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画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不论儿童还是成年人都被动画片那色彩斑斓的世界、亦真亦幻的场景、夸张搞笑的动作,简单纯真的故事所深深吸引.然而一部优秀的动画片只有这些还不够,这些只能算外在的皮肉,渗透在其中的文化元素和艺术元素才是动画片内在的精气神,是动画片打动观众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彭译萱 《中国出版》2013,(16):49-52
本文以获奖动画短片《抢狮头》等一些优秀动画片为蓝本,叙述中国元素在我国动画片创作中的作用,探讨动画创作中中国元素的内涵与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目前国产动画片如何表达中国元素以及民族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周洁 《采.写.编》2016,(1):183-185
现代社会,中国文化的影响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渗入到了世界各个角落,动画片的创作也不例外.无论是选材、角色设置还是场景设计,在美国、日本还有中国的动漫作品中,都能够看到民族文化的影子.而这些动漫创作者在运用这些中国元素时也不是一味照搬,而是大胆对其进行改动,使之符合剧情的需要.然而,这些靠"中国元素"赚大钱的动画却鲜有"中国制造".基于此,文章将从现象入手,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动画片中出现的中国元素及对我国少年儿童认知的影响,进一步为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冯肖应 《今传媒》2015,(3):108-109
好莱坞电影的热映往往能引发大批观众的围观甚至追捧,如今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日渐崛起,好莱坞也将视角转战中国,多部诉诸于中国庞大电影市场的影片相继问世。这些影片不仅在取景上浓添东方色彩、在角色上不断注入华人面孔,还将中国功夫等元素加入其中,让观众在电影放映前更添了一份期待。事实证明,打着中国元素噱头的好莱坞影片在庞大的中国院线总是能让人格外关注。其实,好莱坞如此"迷恋中国",与中国的迅速崛起以及中国院线的爆炸性扩张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何菲 《出版广角》2018,(3):77-79
动画片作为一种多媒体文化传媒深受学前儿童的喜爱,并深刻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成长.在丰富学前儿童生活、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同时,动画片中蕴含的一些消极因素对学前儿童的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尤其是暴力元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尤为突出.文章分析动画片中的暴力元素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薛朝婷 《采.写.编》2021,(10):142-143
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动画片创作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推进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蒙太奇叙事是影视艺术独特的形象思维方式。影视动画的假定性和制作的非实拍性为它的蒙太奇叙事提供了无限的自由元素,很多实拍影视无法表达的故事、情节、场景和镜头,在动画片中却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挥洒自如。影视动画蒙太奇叙事的自由元素可分为自由时空、自由机位、自由调度、自由运动和自由组接。  相似文献   

8.
罗娜 《东南传播》2018,(4):132-135
作为重要的电视媒介仪式,央视春晚肩负传播中华文化的国家责任,春晚公益广告中的中国元素也因此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与功能,通过饱含中国元素的表达,春晚在全国观众以及全球华人群体之间形成重要的情感纽带.具体而言,春晚公益广告中的中国元素包括具象的中国元素和抽象的中国元素,它们具有重要的社会整合、文化认同以及情感凝聚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为中国动画创作的民族化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研究过程中以动画创作者为主要角度,通过对中国社会潮流、政策的指引、技术手段和时尚的驱使等方面,来分析民族元素在中国动画演变和发展中的一些规律;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主要动画,并根据它们在传播媒介与创作这两方面展现的不同时代特征。本文还将通过对影响动画片创作的诸多因素——创作心态、叙事手法、技术手段与制作成本等客观因素对民族美术元素在动画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电影中的知觉现象场的研究,将视觉、听觉、深度等电影元素进行知觉现象分析.研究发现,各种知觉元素相互配合协调,能够使得观众的知觉连贯性增强,而这一连贯性则保证了电影放映过程中知觉现象场的完整性.越完整的知觉现象场,越能够带给观众深度的沉浸体验,这一研究结果对未来电影元素的准确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本文还提出了,未来电影制作人在对于电影知觉现象场与真实知觉现象场之间的平衡协调,以及深度沉浸之后的虚拟感官脱离恢复,也是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的.  相似文献   

