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飞 《中国教师》2011,(22):70-71
<正>最近,学校有些班级不约而同对违纪学生采用"罚款教育"。大的如"打架斗殴、抽烟和泡网吧"等罚款10元到50元,小的如"旷课、迟到、早退和不做作业"等罚款2元到5元。班主任安排专人检查、记录,自己每天到班里,照名单收钱。经过调查发现,将"罚款教育"运用于班级管理中,也许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督导工作中,笔者发现一些中小学校为了强化内部管理,在学校规章制度上明文规定:“违反……,罚款xx元。”对此,很有必要论个明白。“罚款”,是一种经济处罚手段,是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作为依据的,它一般由公安部门和国家行政机关或者被授权的单位来执行处罚。如违反国家法律、违反治安处罚条例和违反交通管理规定等,违者要受到严厉的批评教育并处以罚款。罚款的目的是教育公民守法,使被罚者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是错误的。从而汲取教训,永不再犯。“校园罚款”,则是某些中小学或个别校长、教师针对在校…  相似文献   

3.
近日,有媒体报道,吉林省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某班订立了这样的班规:学生犯小毛病罚款5元、和老师顶嘴罚款10元、违规被主任和校长抓住罚款50元……无独有偶,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二中学有一个班级规定,学生迟到“第一次罚5元,两次以上罚10元”。另一个班的一个学生说:“有一次,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陕西省某中学高二年级某主任于2014年下半学年制订了一系列罚款措施,如学生迟到罚款100元,吸烟罚款1000元等。近期,学校已责令该主任将11300元罚款悉数退还。该事件一经报道,引起了公众的热议。触动公众神经的不仅是令人咂舌的罚款金额,更是对教育惩罚的质疑。作为一种学校教育手段和班级管理形式,教育惩罚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5.
小编热评     
《广西教育》2014,(8):33-33
学校动辄罚款是缺乏教育智慧的做法 “学校动不动就罚款!”连日来,记者多次接到投诉,称河南汝南县常兴镇第二初级中学罚得很重。“课堂上吃瓜子罚款100元,课后吸烟一次罚500元,晚自习后溜出校园上网吧罚款1000元……所有罚款都交到校长手里”。大河报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却发现这是一幕用心良苦的“双簧”--学校通常会把家长叫来,当着学生的面交罚款,孩子走出校长办公室后,再把罚款全额退还给家长,并一再提醒家长不能让孩子知道。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生活中,为了维护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罚款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手段在一些部门、领域是有一定的规定的,如踩坏草坪罚款20元、随地吐痰10元,违反交通规则,闯红灯50元。这种罚款方式似乎有一定的道理,通过罚款,限制人们的不规范行为,从而能够维护社会秩序,如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市场利益关系在一些人思想中的扭曲,“乱罚款”现象也逐渐蔓延到了学校,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实在令人忧虑。现在,这种“乱罚款”现象,在一些中小学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学生不完成作业要罚款,触犯纪律要罚款,迟到、早退、旷课等都要罚款;更有甚者,考试排名次没有达到老师要求的也要罚款,少则几元,多则十几元。这种“以罚代教”的现象引起了家长的强烈不满,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严重地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和声誉。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地方,是育人的摇篮,是一方净土。当学生犯了错误,需要的是老师做耐。C细致…  相似文献   

8.
《教育文汇》2008,(4):11-11
据报道,西安市某中学日前出台新规,学生迟到一次要罚款100元;被发现吸烟一次,要罚款500元。学校对此解释说,“罚款的目的是想吓唬吓唬学生,是一种教育手段,但不是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西安市西航一中日前出台新规,学生迟到一次要罚款100元,被发现吸烟一次要罚款500元。学校对此解释说:“罚款的目的是想吓唬吓唬学生,是一种教育手段,但不是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莫要“以罚代教”王官成最近,某一师范学生说他们学校制定了一条“以罚代教”的规定:凡受到学校警告处分的学生罚款200─300元;受记过处分的罚款500─600元;受留校察看处分的罚款1200─1300元。笔者认为这种作法不足取。作为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来...  相似文献   

11.
是爱还是害     
是爱还是害卢云虎,王玉昆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乡福常初级中学某中学有位班主任,实施了这样一种“管理”学生的方式;凡课累计10节者,罚款10元;凡操行成绩被扣去10分者,罚款20元。该班有两名学生因抽烟等违纪行为操行成绩被扣去了10分,每人被罚款20元...  相似文献   

