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日礼物     
李雪 《数学小灵通》2022,(12):22-23
<正>明天我就要过生日了,妈妈准备送给我一个生日礼物。妈妈问我要什么,我说我想要一本课外读物。吃过晚饭,妈妈带我来到了书店,我第一眼就看到了我非常喜欢的《十万个为什么》新版本。我指着这本书说:“我就要这本了。”妈妈看了看书架上摆放着的书,说:“这本书从左边数是第8本,从右边数是第9本,这排书共有多少本?”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本书     
有一次,一位学生放学时走到我面前,一本正经地对我说:“成老师,学生都是一本书,只要你愿意读就能读懂!”多深刻多精辟的语言。望着她郑重其事的神情,我笑着说:“你一定是一本很好看的书,让我慢慢地读吧!”她满意地走了。这本“书”一定是本与众不同的书,我得留心做个“好读者”。有一次,为配合学校的大型汇报活动,我和学生利用时间加紧训练,要求学生精神抖擞,动作整齐。还是  相似文献   

3.
在书城,我曾看到一位年轻妈妈对待孩子的两副不同面孔:在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的中小学生教辅资料图书台前,妈妈热情地询问孩子要买什么书,女儿拿起一本小学作文指导方面的书说“买这本”,妈妈便十分高兴地说“行”。孩子一连指了四五本书,妈妈都只说“行”,而且宽容、满意、幸福的表情十分清楚地呈现在这位年轻妈妈的脸上。在书城一楼世界文学名著书架前,我又遇到这对母女,当小女孩指着一本名著刚说出“我要买”时,那位年轻妈妈毫不顾忌周围有许多读者,竟大声呵斥:“就你那个学习成绩,还有时间看什么名著?”年轻妈妈满脸恼…  相似文献   

4.
在一所重点中学上高二的外侄来到我家,要向我借20本书。他说:“学校要评示范校,为了凑齐图书馆藏书的数目,班主任要求每位学生从家里带20本书到学校,不要教学参考书之类的,只要文学、自然等类的图书。”我顺便问他:“你们经常去图书馆看书吗?”他说:“我们很少去,因为老师不鼓励我们借澡外书,认为看课外书耽误学习。父母也不许我看跟教科书无关的书。”作为语文老师,我听后当然觉得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5.
当海天出版社的胡先生写信给我,问是否能译“一本有意思的书”的时候,我丝毫没有意识到我要译的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哲学书。因此,当我拿到原著的时候,着实吓了一大跳。哲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深奥难懂,似乎很难与“与有意思”联系在一起,另外对自己能不能将这本“有意思的书”译好心里没有底,如果连译者都没有发现它的“意思”,那么译文的读者就更难发现这是“一本有意思的书”了。今天,在经过几个月的紧张艰苦劳动、将译稿交给出版社的时候,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本书,诚如胡先生所言,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发现     
杨莉 《教育文汇》2010,(3):45-45
离下课还有八分钟,我布置学生说一下对这本语文书的整体评价。 突然,几个学生捧着语文书跑到我面前,神秘地对我说:老师,我发现这本书里的诗人大多是被贬或陷入困境的人,为什么在这种境遇中就能写出好诗呢?我翻开课本一看,可不是吗?好细心的学生啊!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人家的书房里 ,有一本最新款的书 ,它孤独地坐在书室的一角 ,躲了起来。一天 ,一本书走过去对那本新书说 :“为什么你自从来这儿后 ,自己一个人独自在这里 ?”那本新书说 :“我没有像你们这些旧书那样 ,被人们到处搬来搬去 ,看了又看。而我自己就整天舒舒服服坐在这里休息。”这本旧书看见那本新书自大的样子 ,看不过眼 ,掉头就走了。第二天 ,又来了几本旧书 ,它们看见了新书说 :“哗 !这本书真漂亮 ,书面的图画这么好看 ,里面的内容一定会很好。”新书骄傲地说 :“我当然很漂亮 ,这还用你们这些旧书说吗 ?”而那些旧书说 :“虽然你是…  相似文献   

8.
我的女儿三岁的时候,一位朋友送给她一本图画书《骄傲的小鸡》。这是她生下来所拥有的第一本书。这本不知道被她翻看了多少遍的图画书,伴随她读完了幼儿园。我也很喜欢这本书。我最早对“图画书”这个概念的认识,也是得之于这本书。现在,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特意找出了这本图画书,又看了一遍。书中最后一页上有一行字“:鸡妈妈朝小鸡跑来,她怜爱地抚摸着小鸡,把小鸡搂到自己怀里。就是这样。”看到这里,我仍然感到一阵激动和温暖。这使我想到,虽然并非所有的图画书都是写给小孩子看的,但是,也只有图画书,才是真正属于小孩子的书。可以说,世界…  相似文献   

9.
也许是出于吝惜时间,我拿到《新一代最可爱的人》这本报告文学集,原只想选择一些篇章读读。但是,当我翻开扉页,读完中央领导同志写的题词和序言,开始读第一篇报告文学时,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如饥似渴地几乎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读到一本好书,一本有益的书,一本令人振奋的书,内心油然而生的那种喜悦和使人奋发之情,是难以言状的。这本报告文学集正是产  相似文献   

