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全中 《传媒》2007,(10):32-33
2007年4月,中国城市主流媒体联盟启动,该联盟由《南方都市报》、《京华时报》、《半岛都市报》等12家中心城市的主流报纸联合组成,联盟成员单位将在资源共享利用、形象宣传服务、召开年会和讨论会、广告资源互换、各主流城市主流媒体见证和发展倡议等方面,打造一个跨区域的互补、互惠、共赢的合作平台,力求产生"1 1>2"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廊坊市是一座规模不大的新兴城市,距北京、天津各60公里.这样的"区位优势",地于廊坊本土媒体发展而言,就成了"区位劣势".北京的《京华时报》、《娱乐信报》、《北京晚报》、《法制晚报》、《北京青年报》,天津的《今晚报》、《每日新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的《燕赵都市报》等,当天的报上午就进了廊坊的报刊亭.  相似文献   

3.
由乡野调查转向文史研究《东江时报》"惠州地理"栏目开创于2007年,四年来,"惠州地理"不仅获得2008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专栏一等奖,不少版面和文章也获得过广东新闻奖和惠州新闻奖,深受读者好评.不管在哪个城市,要将此类栏目坚持下来,媒体人所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题材.与历史文化资源深厚的中原城市相比,地处粤东的惠州在这方面可谓捉襟见肘.再加上经济高速发展对文化遗产带来的"建设性破坏",使得惠州原本为数不多的家底愈显单薄.  相似文献   

4.
2011年5月,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和重庆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主办了"民生进行时"大型主题宣传活动。重庆四家都市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重庆时报》和《重庆晚报》(以下简称"晨报"、"商报"、"时报"、"晚报")纷纷响应,均开设了"民生进行时"新闻专栏。同一城市的都市报共同开设同名称的  相似文献   

5.
肖云 《新闻界》2003,(4):15-16
2001年12月,中国都市报研究会年会在武汉召开。中国都市报研究会会长席文举同志在会上发表了《整合型媒体: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器》这篇论文,首次提出了“整合型媒体”的概念和理论,引起了与会同志的浓厚兴趣。2002年1月,《新闻界》杂志刊登《整合型媒体:传媒发展的新境界》首次在中国新闻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了这一理论。同年4月由广东珠海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媒———当代最具影响的传媒人访谈录》亦对这一新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2002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超越媒体———一个“整合型媒体”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风云…  相似文献   

6.
1998年11月,《新疆都市报》随着市场的需求应运而生。《新疆都市报》和全国都市类报纸一样,走过了10多年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已经由创刊之初人们观念中的"小报"、"生活报",蜕变成为以"记录新疆历史  相似文献   

7.
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传播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都市报的崛起就是这一变化的产物。成都的《华西都市报》、广州的《南方都市报》、长沙的《三湘都市报》、武汉的《楚天都市报》、西安的《三秦都市报》、郑州的《大河报》等都是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都市报。南京地区的《现代快报》、《江苏商报》、《南京晨报》、《金陵晚报》亦均属此类。“市民性”、“生活性”是都市报的内涵 ①。它借鉴了日报和晚报的一些特点 ,又不同于日报和晚报 ,也不同于以前专业性较强的社会文化类报纸。这些报纸面向市场 ,内容丰富多样 ,机制灵活 ,可以多方…  相似文献   

8.
《廊坊都市报》于2013年2月1日正式出版发行,是河北廊坊的第一份晚报都市类报纸,此前三年作为《廊坊日报》都市版出版,秉承"本土就是主流,贴近就是力量,服务就是品牌,互动就是影响"的办报宗旨和"责任媒体百姓情怀"办报理念,致力于传递城市正能量,温暖一方百姓心。立足民生,贴近百姓。《廊坊都市报》始终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坚守媒体  相似文献   

9.
白鸽 《东南传播》2016,(2):117-120
本文主要运用框架理论,结合臧国仁关于框架的层次划分,就国内不同性质的媒体对"9·3"阅兵的报道进行分析,针对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党报以及晚报都市报在主题框架、结构框架和话语框架等方面进行内容分析、个案研究与统计。研究发现:从报道主题看,《人民日报》呈现出来宏观的报道框架,《南方日报》主要关注阅兵事实和现场的报道,《扬子晚报》则以本地相关新闻为主线,串起大阅兵的整个过程,《参考消息》主要刊载外国媒体的报道;报道体裁上看,消息通讯为主,只有《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上刊载有若干评论;在微观层面,诸如标题、关键词、报道呈现方式上,党报严谨慎重,立场鲜明,晚报都市报,报道生活化、大众化;但国内媒体普遍在报道文本当中,添加了过多的语气词、形容词。  相似文献   