12.
《神州学人》2002,(6):49-49
语言新加坡共用4种官方语言—马来语、华语、淡米尔语和英语。马来语是国语。英语不仅是行政语言,而且是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媒介。新加坡的学生一般上要学习第二语言,培养未来人才的双语能力。社会条规毒品:贩毒可被判死刑。吸烟:新加坡力图建设成“无烟国”;若在禁烟的公共场所吸烟,将被处以高达新币2000元的罚款。垃圾:乱丢垃圾初犯者将处高达新币1000元罚款,再犯者将罚款额提高至新币2000元以及在劳改法令下受罚。新加坡禁止销售口香糖 。公共卫生:乘坐地铁或公共车辆时,禁止吸烟、饮食、吐痰、乱丢垃圾,违者最高罚款可达…  相似文献   

13.
近一个时期,媒体对一些地方出台的规定议论较多,像“不让座罚款50元”、“违背生活作息规律不能租房”、“未获初中毕业证不办结婚证”、“政务值班电话响铃3声之内有人接听等”,  相似文献   

14.
2021年12月20日,浙江省杭州市税务部门发布通报,头部网络主播(注:礼物收益高的、粉丝金主多的主播称为“头部主播”)黄薇(网名:薇娅)偷逃税被罚共计13.41亿元。调查显示,黄薇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通过隐匿个人收入、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虚假申报等方式偷逃税款6.43亿元,其他少缴税款0.6亿元,依法对黄薇作出税务行政处理处罚决定,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  相似文献   

15.
笔者看到一所学校的奖惩制度,照录如下: “连续四次获得文明班,文明寝室红旗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0.5—1元; 连续四次评比最差的班和寝室,罚款0.5—1元; 斗殴、打架者,除负刑事责任和付医药费外,罚款0.1—1元; 抽烟,喝酒罚款1—2元; 损坏公物,除照价赔偿外,罚款0.5—2元;有赌博行为者,除没收赌具外,罚款2—5元; 凡检举揭发有功者,奖励0.1—0.5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亡羊补牢”,真的“为时不晚”么?不!羊丢了,才去补牢,就算补得万分结实,并且再也不会亡羊了,可已经丢失的羊儿呢?能补回来吗?报载,四川射洪的程远润等人经营假稻种,使2400亩稻田减产,直接经济损失达17万元。事后,逮捕的逮捕,处分的处分,罚款的罚款,算是“补’了“牢”,可是,那“亡去的肥羊”——17万元呢?却是永远“亡”去了。“亡了羊”才去“补牢”,付出了何等沉重的代价啊!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食品安全事件接二连三?一个最重要原因是,对危害食品安全者处罚过轻,其违规违法成本太低。如果一家使用“地沟油”的饭店被查处,结果罚款30万元了结,饭店还继续营业,而这家饭店的年营业额高达500多万元,30万元罚款根本不能对其造成“毁灭性”打击。更为关键的是,继续营业后,谁能保证其下次不使用“地沟油”?  相似文献   

18.
近段时间以来,在一些学校和班级出现了“罚款教育”:有的学校对班级实行百分制考核,学生要按所扣分数向学校交罚款;有的班级订立长达百余条“班规”,学生要视“犯规”情况向学校缴纳数额不等的罚款;有的教师甚至建议那些屡“罚”难“改”的学生选择“包月”的“罚款套餐”,缴纳“套餐”费之后,就可以不再按次罚款。“罚款教育”初露端倪乃至花样翻新、“升级换代”,撩起了当前部分学校教育苍白而乏力的面纱。  相似文献   

19.
法规与校规     
一小学生打碎了学校的一块玻璃, 按照该校的规定,应该“罚款20元”。不料学生回家要钱时,其父亲却气呼呼地找到学校理论:“换上一块新玻璃,至多5元钱,你们凭什么要罚款20元?”校长说:“这是学校多年来的规定,哪个学生违反,都要照此处罚。”家长听了,  相似文献   

20.
惩罚     
《红领巾》2012,(3)
一个醉鬼骑自行车闯红灯被警察拦下,罚款20元。醉鬼不服气地问:“为什么罚我?”警察说:“因为你违反了交通规则,犯了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