10.
图书的新衣     
班上的图书经常出现破损,有的没了书皮,有的缺角少页,有的被画得乱七八糟……让我甚是头疼。一天,我拿起路路少了书皮的书,故做惊讶地说:“哎呀,这本书怎么光着屁股啊!”孩子们一听哈哈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11.
一次课间操后,一位女学生怯生生地对我说:“老师,向您借本书可以吗?”“借什么书?”“《班主任之友》!”她的回答令我吃惊不小。“你借这书干什么?这本书不适合你们读,你们也看不懂,看这干吗?”没想到她说:“我看得懂,这本杂志很好,我们都喜欢看。”“好?怎么个好法?”“我们都喜欢里面的班主任,喜欢里面的做法,如果都是这样的班主任,那多好!”她马上意识到说漏了嘴,便不好意思地补充说,“其实,你也是很好的班主任。”我当时无语。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事后,我问学生为什么都喜欢《班主任之友》。他们说,我们喜爱《班主任之友》,是喜欢里面的…  相似文献   

12.
“朋友”是一本深奥的书,我们每个人都不是那么容易读懂它。早些日子,爸爸给我买了本参考书。我对这本书十分爱惜,每次用完,就用袋子把它装好放进抽屉里。这本参考书很好,而且班上只有我才有。有一天放学后,我一如平时那样把参考书装好放进抽屉里就回家去了。第二天中午,我也跟平常一样,把书拿出来复习。奇怪了,怎么参考书不翼而飞了?在我记忆里,其他同学是不知道我有这本参考书的。啊,小青!我记得上次把这本参考书给小青看了一下,她说这本书很好,也想买一本,肯定是她拿了。亏我平时对她这么好,有什么零食一起吃,什么新文…  相似文献   

13.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是一句老话。我套用这个话路,说“家家都有一本书。”讲的是家庭育儿的事。如今,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和报刊,多如雨后春笋,有些书确实是  相似文献   

14.
二、对话的形式要多样,多则新 学生作文例2: 张老师说:“这么说,这本书是你给他的啰?” 我说:“不,是他从我手里抢去的。” 张老师说:“这书到底是谁的?” 我说:“是我的。” 张老师又说道:“你为什么把这种书带到学校来?” 我将这段对白抄录在黑板上,结合同学们人物对话呆板、生硬的普遍现象,以批改作文的方法,讲述了作文对话写作中常用的四种基本形式。 1.人物在对话之前。如;张老师说;“这么说,这本书是你给他的啰?” 2.人物在对话之中。如:“不,”我分辩道,“是他从我手里抢去的。” 3.人物在对话之后。如…  相似文献   

15.
纽约有一位心理医生,执业多年,成就卓著,在他即将退休时,写了一本医治各种心理疾病的专著。这本书足有1000页,书中有各种病情的描述及其治疗办法。  有一次,他应邀到一所大学讲学,在课堂上,他拿出了这本厚厚的著作,说:“这本书有1000页,里面有治疗方法3000种,药物10000类,但所有的内容,却只有几个字。”  在学生惊愕的目光中,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如果,下一次”。  这位医生说,造成自己精神折磨的莫不是“如果”这两个字,“如果我考上大学”,“如果我当年不错过她”,“如果我当年能换一项工作”……  医治方法有上千种,但最终的办…  相似文献   

16.
胡征和 《教育文汇》2010,(11):46-47
今年暑假,在大学物理专业就读的儿子买了本《诗情画意谈力学》的书给我。他说:“爸爸,不要光看文学书籍了,也要看看自然与科学方面的书,这本书你看看,保准会喜欢的。”  相似文献   

17.
夏传寿 《福建教育》2007,(10):60-60
针对有些学生分不清分数和倍数的用法,我向学生讲了自己的一次经历:有一次,我到书店买书。书店里一堆定价20元的书前有张字条,上面写着:降价一倍。我挑了一本。之后,又看到一堆定价30元的书前有张宇条,上面写着:降价两倍。我又挑了一本。我拿着这两本书到收款处,营业员伸手向我要20元,而我则伸手向他们要30元。  相似文献   

18.
张素芹 《教育文汇》2010,(12):31-32
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幼儿园里,一个孩子语无伦次地讲了一个故事:“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老师鼓励孩子配上“爸爸、妈妈、我”的插图后,装订好,并写上作者、插图者的姓名、出版年月日,然后高举这本“书”说:“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书。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相似文献   

19.
纽约有一位心理医生,执业多年,成绩卓著,他即将退休时,写了一本医治各种心理疾病的专著。这本书有一千多页,书中有各种病情的描述及其治疗办法。有一次,他应邀到一所大学讲学。他拿出了这本厚厚的著作,说:“这本书有一千页,里面有治疗方法三千种,药物一万类,但所有的内容却只有几个字。”在学生惊愕的目光中,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如果,下一次。这位医生说,造成自己精神折磨的莫不是“如果”这两个字:“如果我考上了大学”;“如果我当年不错过她”;“如果我当年能换一项工作”……医治方法有上千种,但最终的办法只有一种,那就是把“如果改…  相似文献   

20.
谈永康 《教育文汇》2004,(2):6-6,12
早就听人说,贾老师是一本书:在学生面前,他是一本教科书;在老师面前,他是一本关于语文教育学和语文教学艺术的书。时隔多年,我来到上海,在贾老师身边工作,有机会聆听他的教诲,感受他的神奇,我渐渐读懂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