余习作者写的作品,有多少超  相似文献   

4.
时下,大大小小的期刊,先后相继郑重声明:因邮资上调、经费拮据,无力退稿,来稿一律不予发还了。《中国图书评论》却在1990年首期上郑重地刊布声明:“实行退稿制度。凡给本刊来稿者,如不采用,两个月内一律退还本人,并由本刊编辑亲笔回信说明理由。”这一举动,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编辑家们常年为他人做嫁衣,怕也有过等待嫁衣的心情:呕心沥血写就的文章,寄呈编辑部,生恐遗失,翘首企盼一纸收条;生恐杳如黄鹤、石沉大海,那  相似文献   

5.
去年底,从报上看到《森林与人类》杂志的广告,这时自己刚写了篇有关森林题材的杂文《“当年起祖发根时”》,便给该刊投寄了去。很快就收到该刊的稿件拟用通知,并附注说明:如因该刊的原因而稿件终未刊出,该刊将向作者适当付给赔偿费用;此外,该刊还保证对可用稿“不超过30天”发出采用通知,要求退稿者则请附足邮票,该刊负责退稿。我对该刊的这两项“自我约法”颇表赞赏,以为是当前浩瀚如林报刊中的难能可贵之举。今年初,我收到了《森林与人类》寄赠的两份样刊,杂志印得颇为精美。再翻开扉页目录一看,还有不少名家大手笔的作品,如流沙河和已故的秦牧先生等。与样刊同时收到的,还有一封编辑部致作者的函件。函件中除了通知作者文章已用,“衷心感谢支持”等等的话之外,还写道:“本刊期待您更好的作品。同时,也真诚地希望您指出本刊的不足,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让我们一起来把《森  相似文献   

6.
新近问世的上海一份综合性文学月刊——《建设者》,为鼓励青年的创作热情,于1月举办“原上草”退稿征文大赛。凡参赛作品一律为退稿作品,附有报刊的退稿笺。体裁包括短篇小说、微型小说、短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等。一个刊物刚问世,不是去请名家赐稿,“以壮刊势”,而是刊登其他报刊的退稿作品,这大概称得上是“国内首创”了,其精神可嘉,其作法可贺。  相似文献   

7.
新近问世的上海一份综合性文学月刊——《建设者》,为鼓励青年的创作热情,于1月举办“原上草”退稿征文大赛。凡参赛作品一律为退稿作品,附有报刊的退稿笺。体裁包括短篇小说、微型小说、短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等。一个刊物刚问世,不是去请名家赐稿,“以壮刊势”,而是刊登其他报刊的退稿作品,这大概称得上是“国内首创”了,其精神可嘉,  相似文献   

8.
编辑者和投稿者之间,有两个不大不小的矛盾,很令人搔头。我想站在投稿者的立场上,就此向报纸、刊物的编辑同志发几句“牢骚”。写作之艰苦,尽人皆知。现在有许多报刊编辑部,处理一篇千八百字的短稿,动辄要三五个月,有时竟达七八个月。在此期间,作者闹不清是不退稿,还是留备用,甚至怀疑稿子是否已经寄到,只能是心神不定,望眼欲穿!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利用业余时间积极采写新闻稿件,接触过数十家编辑部。从编辑部寄回的信函、退稿、赠报、稿酬等情况来看,大致感到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热忱型。有些编辑确能体谅通讯员的苦衷,通常见到有:对不采用稿件或发退稿通知单,或说明稿件下落情况;对刊用稿件,寄赠一份报纸、汇上稿酬。有些编辑部还从来稿中与通讯员沟通感情,不时寄些当前通讯报道要点和自家报刊的宗旨。对这些编辑部,我们感到亲切温暖,有时候,编辑部的一句话,能激起我们更大的写稿热忱。二、服务型。虽与通讯员未建立起密切关系,但编辑部都欢迎有份量有质量的稿子。有的不惜时间将文章结构推倒重写。当通讯员看  相似文献   

10.
近来常见报纸上出现一稿两投的现象。有人就提出:这是否意味着现在可以一稿两投呢!我以为不能这样看。文章作者一稿两投,向来是报刊编辑部所不同意的。道理很简单,一家报纸或刊物,不必要的重登别的报刊登过的文章,这样做不利于提高报刊的质量。对广大读者来说,也不会感到满意。一稿两投两登,无疑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所以,各报刊编辑部一般都反对作者一稿两投。目前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一稿两投甚至多投的现象越来越多。不少稿件是复写的或油印的,作者也不在稿件上注明是否已两投或多投,以致给报刊编辑部工作带来一些困难甚至  相似文献   

11.
1988年,我还在黑龙江省七台河日报当记者,这一年报社来了个叫孟庆裕的年轻人,总编辑安排他做摄影记者。和小孟有过不多的几次共同采访之后我就从报社调出,当时,我除了感到他干起活来很投入、很认真之外,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 可是后来,孟庆裕的摄影作品(新闻摄影、纪实摄影,间或也有艺术摄影)不断地在国内报刊上露脸,自1989年起,除了七台河日报以外,小孟还在《半月谈》杂志、《中国记者》杂志、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黑龙江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作品,不仅其摄影作品总数不下  相似文献   

