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国“钢报”□王纪民“钢报”是冶金行业企业报的统称。目前我国冶金企业“钢报”已达200家。企业报命名无外乎两类,一、企业(行业)简答;二、企业(行业)产品商标。由于办企业报没有排名法“规矩”。所以同一类企业(行业)报便会出现两类报名,有的是企业(行业...  相似文献   

2.
小报“大办”探新路肖水泉本栏责任编辑廖杰“小报小办”是企业报的经验之谈。笔者从1994年初担任《东电报》总编辑以来,在遵循这个原则的同时还探索“小报‘大办’”的新路子,并取得一些成效。这里说的“大办”,不是否定“小办”,而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把...  相似文献   

3.
走向市场是行业报的必由之路何智新本栏责任编辑廖杰行业报的市场化,是我国报业关注的一大理论课题,同时也是面临的严峻现实。那么,行业报能否市场化?如果能够的话,又怎样市场化?行业报,系指由各级行政部门主管,为该主管部门辖区服务的报纸。其基本特征是,以行政...  相似文献   

4.
张天翔 《新闻知识》2002,(10):48-49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报的使命已不能仅局限在“记载企业历史、传递企业化”的范围内了。企业报应当报道宏观经济变化,行业市场起伏,企业核心竞争力,员工继续教育方向等涉及企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承担起企业发展“领航员”的职责。我在《铁路建设报》服务十年,联系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探索,试谈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5.
正确引导舆论是企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攀钢日报社韩安荣,吉广林本栏责任编辑赖新蜀企业报有没有引导舆论问题,是企业新闻界一直关注和讨论的问题。我们从《攀钢日报》的办报实践中体会到,引导舆论工作不仅是企业报义不容辞的职责,而且企业报还有其自身的优势。一、引导...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1995,(6)
从“夹缝”中开拓新路──扩版的体会四川农村日报编委会本栏责任编辑邓俊近几年,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农民报受到的冲击最大,遇到的困难最多,处于大报与小报的“夹缝”中。全国除少数几家农民报发行量比较稳定以外,大多数大幅度下降。发行数量减少,新闻纸陡涨,农村...  相似文献   

7.
《新闻三昧》2005,(10):F0002-F0002
《平顶山矿工报》于1969年9月6日创刊。报纸每周出版5期,报社编辑部现有在岗职工69人,其中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56人。具有现代化的采编网络、数字化的摄影装备和精干高效的采编队伍。2002年改为彩报。1998年荣获全国“二十佳企业报”,2000年和2004年连获河南省“一级报纸”、河南省“最佳企业报”、“特别优秀企业报”。2002年至2004年荣获全国“先进企业报”,连续两届荣获河南省“十佳报纸”,这是河南省政府部门对报纸的最高奖励。  相似文献   

8.
《新闻爱好者》2005,(5):F002-F003
《平顶山矿工报》于1969年9月6日创刊。报纸每周出版5期,报社编辑部现有在岗职工69人,其中有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56人。具有现代化的采编网络、数字化的摄影装备和精干高效的采编队伍。2002年改上彩报。1998年荣获全国“二十佳企业报”,2000年和2004年连获河南省“一级报纸”、河南省“最佳企业报”、“特别优秀企业报”。2002年至2004年荣获全国“先进企业报”,连续两届荣获河南省“十佳报纸”,这是河南省政府部门对报纸的最高奖励。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播》2007,(10):F0002-F0002
9月7日上午,《农垦日报》创刊50周年庆典活动在哈尔滨隆重举行。 《农垦日报》在50年的发展中,曾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十佳报纸”、“全省十佳企业报”、“全国百优报”、“全国二十佳企业报”、“全国农民报先进单位”。一批新闻工作者先后获得全国农民报十佳新闻工作者,全国、全省企业报优秀新闻工作者,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省报业管理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朱尖 《新闻三昧》2005,(9):40-41
企业报是属于企业党政管理下的行业报,在一般读的心目中,这种报纸是“宣传报”,是“件转发报”。《江汉石油报》虽然是江汉油田湖北管理局的机关报,但如果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份地地道道的报纸。近年来,它多次荣获优秀企业报的称号,并得到读的认可。为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想关键在于报社在办报的过程中具有新闻的理论意识、新闻的人才意识、新闻的创新意识和新闻的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企业报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贯彻落实好座谈会精神,讲好“行业故事”呢?笔者所论述的“行业故事”,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一是新闻事件是在企业里发生的,二是新闻事件与社会关联度强,三是新闻事件的行业影响力大.企业报报道好这些新闻事件,对提升企业形象、推进行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中国石化报近期头版头条文章《危险的“大气包”瘪了——中原油田集中整治盗用井口天然气行动纪实》为例,谈谈企业报如何讲好“行业故事”.  相似文献   

