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北京卫视和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两档《档案》栏目、CCTV-4《国宝档案》等节目的播出,“档案”似乎成为电视媒体的新宠.档案类电视节目的热播不能不让我们审慎思考电视媒体对社会档案意识产生的影响.本文就此作一探析,以期引发更多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档案宣传与档案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国内不少电视台争相开播以档案为主题的科教纪实电视节目,如北京卫视《档案》、广东电视台《解密档案》、上海卫视纪实频道《档案》、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等等,该类节目以电视为媒介,以档案为主题,通过声像画的形式,或娓娓述说,或情景再现,将生涩的档案资料、特别是大量罕为人知的历史档案资料生动展现在电视荧幕中。档案类科教电视节目以其真实、博览、传奇、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鉴宝节目无疑是较为独特的一类,为了将小众化的收藏文化适应大众化的电视传播,它需要脱去专业的外衣,换上流行服饰。于是,《故宫》、《国宝档案》用主持人的解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国宝背后的故事;《鉴宝》的价格竞猜则为节目添上一层游戏色彩。  相似文献   

4.
陈晓蓉 《档案》2012,(3):63
日前,为全面反映天水档案文化,宣传档案资源在实施文化兴市战略中的独特作用,天水市档案局依托全市8个综合档案馆馆藏,与天水电视台联合拍摄制作了电视专题片《天水档案》,并在天水电视台公共频道、新闻综合频道、旅游资讯频道分期播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天水档案》分上下两篇,以大量的图文和实物档案再现了天水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动画面,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天水的档案资源和档案文化。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由福建省厦门市档案局馆和厦门广播电视集团节目中心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足迹》开拍。《足迹》立足全市档案工作,以电视宣传片的形式,真实呈现全市档案系统干部职工奋发向上、积极有为的精神面貌和近年来全市档案事业取得的主  相似文献   

6.
《档案春秋》编辑部:我是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配音演员和译制导演,也是贵刊的读者。在09年12月那一期上看到了关于上译厂历史的介绍:《新中国电影译制片:从东影到上影》,其中有一段介绍老厂长陈叙一先生晚年工作的文字,说“陈叙一生前翻译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英国电视连续剧《是,大臣》”。  相似文献   

7.
《报林求索》2009,(1):7-7
<正>[国宝档案]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人物》、《东方时空》栏目曾多次对张同禄的创作进行跟踪报道。《牛转乾坤》取意"扭转乾坤",以生肖"牛"为  相似文献   

8.
丁亚婧 《兰台世界》2012,(11):67-68
本文以《玛丽莲·梦露死亡调查报告》为切入点,展示了北京电视台《档案》节目的特点,分析了电视媒介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的独特优势,并展望了未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方式和平台。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自80年代末,开始崛起且日益蓬勃。从国家意识浓烈的《话说长江》到个人口述色彩浓郁的《档案》,电视纪录片的形态一直不稳定,栏目化是其生存常态,并时时受到商业化的威胁。如何保证电视栏目的收视率,提高节目的广告销售额成为电视纪录片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本文从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的热播入手,试分析电视纪录片的生存...  相似文献   

10.
刘丹 《传媒》2021,(6):73-75
黑龙江卫视电视理论宣讲节目《新青年新思想》以"青年"为主导群体,以"演讲"为主要表现手段,结合现场访谈、理论解读等多模态呈现方式,实现了电视理论类节目与电视演讲类节目的生动整合,通过语言的力量传播中国故事,全面展示了当代青年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同时也为电视理论节目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纪录片《中国外交档案》(下称《档案》)是浙江广电集团精心制作的一部电视系列片,该片对新中国外交史上十个重大事件进行梳理和反思,从不同角度再现鲜为人知的外交秘闻,揭开了外交神秘的面纱,用影像书写了一部惊心动魄的新中国外交史。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对揭秘、真实、故事、艺术四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为庆祝建党90周年,近日,彰武县档案局开展了红色档案系列宣传活动。一是充分利用馆藏重点档案资源,在《彰武时讯》上开辟了《红色档案》专栏;二是和电视  相似文献   

13.
黄慧  田甜 《视听界》2012,(6):30-32
《垄上行》是由湖北省荆州电视台原创,湖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在全省着力推介、统一冠名、精心培育的一档对农服务电视品牌栏目。今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表彰2012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的决定》,((垄上行》榜上有名。在“双限令”及去娱乐化背景下,地方电视媒体如何另辟蹊径,创新创优?《垄上行》为业界提供了生动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边伟 《浙江档案》2000,(2):18-18
城建声像档案具有直观、形像、生动、真实的内在特性,其编研形式和利用价值是其它载体档案所不可替代和比拟的.新兴的各类城建电视专题片,是城建声像档案中派生的骄子,是提高城建档案馆品位,为当今城市建设发展服务的最佳形式.  相似文献   

15.
王珂 《新闻知识》2005,(10):48-49,47
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态势下,新老媒体的交流与融合不可避免。电视,具有传播符号多样、直观、视觉冲击力大的特点,而报纸具有冷静、理性、深刻的特点。电视读报节目的开设,便是电视媒体与报纸媒体相互融合的生动体现。2003年1月23日,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开播:同年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读报》开播;3天后,东方卫视《早报早知道》开播;陕西电视台也在2004年推出了《早间播报》。同一时期,  相似文献   

16.
《会诊中国电视》补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会诊中国电视》一文中涉及到的三个主要问题 :电视改革、传媒主体性 ,资源整合进行了补充论述 ,并提出了一些新认识和新观点。  相似文献   

17.
最近,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向海内公开出版发行的电视专题片《国宝石鼓文》,以中、英、日、法等四种语言,向广大观众形神并茂地介绍了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国家一级文物——石鼓文,使人们又一次认识到古代汉字的源远流长,体验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8.
秦新民(以下简称秦):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等五家,联合拍摄了十集大型理论文献电视片《走进新时代》。这部片子播出后,被誉为是一部热情讴歌“三个代表”和迎接“十六大”的精品之作。《走进新时代》的政治性理论性很强,但电视是走进千家万户的大众传媒,片子既要思想深刻、史实准确,又要生动感人,百姓爱看,才能达到它的宣传效果,所以拍好这部片子的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19.
电视,作为声像并茂的大众传媒,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以生动、鲜活吸引了各个层面的受众,对平面媒体形成了无可比拟的压力和竞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视栏目的不断出新以及节目越做越活的发展趋势,以展示观点和见解为主要目标的电视谈话类节目更是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和好评,从具有鲜明的平民色彩的《实话实说》到关注国际政要的《高端访谈》,从以情节动人的《艺术人生》到以观众关心的话题引人的《对话》,可以说电视谈话节目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出现于我国的电视屏幕,就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眼球,且栏目收视率随电视谈话类节目的日臻完善步步攀升。  相似文献   

20.
(2011年5月1日)《中国档案》杂志社:值此《中国档案》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谨向杂志社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国档案》杂志作为新中国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档案专业刊物,60年来始终坚持正确办刊方向,积极探索办刊规律,刊物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力日益增强,已成为宣传党和国家档案工作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反映新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历程的生动载体、贴近广大档案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