10.
《新闻记者》2007,(10):F0004-F0004
《南国都市报》是由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综合都市报。于2001年元月1日创刊发行,4开40版,期期彩报。发行量已突破20万份。在全省都市报类报纸中高居第一。自创刊以来,面对日益激激烈的市场竞争,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新闻改革创新为立报之本,不断深化新闻、人事、分配、管理制度改革,以"说市民话、办市民事、帮市民忙、进市民家"  相似文献   

11.
耿伟 《传媒观察》2005,(6):23-24
自中国媒体追随“市场经济”的概念,迈动改革的步子算起,仅仅10多年,就发生了急剧裂变,形成广州、北京、成都和南京4个大的漩涡——当地新闻市场被从未有过地激活,你死我活的拼争演变成广告额的直线上升。追寻其中的奥秘,无论是《京华时报》的社长朱德付,还是“中国都市报第一人”的席文举,抑或是新华网总裁周锡生,都在交流中关注一个媒体流行的词汇——情报新闻。  相似文献   

12.
农夫山泉与《京华时报》之争在新闻界和公关界闹得沸沸扬扬,在"中山大学传媒茶座"中,《京华时报》总编辑助理、新闻学者、资深公关界人士等就《京华时报》的报道、农夫山泉的公关以及媒体与企业关系等话题进行了探讨,与会者认为媒体与企业关系应该回到法治轨道上,实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李健  宋永琴 《新闻世界》2011,(6):163-164,287
大众传媒作为公众接收健康信息的主要渠道,它们有责任向公众传递健康信息和健康理念,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并有效地引导公众的健康行动。本文选取了《京华时报》和《新京报》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2010年《京华时报》和《新京报》的健康传播现状,对北京都市报乃至我国都市报的健康传播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渝北时报社前身为渝北报社,成立于1992年1月1日,2011年4月更名为渝北新闻社(渝北时报社),为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的直属事业单位,有员工47名,设7个内设机构:办公室、编辑部、记者部、经宣部、通联部、财务室、工会。渝北时报社旗下有4个媒体:《临空都市报》、《渝北时报》、《渝北手机报》、《渝北时报数字报》。《临空都市报》2014年7月31日创刊,为四开十二版,每周一至五出版,面向全国发行;《渝北时报》(前身为《渝北日报》)为对开十六  相似文献   

15.
"《武陵都市报》助我上大学"活动,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武陵都市报社从2007年开展的一项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到2013年已连续开展7届,共募集社会资金近600万元,资助1270余名贫困学子顺利入学。作为覆盖武陵山区的《武陵都市报》,能够连续7年把此项活动开展下去,并形成长效机制,靠的是什么?推陈出新媒体搭台这一活动的缘起,是以前每年都会接到学生家长、学生本人、学生老师和相关单位等打来的求助电话,期盼助贫困学生圆大学梦。报社总是接到一个求助就跟进采访报道一个,呼吁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奉献爱心,如  相似文献   

16.
《救国时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初期创办的,面向海内外发行的一份中文报纸。在历时两年多的时间里,构建出强大的媒体公信力。本文试图结合当时的历史语境,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探析《救国时报》媒体公信力的构建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7.
张巨岩 《出版参考》2004,(12):31-32
《圣安东尼奥快报》和《若阿诺基时报》在美军对伊拉克发动代号为“闪击与敬畏”入侵行动后的头版。两家报纸的大号标题均为战争代号“闪击与敬畏”。《若阿诺基时报》的插图表现了美军给伊拉克伤兵喂水的情景:《圣安东尼奥快报》的图片展现了巴格达在猛烈空袭中的景象。  相似文献   

18.
2004年8月25日,《重庆时报》正式创刊,定位为综合类都市报。这样,加上以前定位综合性生活类都市报的《重庆晨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重庆青年报》,重庆报业市场出现了五路诸侯共分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媒体管家     
《南方都市报》单日出报过千版4月29日,《南方都市报》出报1002版,创下历史记录。该报总编辑曹轲说,南都在珠三角八城的落地扎根和密集覆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珠三角城市日报群。据了解,当日南都总出版48叠1002版,其中广州288  相似文献   

20.
邵羽西 《出版广角》2016,(19):50-51
在互联网媒体的强势冲击之下,传统都市报面临巨大的挑战.《华西都市报》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打造华西传媒集群、实施"i战略"、寻求跨界合作的转型方式,为都市报转型指明了新方向.文章以《华西都市报》的转型为例,梳理其转型战略,为都市报未来的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