12.
《编辑之友》杂志从2002年年初改刊,至今已整整一年半了,靠着广大作者与读者朋友的支持,《编辑之友》在整个新闻出版界的影响日益扩大,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出版发行研究》、《中国编辑研究》、《出版年鉴》等多次摘编和转摘本刊文章,进一步提高了本刊的知名度,对此,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编辑之友》杂志说到底只是一个舞台,我们的职责是请一流作者到舞台上表演,让热心的读者能欣赏到最精彩的表演。现在,我们就请2002年第1期至2003年第3期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摘编、转摘文章的作者再一次在本刊亮相,希望能唤起读者朋友的回忆,加深读者朋友的记忆。我们真诚地希望以下作者能成为我刊的核心作者,我们郑重地承诺,凡是我刊的核心作者都具有优先在我刊发表作品和推荐别人作品的权利。为了表示我们的谢意,我们将向以下作者免费赠送1995年至2002年合订本,如果有作者没有收到,我们将免费再寄一套。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投稿者,当然首先希望的是自己的拙作能被编辑部采用;如不能用,也很想收回退稿。这也是人之常情吧。然而事实是,很多编辑部不退稿,只发个“通知”画个圈。这还是算好的。更有甚者则是“泥牛入海无消息”,没有任何一点回音,这真使人不能不感到失望、寒心。但就我所投稿的编辑部中,有两家使我永远难忘:一是贵刊,一是《大学图书馆学报》。凡是未被录用的稿件,不论长短,都退还本人,有时还提出具体意见,更令人感激不已。退稿,无疑会增添你们的辛劳,加重你们的经费负担,但对投稿者(特别是手写稿)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业余作者,近年来经常向各级报刊电台投稿,迄今为止已左国内近八十家报刊电台上发表稿件三百七十余篇。通过投稿,我发现绝大多数报刊对作者都是很尊重的,但也确有部分报刊从不同程度上“冷落“了作者。据我归纳,目前报刊对作者投稿作出的反应大体上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日“特别积极型”。报刊收到作者的来稿后,及时向作者发出“收稿通知单”或“用稿通知单”抑或退稿信。稿件一经采用即寄报(刊)样和稿酬。《法律与生活》、《秘书之友》、《人才开发》等报刊就属于此种类型。二曰“积极型”。报刊收稿时不向作者发出任何“信号”,若刊用就寄报(刊)样和稿酬,不采用则  相似文献   

15.
我是《图书馆杂志》的新读者,也是新作者。以前对这本刊物偶而翻翻,知之不深,谈不上喜欢,现在我却从心里爱上了她。1991年以来每期都认真研读,有的文章还不只读一次。是什么原因呢?我觉得。 1.她有一个使读者和作者信赖的编辑部。编  相似文献   

16.
如此署名     
某省报2004年12月27日B4版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生活的情趣怎能一“网”打尽》,内容是丈夫以第一人称诉说下岗的妻子玩电脑入迷,不做饭不理家,不按正常时间起居,不分白天黑夜玩电脑,使作者苦恼不堪。文章写得生动感人。但文章作者竟然署了两个人的名字。这就奇怪了,难道一个妻子有两个丈夫?我百思不得其解。如今报刊上的作者署名可谓花样多多,有的一个名字七八个字,有的用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当名字,据说是新潮风雅。现在不规范到第一人称写妻子的文章署两个名,而且是纪实作品,这太出格了。建议主管部门对署名做适当规范,使之符合起码的逻辑,…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末代皇帝的妹妹们》一组照片,受到编辑部的好评,在国外,为多家新闻媒介刊载。这个题材的发现和采访,使我感到一点:摄影记者的知识面要广。有一次我翻阅《北国风》杂志,被《清末五公主》的报告文学深深吸引了,作者在文章里介绍了中国末代皇帝的妹妹们的过去和今天的生活,在一口气读完之后,我想到,以此为题材,拍一组新闻照片,一定既有可读性,又有趣味性。  相似文献   

18.
冒了一次名     
几年来,每当看到《刊中报》时,我总是暗自脸红,因为我曾冒了一次名:拿别人的作品冒充自己的大作。 初入军营的我,在训练执勤之余,经常写点小文章,虽也算是“笔耕不辍”,战果却只是驻地日报的几篇“豆腐块”。那年年底,我无意中看到第10期《新闻与成才》的《刊中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稿费》的小小说。我眼睛一亮:作者是陆卫东,与我只有一字之差。我想,反正是文学作品,又没标明单位,谁能肯定不是我写的?于是,我壮着胆拿杂志给指导员刘富强看,还振振有辞地介绍:“名字被印错了一个字。”由于中队历史上从未在中央级报刊“…  相似文献   

19.
我是国内贸易部门的一位新闻写作爱好者,曾获得一些报刊奖励达10多次。 当我捧着一本本获奖证书,就不由得想起了《新闻知识》这位无声的老师。 由于自己酷爱新闻写作,所以经常学习《新闻知识》有关内容,特别是“爬格子”写不出来时,就翻阅《新闻知识》杂志。去年以来,我已有16篇稿件在《西安晚报》和《陕西财贸》上发表,使我写作的劲头大增,仍不舍得放下笔,我从内心感激《新闻知识》。我觉得这本杂志具有知识广泛,论理深刻等特点,它适合基层通讯员、业余写作爱好者,有所得、有所知、有所乐。 去年的一天,我到《报刊之友》编辑部去送稿件,看到了该刊出版的1993年第3期主编笔谈21页上有一篇题为《“主雅客来勤”——〈新  相似文献   

20.
我做通讯员至今已有9个年头了。从1980年开始练笔,并向报刊电台投稿,1981年《北京晚报》发表了我的处女作诗歌《昨天·今天》,1982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我的另一首诗《焊工抒怀》,但更多的是退稿,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接8封退稿信。初学写作的时候,我的实际水平和自我估计的反差太大,这反映在,一方面,我的文字基本功和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力太差。另一方面,自我感觉又过于良好,自认为自己一提笔就会才华横溢,稿件会发在头版头条。而当接到退稿信的时候,作者的情绪恐怕又会一落千丈,会觉得怀才不遇。这中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