11.
陈雪 《新闻世界》2009,(12):85-86
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本文从表现手法、评论模式、主持人三个方面解析《海峡两岸》的节目特色,试对这些个性化传播元素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2.
文化元素在各种艺术作品中均有所展现,影视动漫作品中也是屡见不鲜,甚至成为了影视动漫作品吸引观众的关键。本文重点分析了文化元素在我国影视动漫作品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彭晖  张敏  方超 《新闻前哨》2006,(10):64-65
体育赛事的电视转播如今十分频繁。那么,能否将体育赛事转播作为一个本,然后用戏剧中的元素对它进行符号解读呢?可以这么说,体育比赛实际就是一场正在上演的戏剧,运动场是舞台,而运动员、教练员、观众及记等都是演员,电视导播就是导演。虽然这名导演执导的是一部没有脚本的戏剧,无法预告结果,但他可以用戏剧化的手段去引导观众欣赏这出充满悬念的竞赛戏剧。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在主持电视节目时,除了口语传播元素外,还有非口语传播元素。然而长期以来,各级电视台对节目主持人的长相、普通话标准程度好像很在乎,而对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的面部表情、形体动作和发型服饰等口语外传播元素却不是十分重视。其实,电视节目主持人在面对观众时,不仅需要口语,也离不开口语外传播元素。因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口语外传播元素运用得好,可以与口语传播相得益彰,能有效地与观众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使电视传播活动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5.
刘晓梅 《新闻窗》2007,(3):34-35
广播剧作为一种依靠听觉来欣赏的戏剧,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曾经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至今也仍然是广播电台最具广播特征的节目。近些年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获奖的广播剧都是以新闻元素为题材创作的。这些作品的成功,也使广播剧创作中的新闻元素,越来越多地得到了  相似文献   

16.
陈斌 《视听纵横》2007,(5):107-107
大型活动不仅仅是媒体与观众的互动平台,更是媒体影响力、媒体社会作用的体现。随着中国电视媒体的发展,大型活动正成为各大电视台提升影响力、吸引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在大型活动中,丰富多彩的文艺手法是必不可少的,而在这之中恰当地运用新闻元素,可以锦上添花,起到更好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功夫熊猫》是一部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美国动画电影,自上映以来就受到全球观众的热捧,超高的票房和人气证明了这部动画的成功,在中国影评人的笔下更是好评不断.《功夫熊猫》运用了大量司空见惯的中国元素,这不禁引起我们深思:美国动画是如何将中国元素信手拈来并且表现的如此淋漓尽致的,以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本文试图从角色造型、场景设定、哲理内涵等方面研究《功夫熊猫》的中国元素,以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美国动画并对国内动画创作者予以启发.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传媒业的日益发展,电视人越来越意识到电视节目不是一个简单的整体而是多种元素的构成体。电视节目元素是构成电视节目形态的基本单位。因此,赏析电视节目也应该从元素的赏析入手,笔者将其大概分为:社会政治思想元素、主题思想元素、视听元素、形式元素、表现元素,并从以上几个元素入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陈闯 《出版广角》2016,(22):66-68
20世纪80年代,中国动画走上了民族化的道路,从主题设计、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到色彩设计都开始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表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动画学派”.当下,在中国动画面临外国动画不断冲击的背景下,发掘中国文化元素,传播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片成为我们振兴国产动画事业的必由之路.《大鱼海棠》作为一部优秀的国产动画电影,在发掘和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上取得了成功,为中国动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刘希敏 《东南传播》2013,(12):37-38
随着各种美剧在中国的热播,出现在美剧中的中国元素也越来越受到中国观众的关注.中国元素在美剧中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因文化冲突导致出现了一些中国元素被曲解和误读的现象.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这既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相互碰撞产生的必然结果,同时又为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