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褚洵 《云南档案》2011,(7):34-36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濒危,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抢救和保护措施应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出发。档案馆因其自身的工作特点在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拥有其自身的优势,责任不可推卸,作用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2.
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对县级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角色和定位,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档案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即:“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2006年2月,我国首次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在2006年6月10日为首个全国文化遗产日,全社会开始行动起来,共同保卫我们的文化财富。面对这样的形势,档案馆是否有必要参与保护?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措施才能发挥其作用,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关于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浩 《湖北档案》2010,(1):38-4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命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在保护和维系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档案馆以其独特的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贡献力量。在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思考并提出应对策略显得较为迫切和重要。本文试从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分工协作机制、共建共享机制和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方面对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思考,以求有益于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命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在保护和维系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档案馆以其独特的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弘扬贡献力量。在档案馆参与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充分论述了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中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受到世人关注,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保护的重要性及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论公共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图书馆对其保护的现状,以及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优势与条件,指出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起的作用,并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与方式。  相似文献   

9.
王艳 《兰台世界》2012,(11):11-12
文章以民族文化的传承为两者的契合点,分析了公共档案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可行性,并以国外非物质遗产保护经验入手对我国公共档案馆文化的职能进行了拓展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图书馆对其保护的现状,以及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优势与条件,指出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起的作用,并结合工作实践探讨了公共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与方式.  相似文献   

11.
档案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昂  史江 《兰台世界》2008,(10):9-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具有无形性、动态性、传承性的特点,保护和延续其生命力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档案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阶段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昂  史江 《兰台世界》2008,(5):9-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具有无形性、动态性、传承性的特点,保护和延续其生命力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档案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阶段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数字时代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运作模式及实现策略.作为公共文化资源机构,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既符合档案馆的基本职责,又会促进档案馆馆藏结构的优化,并能拓宽档案馆的公共服务范围.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的运作模式包括清晰准确的目标定位、层次分明的服务产品以及多...  相似文献   

14.
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如何保护和抢救上。档案部门作为文化事业单位亦投身其中,承担责任。然而,诚如许多文章所述,档案部门此种责任的担当,多被视为一种“介入”式的职能扩展,始终处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边缘地带。本文试图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分析入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及其保护形式做更深层次探讨,以期能更好服务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简述世界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图书馆在抢救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的若干举措。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建立档案馆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做了界定,论述了建立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馆的价值和意义,并对如何建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馆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解读,并以云南省为例,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探索档案馆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建立档案馆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做了界定,论述了建立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馆的价值和意义,并对如何建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馆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9.
地方特色档案建设不仅是丰富和优化馆藏的重要内容,更是档案馆履行公共责任和文化责任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梳理和回顾我国地方特色档案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尝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地方特色档案的关系,希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档案工作为契机促进地方特色档案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面对亟待保护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发挥档案馆这一重要文化机构的积极作用,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明确纳入到档案馆的职能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