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水泥胶砂试件,分别在水养和标养条件下,通过试验得到了其限制膨胀率、自由膨胀率和强度.试验数据和理论分析表明,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要达到相应的膨胀率,必须通过试验来确定膨胀剂和粉煤灰的掺量.在膨胀剂与粉煤灰复合应用时,为达到需要的膨胀率和相应的强度,要求粉煤灰和膨胀剂的掺量必须匹配.  相似文献   

2.
针对半柔性路面(semi-flexible pavement, SFP)水泥基灌浆材料收缩开裂问题,采用钢渣粉、二水石膏和硫铝酸盐水泥(R.SAC)按1∶(0.8~1.3)∶(0.5~0.8)质量比混合得到一种钢渣基膨胀剂(steel slag-based expansion agent, SSBEA)。探究了钢渣基膨胀剂在SFP中的适用性,确定了钢渣粉最佳细度为0.8%,膨胀剂最佳掺量为15%~20%;在灌浆材料体系中分别掺入UEA膨胀剂和钢渣基膨胀剂,对灌浆材料工作性能进行了优化调控对比试验,并进行了SFP抗裂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钢渣基膨胀剂在水泥基灌浆材料中的膨胀效果平稳持久,其水化后期的补偿收缩性能优于UEA膨胀剂,并且可以有效提升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施工适用性能;灌入掺钢渣基膨胀剂的灌浆材料的SFP低温抗裂性能更好,可以更好地起到抗裂作用。  相似文献   

3.
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引起收缩的多种原因中着重探讨膨胀剂、粉煤灰、水灰比三因素对补偿收缩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掺量膨胀剂、粉煤灰以及变水灰比的混凝土试件,最后得出膨胀剂、粉煤灰、水灰比三因素对混凝土膨胀率及强度的影响,从而给出一个适合工程需要的配合比。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手段阐述粉煤灰、减水剂和膨胀剂三类外掺料分别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作用和共同掺入后的试验效果.以此指导"三掺"技术配置低热补偿收缩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试外加剂掺量对水泥流变性能的影响,找出高效减水剂掺量的饱和值(即最佳值).在实际工程中,外加剂的掺量可参考该值取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低碱膨胀剂和缓凝高效减水剂双掺技术在华林大厦和福耀浮法联合车间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中应用两个工程实例证明,采用双掺技术可以防止混凝土早期收缩产生的裂缝,从而提高混凝土抗渗性满足防水抗渗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低碱膨胀剂和缓凝高效减水剂双掺技术在华林大厦和福耀浮法联合车间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中应用两个工程实例证明,采用双掺技术可以防止混凝土早期收缩产生的裂缝,从而提高混凝土抗渗性满足防水抗渗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不影响混凝土强度要求且不增加工程投资的基础上,为了加快混凝土施工的进度,试验通过改变混凝土组分之一——粉煤灰的掺量,来研究不同掺量粉煤灰对泵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根据粉煤灰掺量设置五个试验区,通过对试验区泵送混凝土和易性和抗压强度两个指标的研究,得出结论:掺入粉煤灰对泵送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强度均有有利的影响;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泵送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发展缓慢;当粉煤灰掺量在35%以内时,泵送混凝土的后期抗压强度随着粉煤灰的掺量增加而发展迅速,但是当粉煤灰掺量达到40%时,泵送混凝土的后期抗压强度较35%时发展缓慢.此项目的研究可为相似工程加快施工进度,并获得较好的混凝土和易性和施工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实际工程证明,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推广应用的一个较大障碍就是早期强度低,相对于普通混凝土强度提高缓慢。由于强度低,裂缝容易产生,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不利。而蒸汽养护的优点可以改变大掺量粉煤灰的初期不利因素,如果采取有效养护方法和措施,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效果较为明显。笔者研究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蒸养制度,优选出最佳蒸汽养护工艺,为实际运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高掺量胶粉对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三大指标和布氏旋转黏度确定了高掺量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胶粉掺量,再采用动态剪切流变(dynamic shear rheology, DSR)试验和弯曲梁流变(bending beam rheometer, BBR)试验评价了高掺量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在高低温条件下的流变性能,最后通过红外扫描试验和荧光显微镜试验分析了高掺量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微观特征。结果表明:高掺量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在胶粉掺量为42%时的流变性能最佳;高掺量胶粉可以提高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车辙因子和蠕变劲度,降低相位角和蠕变速率,使其高低温流变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胶粉-SBS复合改性在沥青中的改性过程主要为物理改性,并且胶粉脱硫后,其内部交联减少,在沥青中的分散效果更为均匀,可以使得高掺量胶粉与SBS在沥青中形成更为致密的交联结构,增强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