12.
本栏自今年更名以来,已过半年,承蒙读者厚爱,算是日益成熟起来。对支持我们的所有读者及广大企业报同仁由衷地表示感激。为了表达这铭刻心中的感激。现将参加本栏征名活动的一封来信刊登出来。此信不仅是读者同本栏的真诚与密切关系永远的见证,而且作者的诚恳、认真、博学也从中自然流  相似文献   

13.
在报业竞争激烈,特别是各级党报和行业报向企业“压发行任务”的情况下,作为企业报,如何求得生存之路?我认为,关键在于具备比同行学习得更好更快的能力。鉴于此,我们在打造学习型团队、培育知识型员工上下大功夫。  相似文献   

14.
王建 《青年记者》2006,1991(14):53-53
中国有为数众多的行业报,其数量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名目繁多的行业报,事实上主要承担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组织传播功能。中国的行业报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发展到顶峰。据《中国新闻年鉴(1991卷)》的资料显示,在这一年,全国各级新增的191家报纸中,行业报就占了77家。这些为数众多的行业报,绝大多数是计划经济思想的产物。在条块分割的政治经济运作体制中,在信息报纸还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时代,充当所在“条”内指导、布置工作的重要通讯手段,发挥着行业工作“宣传、鼓动、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庆 《新闻传播》2007,(7):56-57
作为一名行业报的头版编辑,根据几年来的切身感受,笔者认为:行业报的头版是整个报纸的脸面,更是报纸的灵魂。让原来“死板呆滞”的面孔生动“丰润”起来,是行业报立足于报林并不断得以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步伐在不断加快。然而,企业报的“依赖性”、“行业封闭性”等弱点,又成为其在报业竞争中发展的障碍。能否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服务企业主体,并更好地面向社会大众,是企业报发展的关键。企业报创新有优势就企业报的报道内容来讲,由于企业本身的制约而存在着先天的局限  相似文献   

17.
张超文 《传媒》2023,(16):9-10
中国行业报协会作为“产业报行业报之家”,在中宣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中国记协的领导和指导下,紧扣党和国家宣传主线,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开拓创新宣传工作,推动行业媒体加快融合发展,深刻践行“管理、协调、服务”职能,管理服务近150家中央行业媒体,涵盖公安政法检察、工业交通、金融贸易、工商税务、科教文卫、农林水利、国防军工等60多个部门和行业。  相似文献   

18.
坚持先进化的前进方向,努力使报纸副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人民放歌,为时代立言,这是副刊所遵循的道路,企业报副刊也不例外,但企业报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要想真正办到职工的心坎里,就更离不开“三贴近”的办报宗旨。平顶山矿工报副刊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报动态     
《宁夏煤炭报》近来新辟了《百姓热线》栏目。一张企业报也需要这样的面时社会公众、贴近日常生活的栏目吗?回答是肯定的。首先,在目前企业报普遍存在“面孔呆板,三句话不离本行工作安排”的状况下,建立《百姓热线》本身就是对“企业思维”、“行业定势”局限的一种突破。  相似文献   

20.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办头版也是如此,先要有好“点子”,好主意后才能抓到好题材。那么,好“点子”哪里来呢? 抓住四个特点,即抓住企业报的优势:地缘上的接近性、人际上的熟悉性、反馈上的灵敏性和读者的同一性。企业报和党报、行业报、专业报相比,虽然受到企业特定的区域性、专业性、比较单一的读者群和生产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